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3.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 1 课时 和、差、倍、分问题情境导入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某地区举办了一次中学生足球联赛. 比赛规则为:胜一场得 3 分,平一场得 1 分,负一场得0分. 若某校初中男子足球队参加了 14 场比赛,负了5场,共得 19 分.问:该队胜多少场?平多少场?一元一次方程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 利用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胜一场得 3 分,平一场得 1 分,负一场得0分.参加了 14 场比赛,负了5场,共得 19 分.② 胜的场数得分+平的场数得分=总得分① 胜的场数+平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分析题意,可知其中蕴含了以下等量关系:探究新知设该队胜x场,填写下表:胜 平场数得分根据等量关系②,可列出方程:.解得 x= .因此,该队胜 场,平 场。x14-5-x3x1×(14-5-x)3x + (14-5-x) = 19554胜一场得 3 分,平一场得 1 分,负一场得0分.参加了 14 场比赛,负了5场,共得 19 分.② 胜的场数得分+平的场数得分=总得分① 胜的场数+平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可不可以设其他未知量?14-5-5=4(场)设该队平y场,填写下表:胜 平场数得分根据等量关系②,可列出方程:.解得 y= .因此,该队胜 场,平 场。y14-5-yy3(14-5-y)3(14-5-y) +y= 19454胜一场得 3 分,平一场得 1 分,负一场得0分.参加了 14 场比赛,负了5场,共得 19 分.② 胜的场数得分+平的场数得分=总得分① 胜的场数+平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14-5-4=5(场)1. 当问题中含有两个未知量、两个等量关系时,可以把其中一个未知量设为未知数,另一个未知量 (根据其中一个等量关系) 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而另一个等量关系则用来列方程.2. 可以采用列表格的方法搞清较复杂问题中的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例1 某房间里有 4 条腿的椅子和 3 条腿的凳子共 16 把,如果椅子腿数与凳子腿数的和为 60,试问:有几张椅子和几把凳子?典例精析【分析】本问题中涉及的等量关系有:椅子数 + 凳子数 = 16,椅子腿数 + 凳子腿数 = 60.解:设有 x 张椅子,则有 (16 - x) 把凳子.由题意得: 4x + 3(16 - x) = 60.解得 x = 12.16 - 12 = 4 (把).答:有 12 张椅子,4 把凳子.例2 某校七年级甲班有 45 人,乙班有 39 人. 现要从甲、乙两班各抽调一些同学去参加“歌唱祖国”歌咏比赛,如果从甲班抽调的人比乙班多 1 人,那么甲班剩余人数恰好是乙班剩余人数的 2 倍. 请问:从甲、乙两班各抽调了多少人参加歌咏比赛 【分析】本问题中涉及的等量关系有:(1) 甲班抽调的人数-乙班抽调的人数=1;(2) 抽调后甲班剩余人数=乙班剩余人数×2.解:设从甲班抽调了 x 人,则从乙班抽调了(x-1)人.根据题意,得45-x=2[39-(x-1)].解得 x=35.x-1=35-1=34(人).答:从甲班抽调了 35 人,从乙班抽调了 34 人参加歌咏比赛.儿子今年13岁,父亲今年40岁,是否有哪一年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儿子年龄的四倍?为什么?练一练解:设 x 年后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儿子年龄的4倍.根据题意,得4(13 + x)= 40 + x.解得 x = – 4.即 4 年前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儿子年龄的4倍.例3 质量为 45 克的某种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的比为 1∶2∶6,这种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分别是多少 【分析】三种颜色的配料比为1 : 2 : 6,可以把咖啡色看作1份,红色看作2份,白色看作6份,共有1+2+6=9份,而这9份的总量就是45克,可以把每一份设为x克列方程解答。例3 质量为 45 克的某种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的比为 1∶2∶6,这种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分别是多少 解:设咖啡色配料为 x 克,那么红色配料为 2x 克,白色配料为 6x 克.依据题意,得 x + 2x + 6x = 45.解方程,得 x = 5.2x = 10(克),6x = 30(克).答: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分别为 5克、10克、30克.比例问题:就是把一个总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一般需间接设元,设每一份为 x,再根据各部分之和等于总体列出方程.方法总结例4 某车间有 29 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小时平均能生产螺栓 15 个或螺母 21 个,应如何分配生产螺栓和螺母的工人,才能使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两个螺栓配三个螺母) 【分析】本题有两个等量关系值得关注,一是总人数:生产螺母人数+生产螺栓人数=29;二是零件的配套关系:螺栓数∶螺母数=2∶3.解:设安排 x 人生产螺栓,则 (29-x) 人生产螺母.根据题意得 15x:21(29-x) =2:3解得 x=14.29-x=15(人).答:安排 14 人生产螺栓,15 人生产螺母才能使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1.和差倍分问题常用技巧:常用“多、少、大、小、倍、几分之几”或“增加、减少、缩小”等词语体现等量关系;2.对于隐含等量关系的题目,需要把握3点:①各部分的数量之和=全部数量;②较大量=较小量+多余量;③总量=倍数×数量。方法总结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有哪些?实际问题建立方程模型解方程检验解的合理性分析等量关系设未知数议一议解决课堂小结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比例问题和、差、倍、分问题步骤方法:采用间接设元法,通常设每一份为 x.1.分析题意,设未知数;2.找等量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作答方法:设其中一个未知量为 x,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量课堂练习1. 甲、乙二人按照 2∶5 的比例投资开办了一家公司,约定除去各项支出外,所得利润按投资比例分成,第一个月盈利 3500 元,那么甲得 ,乙分别应得 .2. 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的和为 7,如果把十位数字和各位数字对调,所得新数比原数大 45,则原两位数是 .1000 元2500 元163.(1)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cm,且长比宽多5cm,求该长方形的长;解:(1) 设长方形的长为 x cm,则宽为(x-5)cm.根据题意,得 2x+2(x-5)=60解得 x=12.5答:该长方形的长为12.5 cm.(2)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cm,且长与宽的比是3:2,求该长方形的宽.解:(2) 设长方形的长为3x cm,则宽为 2x cm.根据题意,得 2(3x+2x)=60解得 x=62x=12(cm)答:该长方形的宽为12 cm.下 课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