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0小题,全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65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K-39 Mn-5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1.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之一、下列春节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放风筝 B. 贴春联 C. 剪窗花 D. 放孔明灯2. 实验室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如图),没有涉及到的图标是A. B. C. D.3.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 氧气 B. 氮气 C. 氦气 D. 二氧化碳4. “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A. 水分子体积变大 B. 水分子分解加快C. 水分子间隔增大 D. 水分子数目增多5. 如图是二氧化碳倾倒、验满、收集、检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 倾倒 B. 验满C. 收集 D. 检验6. 王者归“铼”,中国利用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铼属于金属元素 B. 铼位于第2周期C.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D. 铼元素的核内中子数为757.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 B. 红磷的量可多可少C.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8.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B. Y、W的化合物中均含10个电子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保持不变D. 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9. 科学思维包括分类、比较、分析、推理等,下列有关科学思维与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类: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B. 比较: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组成元素相同,质子数相同,所以物理性质都相似C. 分析: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 推理:氧化铜和物质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X一定是碳10. 如图能正确反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对应变化关系是A. B.C. D.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11.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液氮作冷冻治疗 B.氦气做氢气球 C.酒精作燃料 D.___________12. 如图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式可能是( )A.Fe B.O2 C.CO2 D.___________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A 验证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滴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活性炭,轻轻振荡锥形瓶B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C 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取两个小烧杯A、B,B中加适量水,A中加5-6滴酚酞,用大烧杯罩住A、B,观察现象D 鉴别两瓶无色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 ___________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14. 赣江河畔,水果飘香。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梨——甜脆多汁、清热润肺,主要成分有果糖等糖类、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钙、磷、铁以及柠檬酸、苹果酸等,其中“钙、磷、铁”指的是___________(选填“原子”、“离子”或“元素”);果糖(C6H12O6)属于___________(选填氧化物、化合物或混合物)(2)柚——“柚香扑鼻、果肉细嫩、色泽浅红”。从分子角度解释“柚香扑鼻”的原因是___________(3)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花青素的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15. 九(1)班同学开展了基于碳中和理念下的项目式学习活动。项目一、减少碳排放。(1)写出燃烧化石燃料(以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为例)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据此列举减少碳排放的措施:如开发___________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项目二、增加碳吸收。(2)图中,海水吸收二氧化碳可以消除二氧化碳的排放,写出海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图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可以消除二氧化碳的排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据此推断Y(按碳氢氧的顺序)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16.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化学课堂】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正在开展电解水的实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提出问题】水在直流电下的变化如何?【进行实验】按照图1装置进行了实验。收集证据】(1)同学们观察到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若一段时间后a管中大约收集到10mL气体,则此时b管中大约收集到了___________mL气体。切断电源,打开b管顶端的活塞,在管口放置一根燃着的木条,可观察到___________。【得出结论】(2)水通直流电后发生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古代智慧】(3)实验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制得“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水。他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4)实验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管(高温条件),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实验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17. 如图是工业上利用石灰石生产CaCl2·2H2O的主要流程,请回答:(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选填CaO、Ca(OH)2或CaCO3)。(2)粉碎机、搅拌器作用是___________。(3)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4)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18. 图1是实验室制氧气的常见装置,请根据题意回答:(1)写出标号①仪器名称:___________。(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O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3)收集氧气不宜选用F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图2是某同学设计的四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据图回答:(4)关闭K、M、N,装置内的气压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少),使固体和液体脱离,反应终止;打开K、M、N,固体和液体___________(选填接触或分离),反应进行。(5)要使H装置终止产生二氧化碳,可以将粗铜丝___________。19.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1)A装置铜与氧气的反应中,锥形瓶不直接用瓶塞而用小气球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A. 平衡气压,防止瓶塞冲出 B. 避免铜不与氧气反应 C. 防止氧化铜飘散(2)B装置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加热,操作比A装置简便。B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3)C装置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指针___________(填字母)A. 向左偏移 B. 向右偏移 C. 不偏移(4)C装置通过改进(D装置),发现D装置玻璃导管上的气球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托盘天平指针偏向依然如C装置,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5)在探究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关系时,若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应在___________容器中进行反应。20. 某同学称取4.9g氯酸钾和1.5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他们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已知:①2KClO32KCl+3O2↑。②氯酸钾、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请回答:(1)称量氯酸钾、二氧化锰,应将称量物放在___________盘(选填左或右)。(2)加热①4.9g氯酸钾,②4.9g氯酸钾和1.5g二氧化锰,使其完全分解,两种方案生成的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②>①)。(3)实验结束后,理论上能够回收得到___________g二氧化锰。(4)通过计算回答:4.9g氯酸钾完全分解理论上能收集多少瓶满瓶的氧气?(写出计算过程)(集气瓶的体积为250mL,此时氧气的密度为1.43g/L)(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2024-2025学年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0小题,全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65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K-39 Mn-5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B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11题答案】【答案】 ①. C ②. 二氧化碳能灭火(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2题答案】【答案】 ①. B ②. H2(合理即可)【13题答案】【答案】 ①. A ②. 用带火星的木条、燃着的木条检验等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14题答案】【答案】(1) ①. 元素 ②. 化合物 (2)分子在不断运动(3) ①. 287 ②. 180:11:96【15题答案】【答案】(1) ①. C+O2CO2## ②. 新能源(或电动)(2)CO2+H2O=H2CO3(3)C6H12O6【16题答案】【答案】(1) ①. 20mL ②. 产生淡蓝色火焰(2)氢、氧元素 (3)H2(4)【17题答案】【答案】(1)(2)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速率(3)过滤 (4)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18题答案】【答案】(1)水槽 (2) ①. ②. B(3)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4) ①. 增大 ②. 接触(5)向上拉,使塑料小药瓶脱离液体【19题答案】【答案】(1)AC (2) ①. 紫红色变为黑色 ②. (3)B(4) ①. 胀大 ②. 气球膨胀后浮力增大(5)密闭【20题答案】【答案】(1)左 (2)①=②(3)1.5 (4)解:设4.9g氯酸钾完全分解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解得:x=1.92g共制得氧气的瓶数为:=5.36瓶答:4.9g氯酸钾完全分解理论上能制取5瓶满瓶的氧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