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五校联考试卷语 文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并用 2B 铅笔填涂相关信息。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给它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材料只是生糙的钢铁,选择与安排才显出艺术的锤炼刻画。就生糙的材料说,世间可想到可说出的话在大体上都已经从前人想过说过;然而后来人却不能因此就不去想不去说,因为每个人有他的特殊的生活情境与经验,所想所说的虽大体上仍是那样的话,而想与说的方式却各不相同。变迁了形式,就变迁了内容。所以他所想所说尽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谈,而实际上却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它一个新的形式,新的生命。“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在大体上和“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表现同样的情致,而各有各的佳妙处,所以我们不能说后者对于前者是重复或是抄袭。莎士比亚写过夏洛克以后,许多作家接着写过同样典型的守财奴(莫里哀的阿尔巴贡和巴尔扎克的葛朗台是著例),也还是一样入情入理。材料尽管大致相同,每个作家有他的不同的选择与安排,这就是说,有他的独到的艺术手腕,所以仍可以有他的特殊的艺术成就。最好的文章,像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所说的,须用“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层次”。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找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其实这两桩工作在人生各方面都很重要,立身处世到处都用得着,一切成功和失败的枢纽都在此。在战争中我常注意用兵,觉得它和作文的诀窍完全相同。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的和没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而成为累赘或障碍。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文章的通病总不外两种,不知选择和不知安排。第一步是选择。斯蒂文森说:文学是“裁剪的艺术”。裁剪就是选择的消极方面。有选择就必有排弃,有割爱。在兴酣采烈时,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所想到的意思样样都好,尤其是费过苦心得来的,要把它一笔勾销,似未免可惜。所以割爱是大难事,它需要客观的冷静,尤其需要谨严的自我批评。不知选择大半由于思想的懒惰和虚荣心所生的错觉。遇到一个题目来,不肯朝深一层想,只浮光掠影地凑合一些实在是肤浅陈腐而自以为新奇的意思,就把它们和盘托出。每篇文章必有一个主旨,你须把着重点完全摆在这主旨上,在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尽致,使你所写的事理情态成一个世界,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样。读者看到,马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印象,不由得他不受说服和感动。这就是选择,这就是攻坚破锐。我们最好拿戏剧、小说来说明选择的道理。戏剧和小说都描写人和事。人和事的错综关系向来极繁复,一个人和许多人有因缘,一件事和许多事有联络,如果把这种关系辗转追溯下去,可以推演到无穷。一部戏剧或小说只在这无穷的人事关系中割出一个片段来,使它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许多在其他方面虽有关系而在所写的一方面无大关系的事事物物,都须斩断撇开。再就划定的小范围来说,一部小说或戏剧须取一个主要角色或主要故事做中心,其余的人物故事穿插,须能烘托这主角的性格或理清这主要故事的线索,适可而止,多插一个人或一件事就显得臃肿繁芜。再就一个角色或一个故事的细节来说,那是数不尽的,你必须有选择,而选择某一个细节,必须有它典型性,选了它其余无数细节就都可不言而喻。选择之外,第二件要事就是安排,就是摆阵势。兵家有所谓“常山蛇阵”,它的特点是“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用近代语言来说,一个艺术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某一部分受影响,其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一个好的阵形应如此,一篇好的文章布局也应如此。一段话如果丢去仍于全文无害,那段话就是赘疣;一段话如果搬动位置仍于全文无害,那篇文章的布局就欠斟酌。布局愈松懈,文章的活力就愈薄弱。(摘编自朱光潜《谈文学》,有删减)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粗糙的材料经过作家精心的选择与安排后才具有完整而有生命力的形式,成为优秀的艺术作品。B.老生常谈的材料无论谁来处理都会有新鲜独特的艺术形式,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情境和经验不同。C.选择与安排是运思时最重要且最艰苦的工作,戏剧和小说的创作鲜明地体现了选择的这一特点。D.“裁剪就是选择的消极方面”,指的是剪裁和选择是一体两面的,有选择就必有排弃、有割爱。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最好的字句应该放在最好的层次,对文章主旨没什么帮助的字句,可以放在次要的层次。B.如果把所有要说的话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或随便拼凑在一起,会让我们的作文千篇一律。C.阅读作品时,我们细细品味作者着力描写的某个典型细节,能让我们捕捉到作者的主旨。D.一篇好的文章是一件完整的、有生命的艺术品,没有哪个段落是可以丢掉或搬动位置的。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水浒传》中谈劫生辰纲的梁山泊好汉,生辰纲所要送到的那个豪贵场合也许值得描写,作者却不能去管。B.谁不想知道哈姆雷特在威登堡的留学生活?但现在只谈他的家庭悲剧,时空的限制不许我们搬到那儿去看。C.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为了写出严监生的悭吝,只挑选他临死时看见油灯里有两茎灯芯不闭眼这一件事。D.蒲松龄在《促织》里选择鸡而不是猪、鸭等,是因为家畜和昆虫关系不甚密切,而家禽中鸡对其伤害最大。4.本文多处使用类比论证,请选择一处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5.《红楼梦》对于妙玉着笔墨很少,刘姥姥吃过的茶杯她叫人掷去,却将自己用的绿玉斗斟茶给宝玉;宝玉做寿,众姊妹闹得欢天喜地,她一人枯坐参禅,却暗地给宝玉递一张粉红笺的贺帖。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作者如此选择的妙处。(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小题。狂人日记(节选)(俄)果戈里十一月十三日我们来瞧瞧这些信吧:信是写得流畅可读的。然而笔迹总有点狗腔狗调。我们念下去吧:亲爱的菲杰尔!我总看不惯你这个小市民式的名字。难道就不能给你起一个好一些的么?菲杰尔啦,罗莎啦——多么俗气,然而这一切都不用提啦。我很高兴我们决定今后常常通信。难道我的生活过得还不满足么?我的小姐,爸爸管她叫莎菲的,喜欢得我要命。爸爸也常常跑来亲昵我。我喝加奶油的茶和咖啡。啊,ma chère (按:法语,亲爱的),我必须告诉你,我对于波尔康在厨房里抱着大嚼的早已啃光了肉的大骨头一点也不感觉兴趣。只有野禽的骨头才有味道,并且还须在没有把骨髓吸干的时候。把几种汁子混在一起,是很好吃的,但不要有白花菜和蔬菜,可是,我不知道再有比掷给狗吃面包搓成的小圆球更坏的习惯了。坐在桌上的一位先生,手里什么脏东西都经过了,他就用这双手搓面包,把你叫到跟前,把小圆球塞到你的牙齿缝里。却之不恭,你就只能吃下去:厌恶,可是总得吃……鬼知道这算是什么玩意儿,这些废话!仿佛没有更好的题目可以写似的。我们翻过另外一页来读吧。不知道是否可以读—些更有价值的。我乐意把我们家里发生的一切的事报告给你听。我已经跟你谈起过一点这位主要的先生,就是莎菲管他叫爸爸的。这是一个古怪的人。老是沉默着。话说得非常少。可是一星期之前,他不断地自言自语,得到,还是得不到?有一次,他向我发问,你怎么想呀,美琪?得到,还是得不到?我简直一点也弄不懂,嗅嗅他的靴子,就走掉了。后来,ma chère,过了一星期,爸爸得意洋洋地回来了。整整一早晨,全是些穿制服的先生们来拜会他,向他道贺些什么。在饭桌上,爸爸那副高兴的劲儿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讲了许多笑话,饭后把我搂在他颈脖上,说道,“瞧呀美琪,这是什么?”我看见一根带子。我嗅了嗅它,可是一点香味也闻不出来,临了,偷偷地,我舐了一下:有点咸味儿。哼!我觉得这条小狗未免太那个……简直该打!啊!他原来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这一点必须牢记在心里。再见!ma chère,我要走开了,诸如此类等等……明天再来写完这封信……你好!我现在又来跟你笔谈了。今天我的小姐莎菲……啊!好吧,我们来看莎菲是一个怎样的人。哎呀,下流!……没什么,没什么……我们念下去。……我的小姐莎菲心情十分不宁。她准备参加跳舞会去,我巴不得她快点走掉,我好当她不在的时候给她写信。ma chère!我怎么也弄不明白,跳舞有什么开心。莎菲直要到早晨六点钟跳完舞回家,我几乎总可以从她苍白消瘦的脸上看出来,人家在那边没有给可怜的孩子吃过东西。说实在话,这种日子我可是过不来。要是不给我吃鹌鹑汁子或者炖鸡翅膀,那……我不知道我将怎么活下去。把汁子掺和在粥里,也是很好吃的。可是,红萝卜、白萝卜或者朝鲜蓟,就一点也不好吃……完全牛头不对马嘴的文体。一眼就可以看出,不是出于人的手笔。开头很合章法,结束就有点狗腔狗调。哼!并且也没有注明日期。我们翻过一页来看吧,是否还有中听些的:……莎菲坐在桌子旁边,在缝些什么。我望着窗外,因为我喜欢眺望来来往往的过路人。忽然仆人进来了,说道,“泰普洛夫请见!”“请进来,”莎菲喊,一下于跑过来搂住了我。“啊,美琪,美琪,你知道他是谁,一个头发乌黑的漂亮小伙子,一位侍从官,他有一双多么吸引人的眼睛!又黑又亮,象一团火”。莎菲跑到自己房间里去了。过了一分钟,进来了一个长着黑色络腮胡子的年轻侍从官,他走到镜子前面,拢了拢头发,向四下里张望。我叽咕着,在老地方坐下来。莎菲不久也进来了,满面春风地弯腰行礼,来回答他的碰脚礼;而我呢,我装作什么都没有看见,继续望着窗外,不过把脑袋稍微向旁边歪着些,想听清楚他们说些什么。啊,ma chère,我不懂她看上了侍从官点什么。她怎么会被他迷住的!也觉得这中间出了鬼。侍从官这样使她倾倒,是不可思议的。再念下去:我认为,她要是会爱上侍从官,那么、她也应该会爱上坐在爸爸办公室里的那个官。啊,ma chère,你不知道这人长得多么丑。简直象一只装在麻袋里的乌龟……这个官会是谁呢?他的姓怪得很。他老是坐着削鹅毛笔。脑袋瓜上的头发像一把稻草。爸爸常常把他当仆人使唤……我想这卑劣的狗好象是在讲我。我的头发怎么象一把稻草?莎菲看到他就忍不住要笑!你撒谎,可恶的狗!你敢这样血口喷人!莫非我不知道这是出于嫉妒,这是谁在玩手段。这全是科长玩的手段。这人和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他就破坏,破坏,每一步都要破坏我。然而我们再来读一封信吧。也许在这一封信里,真相会弄明白的。亲爱的菲杰尔,好久没有写信给你,乞谅。我们家里发生了大的变动。侍从官每天上我们这儿来。莎菲爱得他要发疯。爸爸心里十分高兴。我甚至听到喜欢自言自语的、搽地板的德利戈里说,不久就要办喜事啦:因为爸爸一定要莎菲嫁给一位将军,或者一位侍从官,或者一位陆军上校。……见他的鬼,我再也念不下去了……老是侍从官和将军。世界上一切最好的东西,都让侍从官或者将军霸占去了。你刚找到一点可怜的值钱的东西,满以为伸手就可以得到,——侍从官或者将军立刻就从你手里把它夺走。真是活见鬼!我也想当一下将军,倒不是为了便于求婚。不!我想当将军,为的是要看看这些人怎样在我面前摇头摆尾地讨好,玩出各种各样的繁文缛礼和双关语,然后我要对父女两个说:我向你们吐唾沫。活见鬼。真气人!我把这只愚蠢的狗的信扯了个粉碎。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这封信中可以见出,主人公长相不佳、地位卑微、经济上也不太宽裕,却一心梦想着要娶部长的女儿而不得,因此而陷入了发狂的境地。B.部长与小狗的两次互动推动了情节发展,表现出部长得到绶带前的紧张和得到绶带后的兴奋,并以此讽刺了当时官僚们对权势地位的看重。C.狗写的信不仅细拟了上流社会侈谈琐事的文字,还夹杂着法国话,影射出上流社会矫揉造作、故作多情、饱食终日、百无聊赖的生活状况。D.狂人的日记看上去满篇昏话,却有着对现实清醒的认知,代表了当时这类觉醒的“人”的世界,并以此来反衬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悲哀。7.关于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和卡夫卡的《变形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两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们无力反抗社会黑暗,人格受侮辱,灵魂被扭曲,陷入无法逃避的悲剧命运。B.《狂人日记》里主人公疯言疯语,用狗腔狗调写尽现实的虚荣;《变形记》主人公虫形人心,以大甲虫的视角看透世间冷漠。C. 两篇文章都善于描写人物痛苦曲折的心理过程,表现出“小人物”在各自不同的社会中孤立无援的地位和绝望愤懑的心境。D.《狂人日记》侧重揭露沙皇专制制度和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度、《变形记》侧重揭露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带来的“异化”现象。8.信中小狗美琪多次表述她对吃食的看法,富有深意,请简要分析。(4分)9.这是一篇日记体小说,以“日记”方式讲述这个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题。材料一:楚庄王筑层台,延石千重,延壤百里,大臣谏者七十二人皆死矣;有诸御己者,违楚百里而耕,谓其耦曰:“吾将入见于王。”其耦曰:“以身乎?吾闻之,说人主者,皆闲暇之人也,然且至而死矣;今子特草茅之人耳。”诸御己曰:“若与子同耕则比力也,至于说人主不与子比智矣。”委其耕而入见庄王。庄王谓之曰:“诸御己来,汝将谏邪?”诸御己曰:“君有义之用,有法之行。且己闻之,土负水者平,木负绳者正,君受谏者圣。君筑层台,延石千重,延壤百里,民之衅咎,血成于通涂,然且未敢谏也,己何敢谏乎?顾臣愚,窃闻昔者虞不用宫之奇而晋并之,陈不用子家羁而楚并之,曹不用僖负羁而宋并之,莱不用子猛而齐并之,吴不用子胥而越并之,秦人不用蹇叔之言而秦国危,此皆不能尊贤用辩士之言,故身死而国亡。”遂趋而出,楚王遽而追之曰:“己子反矣,吾将用子之谏;先日说寡人者其说也不足以动寡人之心又危加诸寡人故皆至而死;今子之说宜也,故吾将用子之谏。”明日令曰:“有能入谏者,吾将与为兄弟。”遂解层台而罢民。(选自《说苑·正谏》)材料二: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贞观十五年,太宗问魏征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征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选自《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先日说寡人者A其说也B不足C以动D寡人E之心F又危G加诸寡人H故皆至而死11.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涂,同“途”,与《齐桓晋文之事》“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的“涂”意思相同。B.趋,快步走,与《六国论》中“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的“趋”意思不同。C.“今子之说宜也”与《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之”用法不同。D.信,指被信任,“戍卒叫,函谷举”的“举”表示被攻占,两者用法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御己不过是一介草民,但是他看到楚庄王修建高及千层,方圆百里的层台,不惜冒着被杀的风险入宫进谏。B.诸御己不直接说自己是否进谏而是先肯定庄王有自己的行事之道,然后从反面举例证明了君王纳谏的重要性。C.唐太宗分析了各种臣子不愿进谏不敢进谏的心理动机后,许诺“开怀抱,纳诤谏”,以此鼓励臣子极言进谏。D.太宗怀念魏征,认为他直言进谏,像明亮的镜子一样让人看清自己的美丑,于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勉励他们。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与子同耕则比力也,至于说人主不与子比智矣。(2)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14.楚庄王和唐太宗对臣子进谏的态度有何不同?给你怎样的启示?(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6题。南楚怀古①刘长卿南国久芜没,我来空郁陶。君看章华宫②,处处生蓬蒿。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精魂托古木,宝剑捐江皋。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独余湘水上,千载闻《离骚》。注:①本诗作于诗人遭诬被贬赴任途中。②章华宫:楚灵王修建的离宫,以宏伟富丽著称,楚灵王日宴夜息于此,管弦之声昼夜不绝。后毁于兵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蓬蒿”是平凡微贱的野草,“蓬”字能引起干枯、凌乱的联想感受。B.全诗顺着诗人的行踪展开,思绪和情感随着作者的视线不断发生变化。C.最后两句用“独余”和“千载”突出了屈原作品及其精神的不朽价值。D.此诗气象雄阔,笔力清遒,风格近似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16.诗歌一开篇的“郁陶”情感贯穿全文,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老师说,“学成语要结合文言文来学”“成语是文言文的活化石”。于是,我们看到成语“源远流长”时,很快想到了魏征提到的“ , ”。(2)《红楼梦》中的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 , ”两句。(3)玉,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象,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很多古诗词或直接描写玉和玉器,或以玉来形容事物,表情达意,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4月27日下午,受强对流云团影响,广州市局地出现直径大于5厘米的大冰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冰雹?一句话总结:A 。①从云图和雷达上显示,②本次强对流过程中广东出现了多个“超级单体风暴”。③所谓“超级单体风暴”,④本质上是一种强烈的旋转上升气流,⑤通常伴有强风、局地暴雨、冰雹,甚至龙卷风等等,⑥具有非常大的破坏力,⑦可以堪称世界上最危险的天气现象。( )把普通的积雨云比作一个小孩,这个超级单体风暴,( )像是 “绿巨人”。“超级单体风暴”相比普通的雷暴单体,内部有着更强的上升运动,上升速度在 10 米/秒甚至 15 米/秒以上,这样的上升气流,可以托举住 15~20 毫米的冰雹胚胎。我们知道冰雹是水滴在积雨云中形成的。积雨云中的上升气流将云层下部的水滴带到云的中上层。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水滴就会开始冻结,变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就是冰雹的胚胎。随着气流进行升降运动,越来越多的冷水滴会不断地遇到冰雹胚胎,( )冻结在冰雹胚胎外面,使得冰雹的尺寸不断地增大。形成大冰雹的过程,其实类似于“滚元宵”这一制作过程,B 。对应冰雹,就是冰雹的胚胎(小冰晶)在积雨云中不断上下来回,与云中的过冷水滴不断碰撞,进而变大。当积雨云中的上升气流越强,可以托举的冰雹个头就越大,使得冰雹可以增长得越大。直到冰雹足够大,上升气流托不住,就会落到地面。而下落过程中,C ,进而形成个头如鸡蛋大小的冰雹。18.请在文中A处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30个字。(4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分)21.文中使用了“滚元宵”的比喻,请在B处横线上补写一段文字,使之更完整。 (4分)22.最后一段介绍了下落过程中冰雹是怎样变大的,以下是其中的几个要素,请将其进行排序、整理成一段事理清晰的表述填入C处横线上,可以添加一些必要的词语进行连缀。(4分)①冰雹表面有些融化 ②大于 0℃的空中 ③冰雹间可能产生粘连合并 ④低空往往有乱流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们将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与卡夫卡的《变形记》进行比较,以便得到更清晰的定位和认知。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进行这样的比较,但有时反而让我们迷失。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五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B(原文中的表述是“……可以是一种新鲜的形式,如果选择和安排给了它一个新的形式,新的生命。”)2.A(对文章主旨没什么帮助的字句,应该被裁剪。)3.D(第三段观点是:文章要有选择,必有排弃、有割爱。A.生辰纲要送到的豪贵场合虽与事件有关,但与梁山泊好汉关系不大,因而需要舍弃。与第三段的观点相符。B.说的是戏剧《哈姆莱特》围绕主题的选材。与第三段的观点相符。C.说的是《儒林外史》围绕人物挑选典型事例,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D.所举例子说明作者会精心挑选描写对象,与第三段观点中的剪裁材料无关。故选D。)4. 示例1:①将文章的写作和战场的兵力部署进行类比,强调了写作中选择和安排的重要性,通过已知推知未知,逻辑严密,使结论更令人信服;将枯燥的理论道理讲得形象生动,便于理解。示例2:将文章的布局类比兵家的“常山蛇阵”。说明了文章布局需要像一个有机体一样,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整体,以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活力。通过已知推知未知,逻辑严密,使结论更令人信服;将枯燥的理论道理讲得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指出一处类比论证1分,分析观点1分,结合文本分析论证效果2分。)5.①小说要选择可成为独立自足世界的片段,撇开在所写方面无太大关系的事物。作者描述的妙玉行为与《红楼梦》中的主题——情与空、世俗与超脱等,有着深刻的关联,能够为小说主旨服务。②次要人物故事要能烘托主角的性格、理清故事的线索。妙玉的个性和小说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相互映衬,三者作者都以玉字来命名,他们均有高洁的品性。妙玉暗地里递给宝玉的粉红笺贺帖,透露出她内心对宝玉的深情和牵挂,与小说前后情节相关。③选择某一个细节必须有它的典型性。《红楼梦》中描写妙玉的事件十分典型,体现妙玉是一个既冷僻又不忘情的人物。她对刘姥姥用过的茶杯的丢弃,显示了她的洁癖和对世俗的不屑,而将自己用的绿玉斗斟茶给宝玉,则体现了她对宝玉的特别情感。(答出一点2分,答出3点满分6分。解说言之成理即可。)6.C(A.并不是因为要娶部长的女儿而发狂;B.没有推动情节发展;D.狂人本身也是被压榨,想升官发财的小官吏,不代表“觉醒”的人。)7.C(《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没有清醒的自我认知,一直幻想着自己能够升官发财,并没有表现出绝望的情绪。)8.①小狗对饮食很挑剔。希望过上奢侈享乐的生活。②小狗厌恶吃别人喂过来的食物,但却不得不吃。为了过上享乐的生活,不惜放弃自我,唯命是从。(概括小狗对吃食的看法各1分,分析深意各1分。主要集中在第4段。命题时如换做“指出”更好。)9.①日记是私人感想的记录,有助于表达主人公在正常的话语世界中无法表达的内心的想法和意识,有助于深入开掘主人公隐秘的内心世界。②第一人称叙事,能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心理状态,感受他对得到尊重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③日记用跳跃的方式写一些彼此不大联系的生活断面,不追求情节的连贯性,最适于表现狂人那种变幻、不连贯的心理特点。(分别从“日记”这一形式的三个特征入手分析:第一人称、非连续性、私密性,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因篇幅有限,节选时只能选择其中一篇,可能对学生回答第3点有较大影响。)10.AFH11.C(两者用法相同,都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12.C(是魏征帮太宗分析各类臣子不愿进谏不敢进谏的心理动机。)13.(1)如果我和你一起耕作,那么我们的力气是差不多的;至于游说君王,那咱们的才智就不是同等的了。(比,同等的,一样的;说,游说,劝说;各1分,大意正确2分)(2)我常想,人臣要劝谏,动不动就害怕有死亡的灾难,这和那种赴鼎镬被烹杀、冒刀剑被斩杀又有什么两样?(每,每每,常常;辄,就;各1分。大意正确2分)14.①楚庄王的态度要求进谏之人要讲究方式,照顾自己的面子;②而唐太宗则是照顾进谏之人的心理感受,鼓励支持臣子进谏。③楚庄王与唐太宗对进谏的态度前者是被动接纳,后者是主动求谏。④这启示我们:要主动积极接纳他人对自己的建议,同时要考虑给自己提建议之人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积极大胆提建议和意见,不能像楚庄王那样要面子,拒绝他人建议;在给别人提建议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分别指出楚庄王和唐太宗的态度各1分,找到不同点1分,启示2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庄王修筑高高的层台,石头墙体层叠得有千层之高,土夯的墙体有一百多里,大臣中有七十二位因为劝谏此事而被杀头。有一个叫诸御己的人,在离楚国首都有一百多里的地方耕田,对和他一起耦耕的人说:“我要入朝去见庄王。”耦耕的人说:“就凭你自己去吗?我听说,去游说人主的人,都是有闲暇的官员啊!可是他们去了就被杀头了。今天你只不过是像草和茅一样卑贱的人罢了。”诸御己说:“如果你和我一起耕作,那么咱们的力量是差不多的;至于说去游说君王,那我和你的才智就不一样了。”说完放下农具停止耕作就入朝去见庄王了。庄王见了诸御己,就对他说:“诸御己你是来进谏的吗?”诸御己说:“君王是有道的,您的行动是正确的。况且我听说,土有水了就会平坦,木头有了绳子才会直,君王接受劝谏才能成为圣君。您修筑层台,石头墙体层叠得有千层之高,土夯的墙体有一百多里,老百姓犯罪被杀的人,鲜血染红了道路,然而却没有人敢进谏,我诸御己怎么敢进谏呢?不过,恕我愚钝,我私下里听说,昔年虞国国君不听宫之奇的话而被晋国吞并,陈国不听臣子家羁的话而被楚国吞并了,曹君不听僖负羁的话而遭宋国吞并,莱国不能重用子猛而被齐国吞并,吴国不用子胥而被越国吞并,秦国不用蹇叔之言而差一点亡国,这都是因为不能尊重贤士选用贤士得言论,因此导致身死而国亡。”说罢就小步快速退出。庄王赶紧起身追上来说:“诸御己,你回来吧!我要用你的进谏之言。早前那些想来说服寡人的人,他们的那些理由,不足以打动寡人的心,又把危险的原由加在寡人的头上,所以来了就被杀死了。今天你所说的,很合宜。所以我要用你的谏言。”第二天,就下命令说:有人敢于来进谏的,我与他结拜为兄弟。于是庄王就解除了层台的修筑,停止了民众的苦役。材料二: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当无事静坐,就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诚的人匡救劝谏,好让我的视听能和外边相通,使下面没有积怨。此外近来见到来奏事的人,常显得心怀恐惧,连讲话也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情况尚且如此,何况要折面谏诤,必然害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时,纵然不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见怪。假如立刻发怒斥责,恐怕人人心怀恐惧,岂敢再说话!”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魏征:“近来朝臣都不议论政事,这是为什么?”魏征回答说:“陛下虚心纳谏,本来应当有话说。然而古人说过:‘不被信任的人劝谏,会被认为是毁谤自己;已被信任而不劝谏,就叫做尸禄。’但是人的才能气度,各有不同:胆小怕事的人,心存忠直而不能进谏;被疏远的人,怕不信任而无法进谏;贪恋禄位的人,怕不利于自身而不敢进谏。所以大家沉默不言,应付着混日子。”太宗说:“这些现象确实像你所说。我常想,人臣要劝谏,动不动就害怕有死亡之祸,这和赴鼎镬被烹杀、冒刀剑被斩杀又有什么两样?因此忠贞的臣子,并非不想竭尽忠诚,竭尽忠诚实在太难了。夏禹听了好的意见要拜谢的原因,难道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如今敞开胸怀,接受谏诤,你们无须因为害怕而不敢把想说的话全说出口。”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我常想念魏征遇到问题时随事谏诤匡正,多次切中我的过失,这好像用明镜来照形体,美与丑都会显现出来。”因而举起杯子给房玄龄等几位敬酒,勉励他们也应这样做。15.D(本诗“气象雄阔,笔力清遒”错)16. ①章华宫古时繁华,而今衰落的历史兴亡之叹。②山陵深谷永恒,古木江河仍在,大自然无情而豪贤之士已随时间湮灭的感伤。③泛舟湖上,秋天的傍晚,暮云寥落的景象引发了诗人孤单寂寞的愁情。④斯人已逝,诗人怀古伤己,以屈原自况,表达自己遭诬被贬谪的郁闷。(原因1分,感情1分。任意三点得6分)17.(1)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2)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3)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18.充足的水汽和足够强的上升气流能托住冰雹使其不断增大(水汽、上升气流两个必要条件各1分,“充足的”、“足够强的”强调大的原因的修饰语1分,过程表述清晰准确1分。)①从云图和雷达上看/云图和雷达显示⑦可以称得上/堪称20.如果……就;并21.把元宵馅料蘸上水,在糯米粉中不断翻滚。(三个要点各1分:馅料、水、不断翻滚;语言表达连贯准确1分)22.在大于 0℃ 的空中,冰雹表面有些融化,低空往往因为有乱流,又会导致冰雹间可能产生粘连合并。(两对因果关系表述准确、顺序合理4分;两对因果关系表述准确,顺序不合理3分;两对因果关系合并表述、顺序合理2分;只有一对因果关系表述准确且顺序合理准确2分;只有一对因果关系表述准确但顺序不合理1分;两对因果关系均表述混乱且顺序不合理0分。)23.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依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 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三)缺题目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