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通过平衡膳食餐盘(如图)给出一人一餐的膳食建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摄入食物的类别要多样,但各种营养物质的量要适当B.水果、蔬菜可提供多种维生素C.如果早餐吃得较少,可以通过多吃午餐来弥补D.在保证合理营养、食品安全同时应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2. 2025 年 3 月 15 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3. 15”晚会关注了食品安全。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切去水果腐烂部分后仍能食用 B.草丛里不认识的蘑菇炒熟吃C.购买袋装食品时注意识别生产日期、保质期 D.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可以食用3.组成消化道的器官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A. 口腔 B.小肠 C.大肠 D.胃4.下列结构中不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是A.肺泡壁 B.小肠绒毛壁 C.毛细血管壁 D.心脏壁5.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200 ~ 300 毫升不会影响健康B.紧急情况下,AB 型血的人可大量输入 0 型血C.成分输血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防止发生红细胞凝集6.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血管甲和乙中抽取血液,测定其中的氧气(02 )的相对含量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动脉血B.乙呈鲜红色C.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7.散步是一种良好的有氧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吸气时,肋间肌舒张 B.吸入的氧气在血液中参与呼吸作用C.吸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一定的处理能力8.生物小组的同学进行血液的观察实验,图 1 是血液的分层现象示意图,图 2 是观察人血涂片的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 1 的试管中没有加入抗凝剂B.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只能通过图 2 的①进行运输C.若图 2 中②的数量低于正常值,则患者可能存在炎症D.图 2 中的③主要分布在图 1 中的 b 区域9.把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连在一起的器官是A.肺 B.肝脏 C.心脏 D.肾脏10.下列关于人体的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二氧化碳B.人体吸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C.人工呼吸依据的是呼吸运动原理D.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主要产生于组织细胞11.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需要及时排出体外。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出二氧化碳 B.流泪 C.流汗 D.排出尿液12.下列关于人体皮肤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排汗说明皮肤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B.表皮位于皮肤最外层,属于保护组织C.汗腺由分泌部和血管组成的 D.皮肤损伤流血,说明伤及生发层13.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泡数量多 B.肺泡分布广泛C.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肺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14.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增多的二氧化碳产生于A.肺泡 B.细胞 C.血液 D.组织液15.如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B.甲表示呼气,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减小C.乙表示呼气,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D.乙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减小16.下列结构中,流动着的液体是血液的是A.肾小囊 B.输尿管 C.肾小球 D.肾小管17.从人体得到三种液体,其分析结果见表,分析推断样品 1、样品 2、样品 3 分别是A.尿液、血浆、原尿 B.尿液、原尿、血浆C.血浆、尿液、原尿 D.原尿、尿液、血浆18.眼睛是心灵的窗口。2025 年 6 月 6 日是第 30 个全国爱眼日。下列做法中,能有效预防近视的是A.熄灯后躲在被子里玩手机 B.晨跑时边跑边看英语单词表C.课间休息时,眺望远方 D.躺在阳光下的草坪上阅读课外书19.人感受外界声波的刺激形成听觉,听觉产生于A.耳蜗 B.听神经 C.鼓膜 D.大脑20.如果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效应器受到了损伤,与之相关的其它神经结构并未损伤,针刺指尖其结果是A.会缩手、感不到痛 B.会缩手、能感到痛C.不会缩手、能感到痛 D.不会缩手、不能感到痛21.下列病症中,哪一种是由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A.糖尿病 B.坏血病 C.巨人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22.人全身各处的骨形态、大小不同,但基本结构大致相同。骨的组成部分不包括A.骨髓 B.骨膜 C.骨质 D.骨髓腔23.模型构建是生物探究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是某中学兴趣小组制作的关节模式图,利用木板、螺丝、松紧带,制作了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式图型,如图所示:木板、螺丝、松紧带分别代表:A.关节、骨骼肌、骨B.骨、关节、骨骼肌C.骨骼肌、关节、肌腱D.骨骼肌、骨骼、关节24. 2025 年春季新学期,我省中小学开始执行课间 15 分钟和上下午大课间,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跳绳、跑步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屈肘时,以肱二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收缩,以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舒张B.运动时运动灵活自如,与关节囊内的韧带有密切的关系C.休息时两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D.运动是以骨为支点、骨骼肌舒张提供动力牵引骨完成的25.人体骨的硬度和弹性取决于A.骨髓腔的大小 B.骨密质的厚度C.骨松质的排列是否有规律 D.骨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近年来 II 型糖尿病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升高,而血液中葡萄糖(血糖)浓度过高是发病的诱因之一。(1)血液中葡萄糖的一个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主要在消化道的 内消化后被吸收入血。(2)正常人体内若 (填激素名称)分泌不足会影响血糖浓度的平衡。II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某种降血糖药可降低血糖浓度,若该药物作用于肾部, 据图 1 推测该药的作用位置如 (填 A 或 B)所示。(3 )青少年肥胖可能会导致高血糖,为保持血糖平衡,青少年除了合理饮食外,还应该做到 。27.血管机器人(如下图 2)已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可以在血管中快速稳定地游动和悬浮倒退。可以用于疾病诊断以及对血管进行微创伤手术。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中国心”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中国心”由人造血管和电动泵组成, 人造血管与心脏的连接如图所示,电动泵推动血液流动。(1)若从上肢静脉注入血管机器人,为确保其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血管机器人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 (填写血细胞的名称)的直径。血管机器人进入心室后,不能直接倒退回心房,这与心脏中 的阻拦有关。(2)“中国心”的电动泵能推动结构 B 中的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流向血管① ,改善了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使血液最终汇集到[③]上腔静脉和[④] 顺利流回 D 。这说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器官。28.某科研团队研究了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膝关节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①选择同龄、体重相同的健康雄性大鼠 40 只,随机分为 a、b、c、d 四组,每组10 只。②每天同时训练大鼠 1 小时。其中 a 组不运动;b 组为低强度运动;c 组为中强度运动;d 组为高强度运动。③8 周后,观察大鼠的膝关节,测量软骨厚度,结果如下表。(1)如右图 3 为关节的结构模式图,滑膜是关节囊的内层,可以分泌滑液注入[②] 中。关节损伤可造成滑液分泌量过大,形成“关节积液”,导致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2)在运动的过程中,关节中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④] 。(3)该实验的变量是 。由实验结果可知:a、b、c三组大鼠未见明显的膝关节损伤,b 组和 c 组大鼠关节软骨均 增强了运动时的缓冲力,且 (填“低”、“中”或“高”)强度的运动对关节软骨的促进效果更好。根据该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科学运动的建议。(4)实验中,设置 a 组大鼠的目的是起 作用。29.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请据图回答问题:⑴从“头”做起,幸“盔”有你,戴头盔可加强对人头部的保护,有效降低电动车事故的死亡率。因为人的头部有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即图中的[ ]。(2)在骑行过程中要遵守交通规则,发现红灯要立即停车,此反射属于 ;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图中[_] 的折射,刺激[乙]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 ,形成视觉。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5:C C B D B6-10:A D D C A11-15:B A B B D16-20:C B C D C21-25:C D B A 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每空2分,共6分)(1)小肠(2)胰岛素;B(3)适量运动27.(每空2分,共10分)(1)红细胞;房室瓣(2)动脉血;主动脉;体循环;下腔静脉;动力28.(每空2分,共12分)(1)关节腔(2)关节软骨(3)运动强度;中;建议进行中强度运动,避免高强度运动(4)对照29.(每空2分,共12分)(1)甲;大脑(2)条件反射;晶状体;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30.(每空2分,共10分)(1)呼吸运动;收缩(2)氧气;线粒体(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x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