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 5 课《国家机构有哪些》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第 1 课时身边的国家机构学校这些部门有什么作用?如果把国家比作一所大学校,那国家正常运转需要依靠什么呢?导入新课学校各部门各司其职,确保教育有序进行。若把国家比作一所大学校,其正常运转则需依靠政府(行政部门)、立法机构(教务处)、司法机构(监察处)等核心部门,它们协同合作,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我们的学校设有负责教学、德育的部门,每个部门都担负着特定的职责,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同样道理,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讲授新课第一模块:身边的国家机构“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机构的依?”“国家机构的职权从哪里来?”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机构的依?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确立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范围。国家机构的职权从哪里来?它们的职权均源自宪法的明确授权,确保各机构在法定范围内行使权力,维护国家秩序与公民权益。去派出所办理身份证到银行取钱到民政局咨询老年优待证办理事宜去医院看望生病的李阿姨路过国家监察委员会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课堂上,同学们一起交流自己知道的国家机构。你知道自己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吗?我每天上学要经过市法院。我知道监察委员会在( ) 。我每天上学要经过市法院。我知道监察委员会在( ) 。我每天上学要经过市法院。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国家机构是( )的统称。A. 国家机关B. 社会组织C. 企业单位答案:A(2)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是( )。A. 刑法B. 宪法C. 民法答案:B(3)下列属于国家机构的是( )。A. 学校B. 人民政府C. 医院答案:B课堂练习判断题(1)邮局属于国家机构。(×)(2)国家机构的职权由宪法赋予。(√)(3)地方国家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身边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就像守护我们生活的 “大管家”,它们的设立和运行都依据宪法。我们认识了常见的国家机构,也知道了它们分为中央和地方的。希望大家以后能更清楚地分辨国家机构,明白它们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板书设计5 国家机构有哪些身边的国家机构概念:国家机关统称法律依据:宪法常见机构与分类:中央、地方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 1 课《国家机构有哪些》的第 1 课时,主题为 “身边的国家机构”。教材以学校部门职责为切入点,类比引出国家机构对国家正常运转和人们生活保障的重要性。通过 “活动园” 中黄海洋一家办事场景的案例,引导学生判断哪些单位属于国家机构,帮助学生初步区分国家机构与其他单位;明确指出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强调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从法律层面界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借助第二个 “活动园”,引导学生交流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等常见国家机构,介绍国家机构分为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使学生对国家机构的构成和职能范围有更清晰的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国家机构的运作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国家机构相关的信息,但对国家机构的概念、具体范围和职能缺乏系统、准确的认识,往往混淆国家机构与普通社会组织。他们对国家机构如何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自身生活了解甚少,且抽象思维能力仍在发展中,对于宪法作为国家机构设立依据等较为抽象的知识理解存在一定困难。教学中需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案例,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对身边国家机构的清晰认知。核心素养分析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身边的国家机构,让学生了解国家机构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国国家机构是为人民服务的,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增强对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立场,强化政治认同。 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机构履行职责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利益,培养学生尊重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劳动、遵守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的道德品质。通过学习国家机构依法行使职权,促使学生树立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的道德观念,将对国家机构的正确认知内化为道德自觉,提升道德素养。 法治观念 帮助学生掌握国家机构的概念、设立依据和分类等法律知识,明确国家机构的职权由宪法赋予,必须依法行使。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思维判断国家机构相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法律权威的尊重,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让学生认识到法治是国家机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的保障。 健全人格 在学习国家机构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公共意识,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机构、社会的关系,学会理性看待国家机构的职能和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塑造自信、理性、有社会责任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责任意识 通过了解国家机构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职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公民,有责任关心国家机构的工作,积极配合国家机构依法开展的各项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国家机构知识、关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公民义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理解国家机构的概念,明确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掌握判断国家机构的标准。 了解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认识常见的国家机构,如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等。 知道国家机构分为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理解不同层级国家机构的职权范围和作用。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准确区分国家机构与非国家机构,理解国家机构设立和运行的法律依据,避免概念混淆。 引导学生将抽象的国家机构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理解国家机构如何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人们生活,增强学生对国家机构职能的实际感知。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学校各部门工作场景的视频、国家机构保障社会生活的纪录片片段(如政府部门保障城市建设、法院审判案件等)、宪法相关知识的动画讲解视频;国家机构与非国家机构对比的 PPT、所在地区常见国家机构介绍的图片集。 实物教具:宪法书籍、国家机构徽章图片(如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等徽章);印有国家机构知识的卡片、便利贴。 学生准备:提前观察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类单位,思考哪些可能是国家机构;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重点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视频,展示学校教学、德育等部门老师忙碌工作的场景,提问学生 “学校这些部门有什么作用?如果把国家比作一所大学校,那国家正常运转需要依靠什么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随后展示国家机构保障社会生活的纪录片片段,引出本节课 “身边的国家机构” 的主题。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学校部门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保障作用,类比思考国家运转所需的力量,对国家机构产生好奇和探究欲望。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学校场景入手,通过类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纪录片片段直观呈现国家机构的作用,自然导入新课,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二、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身边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概念与判断 教师活动:展示 “活动园” 中黄海洋一家办事场景的图片和文字描述,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图片中提到的这些单位,哪些属于国家机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讲解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强调只有享有宪法规定职权的单位才属于国家机构,同时展示宪法书籍,简要介绍宪法对国家机构的规定。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学习案例,小组内热烈讨论,分析各单位性质,尝试找出判断国家机构的标准,小组代表积极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国家机构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借助宪法知识的介绍,初步建立法律意识。 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 教师活动:播放宪法相关知识的动画讲解视频,详细讲解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展示宪法中关于国家机构的条文图片,组织学生开展 “宪法与国家机构” 知识问答活动,提出问题如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机构的依据?”“国家机构的职权从哪里来?” 等,邀请学生回答,教师对回答进行补充和完善。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视频,学习宪法知识,积极参与知识问答活动,思考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内在联系,回答问题并学习教师的讲解。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视频将抽象的宪法知识直观化,通过知识问答加深学生对宪法与国家机构关系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 常见国家机构与分类 教师活动:展示所在地区常见国家机构(如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等)的图片和介绍资料,结合 PPT 讲解国家机构分为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以及不同层级国家机构的职权范围和作用。组织学生开展 “我知道的国家机构” 分享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教师对学生分享进行点评和拓展。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和资料,学习国家机构分类知识,积极参与分享会,踊跃分享自己了解的国家机构,如派出所维护治安、法院审判案件等,进一步了解国家机构职能。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国家机构,分享会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国家机构职能的深入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于( )载入宪法。 A. 2002 年 B. 2004 年 C. 2006 年 答案:B (2)我国人权保障涵盖的权利不包括( )。 A. 经济权利 B. 外星居住权利 C. 文化权利 答案:B (3)目前我国已参加( )余项国际人权条约。 A. 10 B. 20 C. 30 答案:B 判断题 (1)人权只是成年人应当享有的权利。(×) (2)我国在国际人权事业中积极履行义务,开展合作。(√)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与我们小学生无关。(×)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身边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就像守护我们生活的 “大管家”,它们的设立和运行都依据宪法。我们认识了常见的国家机构,也知道了它们分为中央和地方的。希望大家以后能更清楚地分辨国家机构,明白它们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板书设计身边的国家机构 概念:国家机关统称 法律依据:宪法 常见机构与分类:中央、地方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视频展示、讨论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身边的国家机构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在区分国家机构与非国家机构时仍存在混淆,对宪法与国家机构关系的理解不够深入。后续教学中,可增加更多对比案例分析,开展模拟国家机构职能的角色扮演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国家机构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份教案围绕国家机构知识设计多元教学活动,助力学生理解相关内容。若你对教案的活动环节、案例选择等方面有新想法,欢迎随时提出,我会进一步优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第 5 课《国家机构有哪些》第 1 课时 身边的国家机构 教学课件.pptx 【课堂无忧】第 5 课《国家机构有哪些》第 1 课时身边的国家机构 教案设计.docx 视频素材:学校德育工作.mp4 视频素材:宪法介绍.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