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学科期末测试卷(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0分)、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0分)宁波,是个qimiào()之地,让人情不自禁【jTn jin】沉醉其间。春光明媚,m6gu()探出脑袋,燕子jùlǒng()而来,mi feng()忙着采集花粉;炎炎夏日,liútng()着明亮的雨;秋风习习,“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寒冬腊月,其他地方北风强劲【jin jing】,这里却是“天气好”。宁波,越住越有味道,是每一个宁波人的jiāoao()。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6分)2.用“\”画去“【】”内的错误读音。(2分)3.下列加点词语与文中“宁波,越住越有味道”的“味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过桥米线的味道真是好极了。B.月湖公园里的老人们经常唱甬剧,那唱腔别有一番味道。C.傣族的菠萝饭,有一种香甜的味道。二、选择题。(6分)邦1.下列加点字词有误的一项是9A.兔走触株(跑)B.小溪泛尽却山行(再,又)C.因释其耒而守株(释放,解放)D.迟日江山丽(春日)0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您可别忘了,”裁缝提醒他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B.他们的橱窗里都是方帽子。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好C.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D.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B.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C.《肥皂泡》的作者冰心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D.“雅人四好”是吹拉弹唱,“中医四诊”是望闻问切。三,读词语,完成练习。(8分)①()()蛇影②没精()(③相提()()④杞()忧(⑤掩()盗(⑥津津()()1.补全词语。读画“”的词语,照样子写一写:。(写出一个即可)(7分)2024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学2.自从上次吃坏肚子后,小波每次看到稍有浑浊的饮品,一口也不敢喝,简直是(填序号)(1分)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1.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照样子,写一写拟人句)(2分)2.“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注意加,点部分,服样子补充句子)(2分)叶公听到声音,看见一条真龙正瞪着自己。叶公:“怪物哇!n3.请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共有3处语病)(3分)《伊索寓言》是有趣的一本寓言故事书,我经长看得入迷。漫步其中,我们会看到吃不到葡萄反而说葡萄酸的孤狸,还会遇到咬死救命恩人的蛇…真是非常精彩极了。4.请你替学校大队部写一个通知,请三年级全体同学于6月27日上午9点准时到报告厅参加寓言故事大会,并带上自己的笔记本。(通知时间:6月26日)(3分)五、我能根据所学完成填空。(6分)》⊙诗中有画。苏轼用“竹外桃花三两枝,”勾勒出竹桃相映、春水荡漾的江南春景;白居易用“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出春日的绚丽色彩;韦应物用“春潮带雨晚来急,”展现出春天傍晚的闲淡宁静之景。⊙诗中含情。王安石用“千门万户瞳瞳日,”表现人们对新年的期盼;杜牧用“清明时节雨纷纷,”道尽对逝者的哀伤;王维用“,每逢佳节倍思亲”诉说对亲人的思念。第二部分阅读鉴赏(30分)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0分)(一)剃头大师(节选)(14分)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嗬!”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哎呀!”我叫起来,“坏了!”文学科期末测试卷(HS)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