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南通市高二学年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竞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元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摘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材料二:1963年5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了ー段话,即今天人们所熟知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文。该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和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抓住了哲学思想的主要矛盾。纵观世界哲学史,各种思想体系纷繁复杂但归根结底不外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其中,“天上掉下来的”,代表客观唯心主义,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说;“头脑里固有的”,则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如陆九渊“吾心即是宇宙”的心学观。否定了这两种认识论的根源后,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就凸显出来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接着分析矛盾,在深入剖析矛盾的过程中,层层揭示了六大新矛盾。新矛盾一:正确思想转化成物质力量,即思想和物质的矛盾。新矛盾二: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就拥有了思想,即量变与质变的矛盾。新矛盾三:将思想运用于社会实践,由精神到物质,由思想到存在,实践成功证明思想正确,失败则证明思想错误,即正确与错误的矛盾。新矛盾四:社会斗争中先进势力的暂时失败,根源并非思想错误,而是斗争力量对比的悬殊,即斗争力量强弱的矛盾。新矛盾五: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能够验证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思想是否正确,即无产阶级是否拥有正确思想的矛盾。新矛盾六: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即一次与多次的矛盾。这六个新矛盾并非国绕文章论点呈“众星拱月”式分布,而是具有从属性、连锁性、系统性的特征。这种紧扣本质联系的矛盾分析,使文章自然推导出结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毛泽东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他在1937年8月写成的《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因此,今天我们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文时,也要善于从思维的根本法则出发,理解伟人在洞察人类根本问题时的超人智慧。如果仅仅满足于将只有一个段落的文章划分层次,明晰层次间的关系,就极有可能使我们的思维停留在表层,无法认识到伟人如此思考的深层原因。当然,并非所有的文章学习都需要知人论世。有时正如钱锺书所言:“假如你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不过,在学习课文时,有现成资源可利用且应该利用时,我们为什么要放弃呢 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待这样的文章,总是要深入其里的。(摘编自孙绍振《实践真理论及其活的灵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思想到底是否正确,又要回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是因为它能让人的思想从不正确走向正确,并更好地指导实践。毛泽东否定了客观、主观唯心主义两种认识论的根源,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引用钱锺书的话,强调文章的学习重在学习文章本身,无需了解作者。但并非所有文章的学习都是这样的。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此时的认识不能说正确,也不能说不正确。明代的王阳明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这应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要深刻理解伟人的作品,需要了解伟人生平思想,这是知人论世的表现。曹丕认为文章是治国的大业,也是永存的伟业,但不被材料二的作者认可。请对材料二中“新矛盾一”和“新矛盾二"之间的“从属性、连锁性”作简要说明。(3分)材料一中说“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与前文“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似乎矛盾,对此应如何理解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材料二作者根据材料一内容揭示出种种矛盾,请据此分析黄庭坚的《登快阁》表现出哪些矛盾。(6分)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银匠南子这天,巴音布鲁克镇高山牧场下起了细雨。小银匠宗嘎日布放下小尖锤,①看着账外的秋雨,轻轻地叹了ロ气。昨天,他再一次向父亲苏郎格西提出,想将这间银匠作坊改建成民宿,而自己准备组建一个马队,为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游客服务。苏郎格西自然知道儿子的心思,在这个不大的高山牧场,银匠是个没落行当,儿子一定厌倦了这充满焊药味与煤油味的制银生活。苏郎格西是一位有名的老银匠,50多年来一直坚持纯手工打造。在打银器这件事情中,他似乎偷享着一股秘密的乐趣。因为这乐趣别人找不着,也不懂怎么去找,这让他的工作透出一种永无止境的未完成感,无论是世俗的,还是精神的;是今生今世的,还是为来世做准备的,像是永远都不会结束。在日常生活里,宗嘎日布最不能忽略的,就是父亲的手。②父亲的手,指头短,指甲是扁方形手掌有硬茧,且关节粗大。但就是这样的一双手,牢靠,自信,操作时有一种机器般的准确。在他眼里,父亲的手艺过于耀眼,也过于神圣,但并不是他所向往的。巴音布鲁克在蒙古语中意为“丰富的泉水”,③那里有一望无垠的草原、蜿蜒流淌的九曲十八弯、飞鸟云集的天鹅家园·····远远望去,雪山线条清晰,风韵有加。近些年,来巴音布鲁克草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每到冰雪消融、草芽萌绿时,镇上的街面会停满南来北往的车辆。待草长高、风变软,沿街的每间餐厅及旅店都是满客。小镇的接待能力此时会有些力不从心,有好几次,凌晨一两点,还有游客沿街找过来,敲开作坊说要投宿。每每此时,宗嘎日布总是心生懊恼。宗嘎日布父子俩,已成为巴音布鲁克镇高山牧场上最后的银匠。一些游客菜名来到这个银匠作坊,看到玻璃展柜里精美的银饰,不禁发出“喷喷”的赞美,之后,却又不得不离去-这些手工打制的银饰品价格太昂贵了。宗嘎日布看着游客远去的背影,心里蒙上一层无法说清的情绪。在旅游资源不断开发、现代流水线制作的银饰越来越流行的当下,牧场已失去了对传统手艺的呵护能力,这让他再次陷入迷茫,不知道是放弃,还是坚守。两种选择像一张网,在内心交织着,时常折磨着他。并且,令他感到失落的,是那股流动着的、携带了传统手艺的热血在慢慢冷却。可父亲对这一切似乎视而不见。这天中午,宗嘎日布在店铺里磨刀具。秋天的阳光从窗户缝斜射下来,不规则的光影与地上的水渍混在一起,十分像一匹马的形状。就在这时,一件很离奇的事情发生了,宗嘎日布听见门外响起一阵细碎却异常悦耳的马蹄声。推门一看,什么也没有,似乎蹄声消失的速度比到来的速度更迅捷。他问正走进账门的父亲:“刚才,有一匹白马跑过去了,你看见它了吗 ”苏郎格西看着儿子冒着疣光的眼晴摇摇头说:“别胡思乱想了,这地方哪里有什么白马,我从没见过。”然后,继续坐下来打磨银片,四溅的火光中留下一个苍老的背影。宗嘎日布吸了一下鼻子,空气中分明充满了马嚼青草的气味。他摇摇头,总觉得古老、黑暗、永无尽头的狭小街巷内,有一匹鼠毛飞扬的白色骏马,从他身躯之侧闪驰而过。当黄昏来临,牧场暗了下来。宗嘎日布倚在山坡一处毡房下,他久久地打量自己在灯光投射下的薄薄的、脆弱的影子,发现了自己的孤独,还有爱意。山下是夜色中的大城,车灯的明亮河流在宽阔的马路上流淌,而自己的生命在山上流淌。他,是被自己的影子给困住了。外面火热如旋涡般的生活,像洪流一样裏挟着人们滚滚向前。特别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高山牧场。宗嘎日布也希望父亲到山下生活,而苏郎格西,每天只顾埋头做活,将自己静止成一条船,以躲避时代的激流。又一日黄昏,宗嘎日布走在回家的路上,五彩的云霞越来越淡,一眨眼变成了虚无。他经过一片僻静地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匹黑色的老马。它看起来太苍老、太疲惫了。此时它正在荒草地里埋头吃草,吃得很慢,一只蹄子踏在污水里,偶尔向前移动。宗嘎日布走近时,它慢慢转过头,淡漠地看着眼前的人,没有闪避,眼睛里却满含对世间万物的体恤。啊,这里哪会有什么黑马!眼中所见,不过是自己的幻觉,还有胡思乱想罢了。但正是这幻觉,让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跟以前有些不一样了。自那一刻起,宗嘎日布决定下山。第二天,银匠作坊里,苏郎格西依旧躬身在一张放有各种工具的木桌前。他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带着中了邪似的专注。在父亲的手中、眼中,每件银器都有它自己的个性、姿态,却逃不出他对它们的驯化,逃不出它们与他之间宿命的相属。看着父亲的两个嘴角时不时翘起来,宗嘎日布的心情很复杂。人,或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多数,一类是极少数,而父亲就属于那种极少数的群落。自己平时那么爱看父亲干活儿,原本以为只是爱看他把活儿干得漂亮,到这时才明白,其实,自己是想分享他那种神秘的快乐,忠贞的快乐。宗嘎日布看着父亲劳作的身影,许久之后,他拿起准备好的行李,离开了作坊。走出很远,④银匠作坊里的叮当声仿佛才平静下来。(有删改)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处宗嘎日布“轻轻地叹了口气",表明秋雨影响着作坊的生意,并且自己明知从事的是没落的行当却无力改变现状。②处苏郎格西的手缺乏艺术气质,小说用白描手法描摹这双手,凸显老银匠从事制银工艺时间之长及银匠活的艰辛。③处巴音布鲁克镇高山牧场的美丽风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这是老银匠选择坚守而小银匠最终决定下山的原因。④处“叮当声"富有意蕴,传递着苏郎格西在山上制作银器的执着和快乐,也传递着宗嘎日布走下山时的兴奋和喜悦。关于文本中的白色骏马和黑色老马,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白色骏马是宗嘎日布在店铺里磨刀具时产生的幻觉,这幻觉蕴含着小银匠想走出去追寻自己向往新生活的愿望。黑色老马像一位伫立在黄昏中、看透了人世沧桑的老人,这匹马让小银匠看到了父亲的现状和自己未来的命运。活力四射的白马和老迈疲惫的黑马的对比,其实就是两代人、两种生活的对比,小说借此批评小银匠不安于现状。小说把宗嘎日布对马的幻觉和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能够激发读者在虚实之间建立联系,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本文中的宗嘎日布和《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身上,都呈现出“生活与心灵的激烈矛盾”,请结合内容分别说明。(4分)作家南子在谈及创作时说:“好的文章一定要懂得痛,一定要发现爱。”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 ”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晏子闻之,曰:“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誉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今未见嬰之行而非其顺也。婴闻之,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辱;穷陈、蔡,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出之基只呸知其国也始竟望使而贵之今吾望傅而疑之。”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今丘失言于夫子,讥之,是吾师也。”国宰我而谢焉。(节选自《晏子春秋·外篇下》)材料二:鲁哀公曰:“敢问何如斯可谓君子矣 ”孔子对曰:“所谓君子者,言忠信而心不德,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故犹然如将可及者,君子也。”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贤人矣 ”孔子对曰:“所谓贤人者,行中规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如此,则可谓贤人矣。”哀公曰;“善。”(节选自《苟子·哀公》)材料三: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当一年二年之时,未知孔子圣也,三年之后,然乃知之。以子贡知孔子,三年乃定。世儒无子贡之才,其见圣人,不从之学。任仓卒之视,无三年之接,自谓知圣,误矣。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颜渊独知孔子圣也。(节选自王充《论衡·讲瑞》)【注】①傅,这里指儒生。②宰我,字予,孔子的弟子。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出之A其口B不知C其困也D始吾望傅回而贵之今G吾望傅H而疑之。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见,表被动,与《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的“见”用法相同。穷,困窘,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的“穷”词义相同。因,通过,与《促织》中“因出已虫,纳比笼中”的“因”用法不同。病,担忧,与《种树郭橐驼传》中“故病且怠”的“病"词义不同。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孔子觉得晏子品行不端才能顺利地侍奉三位国君,所以到齐国后只拜见了齐景公,而没有去见晏子。晏子以渔夫认为斧头无用和猎户认为渔网无用为喻,认为孔子是因为不理解他的行为而加以批评。孔子认为,行为合乎法度、言论可作为天下法则,并且能够富有天下、施惠万民,是判定贤人的标准。王充借子贡三年后才真正了解孔子,批评当时儒生不跟随圣人深人学习就自以为了解圣人的现象。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所谓君子者,言忠信而心不德,仁义在身而色不伐。任仓卒之视,无三年之接,自谓知圣,误矣。材料三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哪些内容能体现孔子是圣人 请简要概括。(3分)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春日宴林亭陈襄把酒春亭览众芳,水精帘箔逗山光。孤松冷落千年操,野槿纷华一日香。绿圃烟深迷蛱蝶,曲池波暖睡鸳鸯。文园①莫惜鹬裘费,买取宜城作醉乡。【注】①文园,指司马相如,他曾任文园令。②鹊裘:鹇鹛裘,指珍贵的衣物。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首句点题,写春亭宴饮,百花争艳,点明宴饮的场景,展现了春日宴会的欢愉氛围。“逗”字运用拟人,赋予光影灵动之美;亭台帘幕与山光相映成趣,凸显环境雅致。颔联以“孤松冷落"与“野槿纷华”对比,暗含诗人对自身孤寂遭际的无奈之情颈联描绘了一幅绿圃蝶飞、暖池眠鸳图,动静相宜,渲染了春日园林的生机与闲适。本诗尾联和李白《将进酒》结尾都写了“典裘换酒”,请分析二者抒发的情感的异同。(6分)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到“鸟倦飞而知还”,《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与其意思相近,都含蓄表达了归隐之意。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 , ”两句,写了自己端坐室内静听大自然的情景,表现出高雅的审美情趣。(3)唐宋诗人喜用叠词写景,极具韵律美,如“ ,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苏式彩画工艺曾辉煌一时,被广泛运用于古典园林建筑。如今,苏式彩画在苏州各大园林A,仅乳鱼亭还残存一处,且受到江南潮湿天气等因素影响,颜料不断脱落,彩画模糊不清。2019年2月,乳鱼亭彩画保护修缮项目启动,汇聚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故宣博物院簧单位的数大色壹宪,进行多学科的“会诊”,花费近两年时间才完成修复。因为缺少历史文献资料,且苏式彩画工艺濒临失传,只能边摸索、边修复。在彩画的修复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数字化采集、建档。彩画的样式、大小,修复所用到的材料,修复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等都被录入数字系统,形成了线上的“数字彩画”。若千年以后,如果需要再对彩画进行保护修缮,工作人员只需要从数据库调取出详细资料,“依样画葫芦"便可。①随着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9座苏州古典园林陆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②苏州建立了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③对古典园林的花窗、砖刻、门楼等特色要素进行了有序的数字化采集,④采集率达到90%左右。同时,苏州为古典园林各要素建立了详细的电子档案,并定期测量、更新数据,建成动态数据库。数字技术极大提高了苏州古典园林遗产保护的精准性、科学性。有了这个数据库,哪怕再过数百年,不管经过何种规模的保护修缮,我们依然可以给后人留下一座座原汁原味的苏州园林。数字化,也让一座座古老的苏州园林焕发出新活力,给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游览体验。近年来,拙政园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运用数字光影等现代技术,在线上再造出一座座“数字李生”的景点,市民游客只需登录“苏周到"APP,点击“苏州园林”,就可以看到景点的720°高清晰全景三维画面,市民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观赏”景点,获得B文中画波浪线部分中的“会诊"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分)与文中加点的熟语“依样画葫芦"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按图索骥B.东施效颦C.如法炮制D.缘木求鱼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假如你是苏州文旅局的一名宣传人员,请你为“苏周到"APP“苏州名胜”版块中的景观(如虎丘、寒山寺、拙政园、狮子林等)写一段推广语,吸引市民游客线上体验。要求:整合材料相关信息,语言简洁,有吸引力,不超过45个字。(6分)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古诗词的价值定位常常引发热议:有人沉醉于其韵律与意境,视之为涵养性灵、启智明理的“必需品”;也有人认为它描绘的世界与现实相去甚远,视之为为生活增添雅趣的“调味品”。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5年南通市高二学年度质量监测丙、4拟收字T几m八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3分)c16.(6分)(1)同:都表达了洒脱不羁的豪放之情(2分)。(2)异:①本诗典裘换酒,表达诗人与友人纵情山水、及时行乐之情(2分):②李诗典裘换酒是为了借酒排解心中的愁苦(2分)。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6分)(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2)冥然兀坐万籁有声(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评分建议: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该句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3分)借用医学用语,①表明了彩画修复的复杂性和专业性;②体现了专家团队阵容强大、协作攻关;③突出了集体智慧的优势。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的情赋分。19.(3分)C20.(4分)①将“列为”改成“列人”(或删去“名录”);④删去“左右”。评分建议:指出并修改正确一处,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的情赋分。21.(4分)示例:A却几乎销声匿迹了;B.身临其境的游览体验。评分建议:一处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的情赋分。22.(6分)示例:足不出户,“登”临虎丘!“苏周到”APP诚邀您720°全景漫游虎丘,尽享名胜之美,快来线上打卡吧!评分建议:点出具体景观2分;突出线上游览优势2分;有推广特征2分。四、写作(60分)》23.(60分)根据2025年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评分细则赋分。C因扫描全能王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AP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南通市高二学年度质量.docx 2025年南通市高二学年度质量检测卷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