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数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筹备“传承中华美德”主题活动,请你参与。【探究“信”的内涵】1.第一组同学撰写了下面发言稿,请帮忙完善。(4分)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短短几字,道出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其蕴含的智慧隽永深邃。孟子亦言:“诚者,天之道也;思减者,人之道也。”寥寥数语,将减信的真谛与天地大道相联结,指明诚信乃立身之本,意味悠长。这些穿越千年的智慧箴言,如璀璨星辰,始终高悬于历史的苍qiog(),提醒我们将诚信二字深深镌刻进灵魂。人生漫漫征途,诚信不可或缺。愿减信之石,cù()立在岁月的每一个角落,高大坚固,永不减损。(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2)语段中两处拼音分别对应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2.有同学围绕“诚信”写了一副对联,其中字词拿不准,请帮他选择。(只填序号)(2分)上联:诚信善良,勿忘松作范下联:拼搏刻苦,治学当以竹为①立品②成功③镜④师【探寻“和”的深意】3.第二组同学搜集了下面材料,请根据要求梳理。(5分)中国文化崇尚“和”,小到修身养性、齐家交友,大到治国理政、邦交抚远,诸如此茶类,都离不开“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还被认为是更被尊奉为“和”是和瞌,人与人之间应以礼相待,友好相处:面对不同,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1)在第一段横线上填入合适的短语,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3分)】(电)5①修德养性的关键②国家共处的原则③社会交往的准绳(2)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再写一个句子,从不同角度阐释“和”的深意。(2分)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辨析“礼”的意蕴】4.第三组对“礼”字的演变进行溯源,请你完善解说词。(3分)解说词:同学们,看右图字形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五+示◆市◆示感宋偏劳偏旁为“礻”的汉字多和①有关。偏旁为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示字“示”的甲骨文像摆着贡品的祭桌。“衤”的汉字多和②有关。由此可以推测,寸++衣+衣“礼”的造字本义是③偏旁0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衣字男5.第四组同学在古诗文中辨析“礼”的意蕴,请你补充诗句。(8分)“礼”是优雅的风度,如《诗经·关雎》中君子以器乐取悦淑女,“①②”“③,④”;“礼”是含蓄的表达,如《诗经·子衿》中女子借对方服饰表达思念之情,“⑤,悠悠我心。纵我不往,⑥?”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垂钓表达求仕之意,“坐观垂钓者,⑦”。“礼”能营造安宁的环境,静之美就在“曲径通幽处,⑧”(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之中。泱泱中华,礼仪之美永不褪色!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16分)过年的断想梁晓声①我曾问儿子:“是不是经常盼着自己快快长大?”②他摇头断然地回答:“不!”③我也曾郑重地问过其他的小朋友们同样的话,他们都摇头断然地回答并不盼着自己快快长大,说长大了多没意思哇。现在才是小学生,每天上学就够累了。长大了每天上班岂不更累了?连过年过节都会变成一件累事儿。多没劲啊!瞧你们大人,年节前忙忙碌碌的。年节还没过完往往就开始抱怨一仿佛是为别人忙碌为别人过的…④是的,生活在无忧无虑环境之中的孩子是不会盼着自己快快长大的。他们本能地推迟对任何一种责任感的承担。而一个穷人家庭里的孩子,却会像盼着穿上一件新衣服似的,盼着自己早一天长大。他们或她们,本能地企望能早一天为家庭承担起某种责任。⑤我从童年起,就是一个早当家的穷人的孩子⑥由于家里穷,我小时候顶不愿过年过节。因为年节一定要过,总得有过年过节的一份儿钱。不管多少,不比平时的月份多点儿钱,那年那节可怎么个过法呢?但远在万里之外的四川工作的父亲,每个月寄回家里的钱,仅够维持最贫寒的生活。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体恤父亲。他是一名建筑工人。他这位父亲活得太累太累,一个人挣钱,要养活包括他自己在内一大家子七口人。他何尝不愿每年都让我们一他的子女,过年过节时都穿上新衣裳,吃上年节的饭菜呢?我们的身体年年长,他的工资却并不年年涨。他总不能将自己的肉割下来,血灌起来,逢年过节寄回家呵。如果他是可以那样的,我想他一定会那样。而实际上,我们也等于是靠他的血汗哺养着…⑦穷孩子们的母亲,逢年过节时是尤其令人怜悯的。这时候,人与鸟兽相比,便显出了人的无奈。鸟兽的生活是无年节之分的,故它们的母亲也就无须在某些日子将来临时,惶惶不安地日夜想着自己格外应尽什么义务似的。八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共22分)1.(共4分)(1)(2分)juànliao(2)(2分)穹矗2.(2分)①④3.(共5分)(1)(3分)①③②(2)(2分)示例1:“和”是和平,国与国之间应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示例2:“和”是和谐,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也可给分)4.(3分)①祭祀、祈福②衣物、服饰③祭祀神灵以祈求庇佑。(意思对即可)5.(共8分。每空1分,见错不给分)①窈窕淑女②琴瑟友之③窈窕淑女④钟鼓乐之⑤青青子衿⑥子宁不嗣音⑦徒有羡鱼情⑧禅房花木深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16分)6.(4分)①童年时顶不愿意过年(讨厌过年),因为贫穷导致年节成为经济负担:②成年后,不太把年当年,把节当节了,因为生活改善后淡化形式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7.(4分)(1)“冻透”“冻僵”“冻哭”三处细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寒冷,“我”卖箱子的艰难,表现了“我”想靠卖箱子缓解过年经济窘迫却无能为力的无助与伤心。(2)母亲反复回答“够”,因为母亲不敢背负过多债务,怕无法偿还:贫穷迫使她低头借钱,但强烈的自尊心让她不愿显露更多窘迫,“够”字体现了她的自尊与坚强:因为邻居们也都是穷人家,母亲不愿给邻居带来困窘,“够”字体现了她的善良。(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8.(4分)①文章开头叙述“我”与儿子及其他小朋友的对话,表现生活在无忧无虑环境中的孩子对“成长”的态度:不盼着自己快快长大,他们本能地推迟对任何一种责任的承担:②将他们与穷人家的孩子对“成长”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穷人家的孩子“盼着自己早一天长大”的态度:③为下文作者作为穷人家庭的孩子早当家的经历做铺垫;④以对话形式开篇,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9.(4分)示例:从文章中我读到了尊严和责任。作者童年时期,家庭经济贫困,母亲为让家人过好年,不得不向穷邻居借钱,当邻居善良地问“够不够”时,母亲以“够”为善意的谎言回应,极力维护她面对同情的自尊(2分);作者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在过年时为减轻母亲负担去卖箱子,过早承担家庭责任,成年后作者“不太把年当年”,但又“为儿女准备年节”,延续了责任,经济的贫困并没有压垮我们,反而让我们在困境中收获亲情,彰显尊严,传递责任(2分)。(能扣住两个方面,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语言完整,意思对即可)(二)(12分)10.(3分)C(A选项,诚少观看时间,深度思维能力也不会“立刻恢复正常”,表述过于绝对:B选项,文本强调短视频碎片化信息不能让青少年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无法帮助他们真正掌握大量知识:D选项,文本未对短视频娱乐化和碎片化信息对青少年深度思维破坏程度进行比较。C选项与文本内容相符,文本一提到过度沉迷短视频会影响社交,文本二强调其对思维的破坏。)11.(4分)①干扰大脑与注意力:高强度视听刺激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影响注意力、耐心降低、注意力不集中;②阻碍知识与思维发展:内容碎片化,让人被动接受,难以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③限制思维发展:算法推荐形成“信息茧房”,使青少年接触信息单一,思维固化,缺乏批判性和创新思维;④影响情绪与社交,间接阻碍思维:沉迷短视频减少真实互动,影响情绪调节和社交技能发展。(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12.(5分)能。文本一指出短视频多为碎片化信息,青少年长期接触这类信息会习惯被动接受,逐渐懒得主动思考(2分)。此物理知识短视频时长仅15秒,只展示物体滑动现象,不解释背后物理原理,内容呈现碎片化(1分)。观众看完后仅对画面有印象,对知识一知半解且不想深究,反映出他们在面对碎片化信息时,缺乏主动探索和深入思考的动力,这与文本一观点相符(2分)。三、古诗文阅读(15分)(一)(11分)13.(3分)(1)同“举”,推举(2)职分,职守(3)教育、教化14.(2分)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画对一处给1分)15.(2分)所以每个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16.(4分)甲文描绘了“以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图景,展现了儒家构建人尽其能、物尽所用的仁爱社会的理想追求:乙文借孔子与子路论“强”,阐释君子的强大是中和、独立、坚持操守,表现了儒家以道德完善来推动社会进步的理想追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扫描件_八年级语文试卷.pdf 襄城八年级语文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