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需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这表明( )
A. 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 资产阶级的改革举措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C. 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的绝对过剩
D. 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可以避免
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能够支持这个结论的论据是( )
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转变
②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④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某校高三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中,特别关注了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以下论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下列对该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物质基础
③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④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2025年1月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任务要求,厘清“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落”在哪里,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群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由此可见,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要( )
A. 加强党的自我革命,把制度建设贯穿党建工作中
B. 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C. 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D.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新兴领域正确发展方向
5. 发展道路的选择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二战后,不同国家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和现实条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如北欧福利国家模式、东亚出口导向型模式等。中国立足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这启示我们( )
①选择发展道路必须立足本国实际,不能简单复制他国模式
②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
③即使各国国情不同,也需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④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普适性,能作为各国现代化的范式样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大脑在思维活动时,神经元会放电形成脑电波,脑机接口则通过识别脑电波特征读取大脑意图,实现人与机器或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联通,即所谓的“意念”控制,创造让瘫痪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让盲人“复明”等奇迹。脑机接口技术( )
A. 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帮助瘫痪人群恢复与外界沟通的能力
B. 能够直接读取人的思想和记忆,按照客观实际建立新的联系
C. 说明人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造福人类
D. 印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能够实现理性认识向感性认识飞跃
7. 下列选项与下面漫画所体现的哲理相同或相近的有( )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③不一定逆风翻盘,但请一定向阳而生
④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仿米友仁云山图》是明代中期著名的书画家文徵明所作,以江南山水为蓝本,描绘了云雾缭绕、山峦朦胧的景色。画家以水墨横点为主,点染出云雾中的山峰、树木、溪流等,水墨交融,浑然一体,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这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也传达了文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由此可见( )
①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意识
②江南山水是能被画家的心灵所创作出来的客观存在
③画中浑然一体的山峰、树木、溪流具有“人化”特点
④画中空灵、悠远的意境源自于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表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最初,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后来,汤姆逊提出了“葡萄干布丁”模型,这表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推翻了汤姆逊的模型;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又认识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不能用经典力学来描述。这说明( )
A.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推翻错误超越自身
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 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D. 认识工具的进步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10. 马克思说过:“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材料主旨的是( )
A.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人类社会发展只能在社会基本矛盾不断解决中得以实现
C. 当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 人类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形态依次更替和向前发展
11. 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成为市场主体,他们对于食品的需求也愈发趋向多元化:煮着粗粮代餐,却难舍深夜烧烤;追捧“低脂饭”,又困于三餐不定。这场“边养生边放纵”的饮食博弈背后,是快节奏生活与自我关怀的持久交锋。要在便利与营养间找到平衡,年轻一代需要( )
A. 立足于科学健康养生理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抓住营养价值这个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便利性
C. 分析饮食博弈背后的利与弊,准确把握主流和支流
D. 树立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地预见饮食发展的方向
12. 老与新交融、文商旅融合、非遗技艺与网红文创相结合……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出圈”,不仅让这片历史街区重焕活力,也有力带动了周边商圈的发展,强力拉动了街区消费。这表明( )
A. 文化自觉已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
B. 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C.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D. 中国传统文化市场得到了多元化发展
13. 近年来漳州市以闽南文化为媒介,创新开展“外国友人来趣淘”“世界青年趣淘漳州”等系列活动,向世界展现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活力。未来,漳州将持续推出“Like It Zhangzhou”等系列活动,让闽南文化香飘四海。由此可见,讲好漳州故事需要( )
①创新表达模式,增强闽南文化传播力
②保持开放心态,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
③尊重民族差异,推进不同文化走向趋同
④坚定文化自信,展现闽南文化的独特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以千年运河为叙事坐标,电视剧《北上》用“高清”的青春笔触描绘出两代运河儿女的奋斗图谱。运河沿岸斑驳的码头、烟火气的花街、温暖的运河人家,这些充满特色的场景无一不在讲述着运河人民的奋斗故事。这主要说明( )
A. 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 文艺创作需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革故鼎新
C. 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D. 影视作品支配和影响着人们文化实践活动
15. 从穿汉服、化唐妆,到练八段锦、品中式茶饮、打卡古建筑,“新中式”价值内核没变,形式却在不断变化,年轻人从这些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精神世界也日渐丰盈。材料旨在说明( )
A. 当代青年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显著增强
B. 当代青年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C. 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呈现多元繁荣新态势
D. 现代艺术理念和传统文化元素深度交融
16. 连云港市苍梧小学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以“行走的思政课”与“沉浸式研学”双线联动,组织少先队员代表与五年级千名师生分批次开展红色主题教育,通过角色体验、实践锤炼与历史对话,让红色精神浸润童心,为学子成长注入澎湃力量。该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感受红色文化底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精神根基,汲取奋进力量
③厚植家国情怀,将地域文化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
④了解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我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2024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这是对加强养老服务作出的系统性制度设计,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窗口期的战略举措。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这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老有所养”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更为破解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老有所养”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的意义?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能源领域,有个著名的“不可能三角”理论——追求清洁能源,但无法同时兼顾供给稳定、环境友好、价格低廉。而中国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沙漠光伏”创新模式成功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困局。
供给稳定 在西北沙漠建设4.5亿千瓦风光电基地(相当于20个三峡),利用年日照超2700小时的自然条件,实现14亿人口用电保障。
环境友好 光伏阵列遮阳使地表降温3 - 5℃、蒸发减少30%,板下种植固沙植物,配合定期冲洗用水,为下方的植物提供了水分。植被覆盖率从不足2%恢复至80%,成功将流动沙丘转化为草原绿洲。
价格低廉 首创“光伏+畜牧+种植”模式:通过板上发电(年均风速降低50%)、板间养殖(光伏羊群控制杂草)、板下种植(枸杞/中草药等经济作物),使沙漠治理从纯投入转为年产值超亿元产业,吸引企业主动参与形成可持续生态。光伏电站土地成本近乎为零,综合发电成本较传统模式下降40%。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道理,说明中国是如何破解能源领域“不可能三角”困局的。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过去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常常停留在“落后”“封闭”等刻板标签之上,这些印象可能源于文化差异、个人经历或者带有滤镜的媒体报道。当免签政策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入境旅游,一些外国网红博主开启直播中国行,没有“剪辑”“滤镜”,直播处处都有中国文化的精彩、中国人民的友善、中国发展的惊艳,向海外网友揭示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许许多多的西方人在中国“路转粉”。
随着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愈发举足轻重,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自信、包容的中国,也让越来越多的西方网友对中国“刮目相看”,开始重新审视对中国原有的刻板认知。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西方对中国从“刻板印象”到“刮目相看”的原因。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医药文化综艺《少年中医说》以青春视角讲述中医药故事,用创新表达激活文化基因,收获良好传播效果。
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常因专业壁垒高、表达方式陈旧而难以触达年轻群体。《少年中医说》的突破性在于,它摒弃了单向灌输的“说教式”科普,转而以“盲盒路线+分组体验”的趣味形式,将中医药知识与青春活力深度融合。
节目还直面“中医养生是否适应现代生活”“新技术对中医行业的冲击”等话题,呈现行业大咖的权威解读与青年学子的思辨碰撞。在AI问诊环节,通过对比机器诊断与传统脉诊的异同,既展现了中医的个性化诊疗优势,也提出了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嘉宾们亲身体验药材种植、古方调配等传统技艺,与相关从业者一起交流探讨如何将中医理念融入现代健康管理,如何激发中医药与时俱进的潜力。
《少年中医说》汇聚了来自7所中医药高校的青年学子以及外国嘉宾,以多元视角展望中医未来,立足建设健康中国和文化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少年中医说》是如何成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珍AI地球》主创团队在创作初期尝试完全依赖AI生成环保主题科幻短片,输入了海量生态危机数据后,AI输出了数百个特效华丽的末日场景,但画面堆砌机械重复、叙事逻辑混乱,缺乏“人与自然共生”的价值观深层表达。团队随后调整策略:人类编剧重新设定了“科技修复地球”的核心立意,艺术家筛选AI素材时融入敦煌壁画“飞天”元素象征生态重生,工程师在算法中加入《巴黎协定》减排目标作为叙事约束框架。最终作品既有AI生成的银河冰川奇观,更通过人类添加的濒危动物亲子互动镜头唤起情感共鸣。总导演坦言:“AI像一支没有方向的画笔,环保理念的温度、文明传承的密码,仍需人类亲手点燃。”
“AI像一支没有方向的画笔,环保理念的温度、文明传承的密码,仍需人类亲手点燃”。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需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
①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重视“老有所养”是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福祉的关怀,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②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通过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特别是老年人群体),有助于缩小民生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③ 党重视 “老有所养”,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有助于完善社会建设内容,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④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党中央系统性部署养老服务改革,能够服务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8题答案】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立足能源需求与西北沙漠日照足、土地广等实际,建风光电基地保供给。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是否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国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创新“沙漠光伏”模式,推动能源与生态、经济协同。
③坚持 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我国既尊重能源、生态规律,依沙漠条件建光伏;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立“光伏+”模式,变沙漠治理为产业,破供给、环境、成本矛盾。
【19题答案】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检验标准。西方人到中国后,通过自身实践,获得了真实的认识,同时,其固有的认知,也在中国行的实践中证明是错误的,更进一步增强了其对中国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过去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停留在一些不好的标签上,现在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了正确的认识,推动其对中国认识的深化。
【20题答案】
【答案】①立足健康中国和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转化,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摒弃单向“说教式”科普,以“盲盒金线 + 分组体验”趣味形式,融合中医药知识与青春活力,实现内容形式创新,增强吸引力。
③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直面“中医养生适应现代生活”等时代话题,展现中医药辩证施治优势,探索发展新路径,让传统文化与时代同频。
④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汇聚多国青年、外国嘉宾,以多元视角展现中医药,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探索中医药的创新发展路径。
【21题答案】
【答案】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物质性活动,人通过实践创造历史、传承文明、实现价值。AI 作为工具,其作用的发挥完全依赖人类的设计与引导,短片中的环保理念的表达、人类文明的传承都需要人的实践参与才能完成。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主观映像,社会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而AI是人类实践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本身不具有主观能动性,AI 虽能基于海量数据生成特效场景,但无法自主形成 “人与自然共生” 的价值观,不能理解敦煌壁画 “飞天” 的文化象征意义,也不理解《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这些深层价值与文明密码,本质上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社会意识,AI 作为工具仅能被动执行指令,因此 “没有方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