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
萍乡市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1.本卷分为试卷和答卷。答案请写在答卷上,不要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2.本卷共有二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认为“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
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据此可知,隋文帝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结束分裂实现统一D.开通了大运河
2.如图,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A.唐代耕地工具的改进
B.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
C.古代手工业的高超技艺
D.统治者重视农田水利灌溉
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汉代牛耕图
唐代曲辕型
3.2024年央视春晚西藏分会场的设立,是对西藏丰富文化底蕴的一次展现,也深深鼓舞着为西藏发展默默
奉献的人们。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下列哪个史实是汉藏友好交往的见证
A.昭君出塞
B.张骞出使西域
C.玄类西行
D.唐蕃和亲
4.唐朝,一个值得我们骄傲并深人探究的时代。它在隋末的废墟上昂扬勃兴,为中国人绘制了一幅恢
宏壮丽的历史画卷。下列对唐朝建立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A.626年建立
B.都城是应天府
C.李世民建立
D.建立后统一全国
5.唐朝时,他通过天文观测制定了《大衍历》,还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的长度。“他”是
A.苏颂
B.僧一行
C.郭守敬
D.沈括
6.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便代之
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据此可知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风格
B.唐诗题材十分广泛
C.唐诗全方位再现社会现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由盛转衰
7.“两宋都城完成了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两个转变,即从黄河时代向运河时代的转变,从封闭式坊市
制格局向开放式街区的转变。”上述中第二种转变体现在两宋时期
A.城市街区布局合理
B.海外贸易繁荣
C.经商空间限制打破D.科技文化昌盛
8.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口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
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等级森严
B.经济发达
C.重农抑商
D.崇文抑武
9.下表所示内容反映出两宋时期
政权
较大规模战争时间
和平时间
北宋与辽
约40年
100多年
北宋与西夏
不到10年
100多年
南宋与金
约14年
100多年
A.战争时间多于和平时间
B.经济的重心在逐渐南移
C.和平依然是时代的主流
D.北宋军事力量遭到削弱
10.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B.千古宋城,梦回临安C.繁华汴水,精彩开封D.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11.有学者认为,元代有不少蒙古语的音译词被吸收到汉语汉文中。如车站的“站”就是蒙古语jm
(驿传)的译音,“站”字汉语本义是“立着”“停下”,而元代汉语、蒙语并用合成“驿站”
词,遂发展为如今车站的“站”义。这说明
A.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B.交通发展强化了统治
C.元代重视文化建设
D.民族交融丰富了文化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抽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DDB 6-10ACDCB 11-15DDACD 16-20BDAAC
二.综合题
21.(1)形制相似,都是圆形方孔:(2分)民族交融。(2分)
(2)新变化: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2分)
优点:重量轻,便于携带:便于商品流通。(4分)
(3)意义:推动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全球性经济的互动:促进赋税改革的实施。(4
分)
22.(1)科举制(2分)
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
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分)
(2)元朝(2分):①宣政院(1分):②行省制度或行中书省(1分)
(3)方式:设置行政机构:册封:平叛;颁布法规制度。(2分)
作用:使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稳定了边疆局势。(2分)
23.(1)C.B.D.A(4分)
(2)观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内容:活字印刷术、《天工开物》
论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我国古代人民充分
展现了聪明才智。北宋匠人毕昇发明的话字印刷术,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知识的
传播和文化的普及。此外,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农业和手工
业技术,展现了中华文明在科技领域的创新精神,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这些创新不仅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智慧,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这也是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6分)
24.(1)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或金城公主入藏或唐穆宗时立“唐蕃会盟碑”(2
分)
(2)特点:创作繁荣,数量多,类型多样。(2分)
杜甫的《忆惜》展现了一幅唐玄宗开元时期农业丰产丰收、公私仓廪充实、社会治安良好、
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画卷。(4分)
(3)发展趋势:唐朝户口数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分)
主要原因:①政治稳定: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社会秩序良好,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稳定环境:
②经济繁荣为人口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③唐朝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有利于人口增长的政策,
如轻徭薄赋等,减轻人民负担,促进人口繁衍等(2分,任答一点即可)
(4)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交融,对外交流频繁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