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余姚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
姓名:
准考证号:
座位号: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
定的位置上。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
作答一律无效。
班级开展“爱语文,乐生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一、“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活动(20分)】
回探“和”之义
1.阅读下面的演讲稿开头,根据要求完成低务。《4分)
翻开中华文明的典籍,追sù①▲“和”的智慧,我们发现它早已镌刻在历史的脉络中。
孔子讲授“礼之用,和为贵”,将“和”视为处世之根本;道家侣导“天人合一”,在自然与人文
的交rog②▲中探察“和”之奥妙。“以和为贵”的古训提醒我们:自然因和谐而生机勃
勃,人际因和谐而友善稳定,世界因和谐而繁荣Xu③▲丽。让我们从历史的智慈中汲取
力量,口口“和”的真谛,让这千年的哲思继续焕发光彩。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①▲
②▲
③▲
(2)填入文中口口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A.审查
B.审视
2.
下面是小组同学搜集的与“和”有关的古诗文名句,请根据语境补充完整。(8分)
女“山光悦鸟性,()▲一。”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大自然的山光
水色,内心平和空明。
自然之和
女“野马也,尘埃也,(2)▲。”庄子在《北冥有鱼》中从“天人合一”的角
度,揭示了世间万物皆因自然气息相互关联、和谐共生的规律。
令“(3)▲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告诉我们:和睦的
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即使对方远在天涯,也仿佛就在身边。
人际之和
女“(④)▲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出一幅老少和乐、岁
月静好的画卷。
◇杜甫胸怀天下的宏愿,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⑤)

世界之和
的感叹,将个体安乐升华为对天下苍生共沐和煦的深切祈盼。
3.
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古诗中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和美意境,制作了赏析卡,请补全赏析文字。(4分)
山居
【赏析】
诗歌通过一系列自然与人文意象的叠加,勾勒出唐代文人理
[唐]朱庆徐
想中的隐居世界。比如首联用“青壁”勾勒出山崖的陡峭和苍翠,
归来青壁下,又见满篱霜。
“(1)
▲”则点明时节,与领联中的“琴斋”“菊地”共
转觉琴斋静,闲从菊地荒。
同营造出(2)▲的氛围。
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
后两联展现了诗人与山中生灵以及僧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并
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日常活动。“随云过石梁”蕴含着诗
时复收新药,随云过石梁。
人此时的心境:(3)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卷6一1余姚市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参考八
年级语文
书写(3分)
评分说明:⑴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
⑵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⑶书写潦草,涂改过多过乱,卷面不整洁,酌情扣分。
一、“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活动(20分)
1. ⑴①溯 ②融 ③绚 ⑵ B
[4分,⑴3分,每空 1分;⑵1分]
2. ⑴潭影空人心 ⑵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⑶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⑸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分。每空 1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3. ⑴满篱霜 ⑵清幽宁静 ⑶超脱自在,与自然相融的恬淡闲适
[4分。⑴1分;⑵1分,⑶2分,意近即可]
4. ⑴ C ⑵B
(2分。各 1分)
5. 【示例】“我觉得当前打扫任务对我来说有点重,要是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分担就好了,
能不能重新分配呀?”
(2分。运用“我信息”,以第一人称清晰表达自身感受与期望,契合情境,语气温和,
无指责性语言,沟通逻辑顺畅。酌情给分)二、“民俗文化”主题阅读活动(17分)
6. ⑴期待、兴奋 ⑵沿河岸土路上,坐在追赶龙舟队伍中的自行车后座上 ⑶西江岸边茶
楼二楼临窗的椅子上
(3分。每空 1分,意近即可)
7. 【示例一】A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由远而近过来的龙舟比作“长梭”,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龙舟狭长的外形,“飞”字则夸张地表现出龙舟在江面行进飞速的特点,既
呼应了前文观众对龙舟的期待,也从侧面烘托出赛龙舟场面的激烈与震撼,让读者仿佛
身临其境。
【示例二】B句,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插入”“抽出”等动词,细致地刻画了划手们
划龙舟动作的娴熟,果断迅速,体现了划手们配合鼓点的默契与力量。“整齐”一词
又强调了团队协作的统一性,让读者感受到龙舟竞渡时的磅礴气势。
(3分。其他赏析内容合理的亦可。酌情给分)
8. 不同意,文章首段对“龙舟水”的描写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容上,“激烈交锋”
“大作”“瓢泼”等词语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端午节前雷声轰鸣、大雨倾盆的天气情
况,体现了“龙舟水”的磅礴气势,营造了热烈激昂、充满活力的氛围;交代端午节
赛龙舟的自然环境,增强场景真实感;将雨水称为“龙舟水”,并比作“赛龙舟的排
练”,赋予了自然现象节日仪式感,暗含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记忆。结构上,以“龙
舟水” 的 “阵仗”引出后文龙舟赛的激烈场面,为后文作铺垫。
(3分。内容 2分,结构 1分。酌情给分)
9. 【示例一】文中“坐在父亲脖子上观赛”“父亲骑车追龙舟”“茶楼陪父母拍龙舟”
等节日片段,本是随时间流逝的瞬间,却因端午龙舟这一民俗载体被赋予特殊意义
——它们是承载着亲情(父亲的托举与陪伴)、故乡记忆(西江的水、龙舟的鼓点)、
文化认同(传统节日的仪式感)的情感符号。这既是作者对个人记忆的回望,是
“我” 精神上的滋养与寄托,也是对民俗文化传承价值的含蓄礼赞。【示例二】文中
“坐在父亲脖子上观赛”“父亲骑车追龙舟”“茶楼陪父母拍龙舟”等节日片段,本
是随时间流逝的瞬间,却因端午龙舟这一民俗载体被赋予特殊意义——节日那些熟悉
有力的鼓点体现着划手们团结拼搏的奋斗精神和故乡民俗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也唤
醒了“我”儿时与父亲有关的温馨记忆,承载着亲情的温暖与节日的欢乐。
这些关于龙舟的节日记忆片段,成为“我”精神上的滋养与寄托。
(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亦可)
10.【示例一】保尔。在零下二十度的暴风雪中,保尔拖着冻烂的双脚挥动铁锹修筑铁路,
这一事件成为他精神变化的关键节点,它让保尔的身体遭受了极大的考验,它使保尔的意
志更加坚韧。在筑路过程中,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他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决
心。
【示例二】贝多芬。贝多芬在创作的黄金时期逐渐失去了听力,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无疑
是巨大的打击。他陷入了孤独和绝望之中,甚至一度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耳聋事件促使
开始与自己的命运进行顽强的抗争,他没有被耳聋所束缚,而是凭借着对音乐的敏锐感
知和内心的激情继续创作。这一事件让贝多芬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作品也更加
具有力量和深度,
【示例三】孙少安。孙少安在改革开放初期,看到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决定办砖窑。然
而,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问题,砖窑最初办得并不顺利,甚至亏光了家里的积蓄。这次
失败让孙少安经历了巨大的挫折,他承受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但同时,它也
让孙少安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智。他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通过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他开
始学习新的技术,吸取他人的经验,再次筹集资金,最终使砖窑获得了成功。
(4分。事件概括 2分,影响 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亦可)三、“绿色环保”主题宣传活动
(15分)
11.⑴始于地下石油矿藏,在化工厂经裂解、重整等工序聚合成塑料。
⑵二战后至今,塑料制品大量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⑶使用寿命结束后,填埋、焚烧、回收。
(3分。每空 1分,意对即可)
12.①塑料污染会造成“视觉污染”,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②大量塑料垃圾进入
海洋,危及海洋生物生存,还可能酿成海难事故;③塑料制品残留在农田,会阻碍农作物
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④难降解的微塑料可进入人体,引发多种疾病,威胁
人类健康,尤其是胎儿和儿童。
(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3.2019-2023年,中国每年废塑料产生量达六千万吨,而每年回收量均不足两千万吨,废
塑料产生量远远高于废塑料回收量;全球废旧塑料处置方式中,仅有 35%的废旧塑料能被
合理回收和利用,回收率低;近半数废旧塑料的处理方式为堆积、填埋,容易因管理不善
而影响环境,造成污染。
(3分。主要从“产量与回收量对比”“全球处置方式占比”两方面分析)
14.【示例一】我选图 A。图片中,超市收银台旁的墙上挂着一排塑料袋,而顾客正在使用
帆布袋盛装物品,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下方文字“给生活方式一次选择”向我们发出倡
议:购物时带上自己的环保袋,拒绝商家提供的塑料袋。从每一次购物开始,减少塑料的
使用,为地球减负。【示例二】我选图 B。图中外卖员肩背外卖包,手提塑料袋走在沙滩
上,身边散落着许多塑料垃圾。左侧海浪哭诉着“这不是我的外卖”。下方文字“不要把
塑料送错地址” 提醒我们别让废弃塑料成为海洋的“外卖”,要关注废弃塑料的处置,
守护环境健康,
还海洋一片净土!
【示例三】我选图 C。图中塑料被改造成花瓶等种植容器,放在室内窗台上焕发出新的生
机,并配文“给塑料第二次生命”。这启示我们可以重复利用家里的塑料资源,如做成
容器等;同时社区等场所应该设置塑料回收点,鼓励人们将闲置塑料瓶投入其中,让塑
料“变废为宝”。
(4分。图片内容介绍 2分,减塑措施 2分。酌情给分)四、“山水游记”古文欣赏活动
(14分)
15.⑴像北斗星那样 ⑵极,非常 ⑶已经
(3分。每空 1分)
16.白 日 蒸 厓 / 如 行 热 冶 中 / 微 闻 诸 客 皆 有 嗟 叹 声。
(2分。每处 1分,多断一处倒扣 1分,扣完为止)
17.⑴登望瀑楼 ⑵沿崖而折,得青玉峡 ⑶香炉紫烟
(3分。每空 1分)
18.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⑵(我们)拄着拐杖前行,石阶狭窄且多曲折,锋利的芒草(边缘如刃)刮割着脸庞。
(4分。每小题 2分)
19.甲文中,作者柳宗元初遇小石潭时 “心乐之”,赏游鱼 “似与游者相乐”,短暂感
受自然之趣,但很快被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的清冷环
境触动,因被贬永州的经历,借幽僻之景抒发孤寂悲愤之情。乙文中,袁宏道用 “雷
奔海立,孤搴万仞”等夸张语句赞叹瀑布的磅礴气势,面对登山困难,以“恋躯惜命,
何用游山” 激励游客,尽显豪迈。通过观瀑展现出作者酷爱自然山水、追求心性自由、
不惧艰险迎难而上的积极情感。
(5分。甲文情感分析 2分,乙文情感分析 3分。符合题意即可,酌情给分)五、“文心哲
思”写作实践活动(50分)
20.(50分)评分参考
○围绕“赠予”这一题目进行写作,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
○能围绕中心选材,材料新颖、典型。
○立意深刻,能围绕中心深入思考,思想深刻。
○文体清晰,语言表达流畅,结构严谨。
一类
○叙述事件,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符合主题的表达需要,描写生动。
50~45分
○文学创作,构思精巧,想象合理,形象鲜明,能运用个性化语言表情达意。
○议论文写作,观点鲜明,能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并运用适切的素材充分论证
论证方法恰当,逻辑清晰。
(如果写演讲稿,还要做到:心中有听众)
○围绕“赠予”这一题目进行写作,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
○能围绕中心选材,材料普通。
○立意较为深刻,能围绕中心深入思考,思想较深刻。
二类 ○文体清晰,语言表达通顺,结构完整。
44~40分 ○叙述事件,思路清晰,内容较为充实,符合主题的表达需要。
○文学创作,构思精巧,想象合理,形象鲜明。
○议论文写作,观点鲜明,能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并进行论证,论证方法恰当
(如果写演讲稿,还要做到:心中有听众)
○围绕“赠予”这一题目进行写作,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
○能围绕中心选材,材料平淡。
○文体清晰,语言表达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完整。
三类
○叙述事件,内容一般,基本符合主题的表达需要。
39~35分
○文学创作,构思符合常理,形象比较鲜明。
○议论文写作,观点还算明确,能围绕论点展开议论。
(如果写演讲稿,还要做到:心中有听众)
○围绕“赠予”这一题目进行写作,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
○能围绕中心选材,材料贫乏或空泛。
○文体欠清晰,语言表达有部分问题,结构欠完整。
四类
○叙述事件,内容不够充实,围绕主题不够紧密。
34~30分
○文学创作,部分构思不符合常理,形象不够鲜明。
○议论文写作,观点不够明确,议论不够严谨。
(如果写演讲稿,没有很好地做到:心中有听众)
五类 有以下情况之一:①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②文理不通,结构混乱;③文
29~0分 不成篇,字数不足 200字。


说明:⑴评分时关注不同文体的特征;
⑵对有独到之处的文章,包括立意深刻、材料新颖、见解独特、构思精巧、推理严
密、想象丰富、语言有表现力等,鼓励打高分;
⑶套题或者抄袭的文章,建议 20 分以下,酌情扣分;
⑷未写题目扣 2分;
⑸错别字每 3个扣 1分(重现者不计),最多扣 2分;
⑹字数每少 50字扣 1分;
⑺标点符号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酌情扣 1~2分;
⑻特定文体出现格式错误,酌情扣 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