资源简介 2025 年春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检测范围:八年级下册2.本试卷共 4 页,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20 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邀请留居上海的宋庆龄“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 并对于如何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遵义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 1949 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A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3.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谁最有资格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勋章”A 雷锋 B.孔繁森 C.黄继光 D.陈嘉庚4.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历史课堂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的学习笔记,下列主题最符合笔记内容的是A.“一五”计划 (1)时间: 1953 年一 1957 年B. 三大改造 (2)主要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主要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D.国有企业改革 江大桥、青藏公路5. 1954 年中国法制史上的突破是颁布了第一部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这次大讨论为全面地认真地拨乱反正,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材料中的“这次大讨论”指的是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讨论 B.“两个凡是"问题C.四项基本原则的讨论 D.“三个代表”7.如图是 1978 年小岗村 18 户“村民签订的包干契约,这份契约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文物。它适用于研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A.农村改革B.对外开放C.思想解放D.科技创新8.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A 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 B.五四运动爆发 100 年时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 年时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100 年时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 尊重宗教信仰 B. 民族区域自治C.共同繁荣发展 D.西部大开发10 据悉,按照“十三五”规划,到 2020 年,新疆 70%以上县区都建有高速公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C.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体现各民族间的团结互助11.2005 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规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和平统一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B.台湾问题需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C.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D. 国际势力可参与解决台湾问题1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立足新的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下列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①西部大开发 ②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人们戏称“东风快通”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A.海军 B.空军 C.陆军 D.第二炮兵部队14.请给下列图片命名一个最为恰当的展览主题A.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 B.社会主义文化科技成就展C“两弹一星”成就展 D.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15. 1991 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 2001 年,2014 年两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反映出我国A.促进同世界各国团结协作B.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16. 我党对文艺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就针对文艺工作提出了指导方针,即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17.下列科技成果,标志着新中国在医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是A.提出“自然选择”的学说 B.发现了青蒿素C.用自制显微镜发现“细胞” D.发现了青霉素18.如图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下能获得这枚奖章的可能是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禄D.袁隆平19. 1993 年我国宣布取消票证,自 1955 年城镇居民日常消费凭票证限量供应的历史结束。有人说这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20.“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不同地方的人们之间的通信主要靠信件传递。那时一封信要走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到达。当今的中国 5G 普及率世界第一,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千里之外的亲友视频通话,方便快捷”。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A.信件传递方式的变化 B. 消费观念的变迁C. 手机和互联网的使用 D.交通方式的改变非选择题(共 30 分)21.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材料二 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材料三 2010 年 5 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1)依据材料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要性。(2 分)(2)材料二中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哪一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 分)(3)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2 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2 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20 世纪 80 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 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摘编自《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材料二如右图。(1)材料一中所说的“理论”是指“ ”科学构想。这一构想的基本内涵是在_ 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2 分)(2)材料二中左图是我国 特别行政区的区徽,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 1997 年:右图是我国 特别行政区的区徽,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 1999 年。(2 分)(3)请说明材料一所述理论 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2 分)(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你认为海峡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4 分)23.百年来中国外交发生了巨变,尤其是建国 70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发表文告解释不签字之理由,谓和会关于山东问题之解决殊欠公允,中国曾于五月四日向各国首相会议提出抗议......-------巴黎二十八日路透社电 《中代表不签字之通告》材料二 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国为什么要“提出抗议” (2 分)(2) 1953 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 外交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 1955 年在 上我国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 分)(3)材料二叙述的是我国哪一重要外交成就 请列举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取得的其他的外交成就。(4 分)(4)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如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