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富明县语文摸底测试卷
语文测试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4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①1638年,当徐霞客在云南留连忘返时,或许他没有想到,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个曾经在古人脑海中的“荒凉之地”,早已与当初的模(mú)样大相径庭。
②翻开世界地图,沿北纬21度向东西延伸,在中国西南角一片______,如绿宝石般闪耀。这里是西双版纳,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绿洲。热带雨林里,棕榈树婆娑(suō)摇曳。平缓清澈的橄榄坝上,傣族屋独具特色,望天树直插云霄,傣族舞轻灵______临水正好。
③四月,澜沧江的晨雾还未散尽,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已悄然拉开______。日上三竿,大街小巷,人头攒(cuán)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人们手持水盆、水枪,互相泼洒着祝福,水花溅起的每一瞬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祈(qǐ)愿。入夜,澜沧江畔的告庄星光夜市______,小吃摊、水果摊、烧烤摊……逛不完,吃不够。还可以体验一下民族风“变装”旅拍,民族与摩登、浪漫与惊喜,汇集于此,令人沉醉不知归路。
④旅居云南不仅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从旅居者到“新云南人”每个追风的人都能在拆“生活盲盒”的过程中,收获一份独属于云南的惊喜。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模(mú) B. 娑(suō) C. 攒(cuán) D. 祈(qǐ)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留连忘返 B. 清澈 C. 云霄 D. 澜沧江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萋萋 蹁跹 银幕 灯火阑珊 B. 葱茏 蹁跹 序幕 灯火阑珊
C. 葱茏 翩跹 序幕 流光溢彩 D. 萋萋 翩跹 银幕 流光溢彩
4.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旅居云南不是一场与自我对话,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B. 旅居云南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
C. 旅居云南不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
D. 云南旅居不仅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5.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晨推开木窗,云雾在梯田间游走。来自深圳的工程师开启异地办公的一天,四川的歌手和房东阿妈聊着家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民宿火了,乡村热了,转角遇到的咖啡店也成了“网红打卡点”
②现在讲究旅居,找个小院,晒晒太阳,一杯咖啡一本书,是卧看星河式从容
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近400万旅客驻足彩云之南,在传统村落和云海梯田间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④从前,旅游是“特种兵式”打卡,凌晨抢门票,日行三万步、凑满九宫格
⑤年轻人远离班味,“银发族”寻找康养,大家都在慢下来,把旅行过成日子
A. ③⑤②④① B. ④①②⑤③ C. ③④②⑤① D. ④②①③⑤
6. 名篇名句默写。
(1)在“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会上老师引用李白的“______,______”鼓励学生坚定信念,实现理想。(《行路难》)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通过“怀古”写出了昔日繁华却被战争摧残,感慨历史变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中国人都喜欢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微短剧作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兴文艺形态,兼具影视剧基因与短视频特性,以其快节奏、高密度、题材丰富的内容优势,低成本、短周期、体量灵活的制作优势,接地气、懂网络、贴近生活的传播优势,广泛触达各类视听受众、深度参与内容生态优化、迅速打通多种发行渠道、有效形成多元商业模式,对推动文艺创新、丰富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赋能千行百业有重要作用。
材料二: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我省大力推广“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活动,推动创作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云南标识和符号的优质“微短剧+”剧目,为讲好云南故事和促进地方文化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发挥积极宣传和拉动作用。
7.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
8. 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图表格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微短剧脚本创作表
镜头 序号 镜头 时长 景别 镜头 运动 画面内容 解说词 音乐
(1) 5秒 A_______ 拉 晨雾中元阳梯田 在红土地的褶皱里 葫芦丝悠扬前奏
(2) 7秒 特写 固定 白族奶奶织扎染布 指尖流淌着千年扎染密码 织布机节奏音
(3) 3秒 中景 移 玉龙雪山倒映湖面 云端流传着雪山之神传说 藏族长调吟唱
(4) 6秒 近景 推 青瓷碗中的普洱茶 B______ 水滴落入茶盏的音效
(5) 5秒 全景 升 傣家竹楼篝火 这就是云南生活的模样 歌曲:C______
(二)名著阅读(5分)
名著 精彩片段摘录 探究“坐”所体现的人物情谊
《艾青诗选》 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北方》 太阳,它更高了,它更亮了,它红得像血。 ——《向太阳》 ①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大堰河——我的保姆》)
《水浒传》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②林冲等一行人请晁盖上了轿马,都投大寨里来。到得聚义厅前,下了马,都上厅来。众人扶晁天王去正中第一位交椅上坐定,中间焚起一炉香来。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9. 请根据精彩片段摘录将下面A、B、C三处补充完整。
(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A______和太阳,表达了悲伤与反抗,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2)《水浒传》中这段文字赞美的是梁山好汉B______,他被宋江夸为“赛诸葛”,他的足智多谋不仅体现在智取大名府,还体现在C______,智赚玉麒麟、智取文安县等故事情节中。
10. 请从①②中任选其一,结合名著相关内容,探究“坐”所体现的人物情谊。
三、阅读(11~23题,共34分)
(一)(4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11. 下面对【甲】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在酒宴上写《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刘禹锡抱不平,刘禹锡作此诗答谢。
B. “凄凉地”说明有无数的艰辛,“弃置身”点明诗人被放逐、被“抛弃”。
C. 颈联堪称千古警句,充满哲理意味,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 这首酬答诗,虽感慨万端,却始终保持着孤独苦闷的格调,给人消极悲观之感。
12. 【甲】【乙】两首诗都写“闻笛”,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齐桓公夜半不嗛①,易牙②乃煎熬燔灸③,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④,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⑤池亡其国者。”
(节选自刘向《鲁共公择言》)
【注释】①不嗛:不满足,有饥饿感。②易牙:一作“狄牙”,齐桓公宠臣,善调味。③煎熬燔(fán)灸(jiǔ):烹煮烧烤。④觉:醒。⑤陂(bēi):山坡。
1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______ (2)衡于虑 衡:______
(3)至旦不觉 旦:______ (4)以味亡其国者 以:______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以临彷徨,其乐忘死。
15. 【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_______,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_______的中心论点。
16. 【甲】文中“生于忧患”的道理在【乙】文中的齐桓公和楚王身上是怎样体现的?
(三)(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DeepSeek:计算机如何从“鹦鹉学舌”到“对答如流”?
杨屹 律原
让机器“说话”
①人类拥有极其复杂且高度发达的语言系统,可以运用口语、文字等抽象符号进行沟通,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绝大部分生物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能理解丰富的词汇和复杂的语法,以及拥有强大的表意能力,是人类高级思维的重要体现。
②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简称NLP)是通过计算机实现语言分析,研究人机交互并进行有效通信的理论与技术。它旨在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处理和生成人类的语言,实现人机之间的有效交流。这需要将数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融合,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
不断更新的“语言理解”算法
③1947年,沃伦·韦弗(Warren Weaver,美国数学家,被誉为“机器翻译之父”)提出“计算机语言自动翻译”理念。
④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是自然语言处理最早的研究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技术进步,现在发展到了基于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的Transformer模型(Chat GPT和DeepSeek都是基于Transformer模型开发的)。
⑤自注意力机制是Transformer模型的核心创新点之一,它可以让模型在处理序列数据时,动态地关注输入序列的不同部分,计算每个位置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更好地捕捉文本中的长距离依赖关系。
(1)________
⑥简单来说,你可以把训练DeepSeek等大模型的过程看成一个“猜谜大师”的养成过程。在训练时,它会被“投喂”海量文本,但它不记忆具体知识,而是学习词语之间的关联规律,比如“狗喜欢吃……”后面大概率出现的词汇是“骨头”或“肉”,而不是“草”。随着训练量增大,它可以不断提高自己产生结果的概率和合理性,例如“地道”后面是“战”还是“美食”,它会根据上下文语境做出判断。
⑦在对话阶段,Transformer模型主要采取边听边猜并不断优化的模式进行。例如,当你输入“为什么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时,Transformer模型会利用自注意力机制拆解关键词,找到“天空”“蓝色”等关键词,然后根据在训练阶段掌握的规律找到“光的散射”和“大气层”等知识片段,再逐词生成完整的回答。在生成答案的过程中,它还可以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结果。
更优秀的大语言模型之路
⑧许多预训练语言模型都是通过增大训练参数规模来提高模型训练的效果的,但这样会对数据和算力有很高的要求,使得训练和部署模型的成本巨大。
⑨DeepSeek的突出创新点之一在于,它主要是通过优化算法来达成较好的模型训练效果的,因此需求的训练数据相对较少、训练算力相对较低。在这一过程中,它使用的混合专家模型(Mixture of Experts,Moe)起到了突出作用。
⑩为了更好地理解混合专家模型的工作机制,我们可以举个例子:一间准备装修的毛坯房,想要将它装好,需要20个泥瓦工、20个木工和10个油漆工,其他大模型会在整个施工期间都“养”着这50名工人,而DeepSeek则会根据施工需要,在特定的时段“雇佣”特定的工人,所以DeepSeek的训练成本更低。
此外,DeepSeek对图形处理器(GPU)和芯片进行了深度优化,进一步降低了模型训练和部署的成本。同时,DeepSeek是开源的,它公布了自己的模型参数和训练工具链,吸引广大二次开发者对其应用和优化,迅速形成了自己的开发生态,从而进一步满足模型在医学、法律等特定领域的需求。
一次次的工业革命告诉我们,被迭代的始终是工具,大语言模型替代的是工具性技能,而非人类的能力——提出问题、定义价值、赋予意义。它无法取代人类“不理性”的价值、“无意义”的探索和“不完美”的联结。真正的危机或许不是“机器太过强大”,而是“人类太像机器”。如何对待疾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命题。
(选自《名刊会》APP)
17.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18. 括号里的内容是昆昆阅读文章时做的批注,请你帮他解答。
自注意力机制是Transformer模型的核心创新点之一。(“之一”可以删去吗?)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四)(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又到椿芽飘香时
毕传高
①我的老家在鄂东一个名叫“乌沙畈”的小山村。记忆中,老家的云雾总是带着三分药香。四月的风掠过青砖黛瓦,将山坳里新发的椿芽香揉碎了撒向人间。
②老家的春天是从石缝里钻出来的。新修的水泥路刚被夜雨洗得发亮,山上的野樱还未谢尽,榨林塝的竹林里早已冒出星星点点的笋尖。这时候,若往小镇的早集上走一走,定能遇见头戴蓝布巾的阿婆,竹篮里码着扎成小把的香椿芽。叶片上沾着露水,茎秆掐断处凝着琥珀色的汁,空气里浮动的香气,裹挟着泥土与晨雾的湿润,直往人肺腑里钻。
③“椿树打头不作梁,四月芽尖赛参汤。”祖父在世时常念叨这句老话。故乡人家多在檐前屋后栽种香椿,倒不图它成材,单为这年年岁岁守时的馈赠。我总记得屋前那株,树干虬曲如卧龙,树皮皴裂似百岁老人的手。惊蛰过后,枝桠间便缀满玛瑙般的芽苞,待到清明雨落,嫩叶舒展如孔雀翎羽,在炊烟里轻轻摇曳。
④采椿芽是门讲究活儿。父亲会选在露水将散未散的清晨,扛着带钩的竹竿往山上去。香椿多长在老宅旁、竹篱边、山林里、梯田坎上,越是贫瘠处越生得精神。父亲教我们姐弟看叶尖颜色:紫红者味醇,碧绿者气清。采时不可贪心,每枝只取顶芽两三片,留得母树续生机。我们拎着篾篮跟在后面,看父亲用竹竿轻巧一勾,嫩芽便簌簌落进篾篮里。
⑤最妙的还是母亲灶台上的戏法。青石垒的土灶烧着松针,铁锅热得泛青时,菜籽油“滋啦”一声跳起舞来。焯过山泉水的香椿切得细碎,拌上自家老母鸡下的蛋,金玉相融倒入锅中。霎时间香气撞开雕花木窗,漫过晾着草药的竹匾,惊醒了梁上打盹的花猫。这味道不同于城里的香精调料,倒像把整个春天的山野之气都收在碗里——初尝微苦,细品回甘,末了舌尖还留着草木的清气。
⑥椿芽炒蛋刚出锅,总要先给隔壁老人送一碗。他常说我家的香椿是沾了医圣的灵气——李时珍当年在泗流山采药,曾在我家歇脚饮茶,临走时将药篓里几粒椿实遗落院中。这话我原是不信的,直到某日在《本草纲目》翻见“椿樗”篇:“香者名椿,臭者名樗……椿木实而叶香可啖”,心中不觉一怔,对香椿的爱便又多了几分。
⑦山里的春天总伴着交换与分享。四一奶端来腌得透亮的香椿酱,敦六叔送来新挖的野竹笋,母亲则用晒干的香椿芽包了艾草青团回赠。最难忘那年春旱,香椿发得稀落,母亲把攒了半月的芽尖全给了坐月子的菊芬嫂。母亲说草木知仁义,人更要懂情分。夜里我们姐弟仨就着腌萝卜喝粥,却觉得比往日更有滋味。
⑧那年椿芽季,我告别了生我养我的大山,调到了县城。临行前,母亲往车里塞了一包连夜焙制的香椿茶,叶片蜷曲如碧螺,热水一冲便舒展成振翅的绿蝶。这些年东奔西走,尝过湖南的腌腊肉,吃过重庆的辣子鸡,却总在春雨绵绵的夜,想起老屋瓦檐滴落的椿芽香。小城也能买到香椿,但城里的香椿用保鲜膜裹着,躺在冷气充足的货架上,终究少了山野的魂魄。
⑨前日收到老家带来的包裹。粗布包着的玻璃瓶里,紫红的香椿芽浸在琥珀色的茶油中,底下沉着几粒青花椒。按母亲所嘱,取一勺拌在刚出锅的挂面里,倏然又见老屋炊烟袅袅。窗外的霓虹映着玻璃上的雨痕,竟幻化成老家山涧的飞瀑流泉。
⑩又一次梦回乌沙畈。门前那株香椿愈发苍劲,枝干上系满红布条——都是求医问药的外乡人挂的。原来老树竟成了乡亲们口中的“药王椿”,说是用它的芽尖煎水可治咳喘。醒来翻看手机,家人群里正热闹:姐姐在晒新采的椿芽,母亲站在老树下手搭树干,笑容比枝头的春阳还暖。
又到椿芽飘香时。我披衣起身,听见远山的香椿正在抽芽,那声音轻得像母亲年轻时哼的采茶调。
(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4月4日)
20. 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围绕“香椿”所描绘的画面。
21. 本文语言自然真挚,平易感人,请结合第③段画线句任选角度进行赏析。
惊蛰过后,枝桠间便缀满玛瑙般的芽苞,待到清明雨落,嫩叶舒展如孔雀翎羽,在炊烟里轻轻摇曳。
22. 本文的题目是“又到椿芽飘香时”,而第⑧段却写了腌腊肉等物品,你觉得有必要吗?
23. 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主旨解析 学习小结
《社戏》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记忆和乡村生活的怀念,以及对______的珍视。 抓关键句明主旨。
《又到椿芽飘香时》 (1)______。(原文) (2)母亲说草木知仁义,人更要懂情分。 (3)临行前,母亲往车里塞了一包连夜焙制的香椿茶。 (1)展现节制取用的生态智慧; (2)体现困境中邻里互助的仁义精神; (3)______。
四、写作(40分)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
题目一:
24. 有人歌颂锋芒毕露的勇气,有人赞美永不言弃的倔强,但流泪后继续微笑的温柔、争吵中选择沉默的克制、失败后坦然放手的清醒,是否正在重塑你对“力量”的定义?
请以“这也是一种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3)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题目二:
25. 题目;在______中寻觅芬芳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2025年富明县语文摸底测试卷
语文测试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4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1~4题答案】
【答案】1. D 2. A 3. C 4. 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 ①.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 伤心秦汉经行处 ④.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染 ⑥. 濯清涟而不妖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5分)
【7~8题答案】
【答案】7. 微短剧凭借其内容、制作、传播等方面的优势,对赋能千行百业有重要作用;因此,我省大力推广微短剧创作活动。
8. ①. 远景 ②. 古树茶在时光里苏醒 ③. 《彩云之南》/《月光下的凤尾竹》或其他相适应的民族曲调
(二)名著阅读(5分)
【9~10题答案】
【答案】9. ①. 土地 ②. 吴用##智多星 ③. 智取生辰纲
10. 示例一:梁山泊“第一位交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林冲辞谢吴用的推举,并和众人一起扶晁盖坐上聚义厅正中第一位交椅,体现了他和众人对晁盖的敬重和拥戴。
示例二:辉煌的结彩的堂上主位是婚宴礼堂上的长辈之位。大堰河在梦中坐上诗人的婚宴礼堂,表现了她对诗人深切的爱与期盼。这里的“坐”也体现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敬爱与感激。
三、阅读(11~23题,共34分)
(一)(4分)
【11~12题答案】
【答案】11. D 12. 甲诗“闻笛赋”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也抒发了对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悲痛怅惘之情;乙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
(二)(10分)
【13~16题答案】
【答案】13. ①. 选拔、任用 ②. 通“横”,梗塞、不顺 ③. 早晨 ④. 因为
14. (1)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国家常常会灭亡。
(2)登临徘徊,快乐得忘了死的危险。
15. ①. 列举事例 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 ①齐桓公因为美食而感到满足,但同时也意识到了贪恋享乐对国家可能带来的危害,这体现了他从享受中汲取教训,有忧患意识。②楚王在登上强台欣赏美景时,也预见到沉溺于享乐可能对国家的危害,于是他与大臣们约定不再登上强台,这也体现了他在享乐中保持警觉,居安思危。
(三)(8分)
【17~19题答案】
【答案】17. (1)“猜谜大师”养成记(2)机器翻译(3)学习词语之间的关联规律
18. 不能删去,“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个,在文中指自注意力机制是Transformer模型的核心创新点中的一个。若删去,意思变为自注意力机制是Transformer模型唯一的核心创新点,与实际不符合,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9.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突出强调地说明了混合专家模型的工作机制使得DeepSeek的训练成本更低。
(四)(12分)
【20~23题答案】
【答案】20. (1)父亲传授采椿芽技艺(2)春旱时母亲赠椿芽给菊芬嫂(3)收到老家寄来的香椿芽包裹
21. 示例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芽苞比作玛瑙,将舒展的嫩叶比作孔雀翎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椿芽的颜色及椿叶的形态,表达了作者对椿树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运用了动作描写,“缀满”“舒展”“摇曳”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香椿的动态美感,富有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椿树的喜爱之情。
22. 有必要,这里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这些年在异地品尝的美食与记忆中老屋瓦檐滴落的椿芽作对比,将城里买来的香椿与老家的香椿作对比,突出了老家椿芽的香气迷人和充满山野的魂魄,表达了对家乡味道的喜爱与想念。
23. ①. 人与人之间亲密和谐关系 ②. 采时不可贪心,每枝只取顶芽两三片,留得母树续生机 ③. 寄托乡愁
四、写作(40分)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
题目一:
【24题答案】
【答案】例文:
这也是一种力量
暮色漫进教室时,我的数学卷子第三次被退回。鲜红的分数像把钝刀,割得眼眶发烫。后排男生的窃窃私语混着翻书声涌来,我死死攥住笔,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来,喝杯牛奶。”班主任的声音突然响起。她把温热的玻璃杯轻轻放在我桌上,镜片后的目光像月光般柔和。我别过头,不想让她看见我泛红的眼眶。她却在我身旁坐下,翻开发皱的试卷,指着错题轻声说:“这道函数题思路很新颖,要是步骤再规范些就更好了。”没有批评,没有催促,只是耐心地帮我分析每一处错误。那一刻,所有的委屈突然决堤,泪水滴在试卷上,晕开一片水渍。班主任没有递纸巾,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肩,安静地陪着我。
第二天体育课,我独自坐在树荫下发呆。突然,一片银杏叶落在肩头,抬头撞见班长的笑脸。“一起去散步吧?”她不由分说拉起我的手。沿着操场慢慢走着,她说起自己曾经在演讲比赛忘词的糗事,讲着讲着自己先笑弯了腰。“其实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从中学到了什么。”她的声音轻快明亮,像清晨的阳光,驱散了我心头的阴霾。
后来的月考,我的数学成绩依旧不理想。但这次,我没有躲在被子里哭,而是认真整理错题本,主动向老师请教。当我把整理好的错题交给班主任时,她欣慰地笑了:“你长大了。”
原来,温柔的包容能抚平伤口,真诚的陪伴能驱散阴霾,直面失败的清醒能让人重新出发。这些看似柔软的力量,比锋芒毕露更能治愈心灵,比永不言弃更能让人在挫折中成长。它们像春日的细雨,悄无声息地滋养着生命,让我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而从容。
题目二:
【25题答案】
【答案】例文:
在旧书的扉页中寻觅芬芳
旧书箱里的《唐诗三百首》是奶奶的嫁妆,蓝布封皮磨出了毛边,却藏着时光沉淀的芬芳。当我第一次翻开它,泛黄的纸页间飘出的不是霉味,而是墨香与记忆交织的甜。
扉页上奶奶用钢笔写的“赠爱女”三个字已晕染成淡蓝,像褪色的天空。记得小学一年级,奶奶总在傍晚翻开这本书,用指甲轻轻划过“床前明月光”,教我辨认那些长着翅膀的“月”和“光”。她指尖的温度透过纸页传来,和着窗外的蝉鸣,让“疑是地上霜”有了毛茸茸的暖意。有次我把花瓣夹在书页里,如今那些干枯的月季还嵌在“人面不知何处去”的诗行间,粉色的脉络像极了奶奶老年斑的纹路。
书中缝里藏着更奇妙的芬芳。三年级时我偷拿爸爸的墨水在空白处涂鸦,奶奶发现后没责骂,只是用棉球蘸水轻擦,却在纸背留下淡淡的蓝痕。现在想来,那片蓝痕多像奶奶的包容——她从不直接指出我的错,只是用更温柔的方式让我懂得珍惜。还有一次,我在“锄禾日当午”旁画了个流汗的太阳,奶奶见了笑着说:“庄稼人晒黑的皮肤,比太阳还烫人呢。”她指尖点过诗行的触感,至今留在我掌心。
去年奶奶住院,我带着这本书去病房。她靠在床头翻到“谁言寸草心”,突然落下泪来。我这才发现,书的最后几页贴着她抄的食谱,“孙女爱吃的糖醋排骨”字迹歪歪扭扭,醋字少了半边,糖字沾着酱油印。原来这本书早不是单纯的诗集,而是奶奶用岁月写就的情书,每道折痕里都藏着她为我熬粥时,蒸汽漫过书页的米香;每次她戴老花镜抄诗时,发间头油的清香;甚至她临终前还握着书,留下的最后一丝气息,都成了书里最珍贵的芬芳。
如今我常坐在书桌前翻这本书,纸页摩擦的沙沙声里,有奶奶的唠叨,有糖醋排骨的甜,有被包容的温暖。原来芬芳从不在远方,就藏在旧书的扉页间,藏在那些被时光浸泡的细节里,只要轻轻翻开,就能闻到爱与岁月发酵的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