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2分)参考示例:文以载道,典籍传承文明之光
2.(2分)千言万语、语重心长、窃窃私语、自言自语、文质彬彬、天文地理、图文并茂、繁
文缛节(任选两个,每空1分)
3.(2分)D
4.(2分)B
5.(8分)(1)蒹葭苍苍(2)波撼岳阳城(3)但余钟磐音(4)浮云游子意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阡陌交通(7)漏断人初静(8)零落成泥碾作尘
6.(3分)(1)A..jian B.Iia0(2)A.人情世故B.格物致知
(3)A.主谓搭配不当,删去“黑黑的乌云和”B.宾语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意识”
7.(2分)“钟鸣”“喧”
8.(2分)归隐的志趣(言近即可)
9.(4分)派、派遣对…说、告诉通“饲”,喂养,①做官
10.(2分)A.矣B.也C.乎
11.(2分)当是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12.(2分)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13.(4分)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1分)庄子不愿
被权力(为繁杂的国事)所束缚,宁愿过一种悠然自由的生活。(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
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1分)庄子是一个思想超脱,淡泊率性,幽默风趣,
蔑视权贵,追求精神自由,坚守人格独立的人。(能答出一点即可,2分)
14.(2分)A
15.(2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否也存在信息交换呢
16.(3分)“投桃报李”原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1分)。文中指头号“冻感茶
树”释放气味分子发出警报(“投桃”),邻近茶树接收信号后释放角鲨烯反哺受冻植株,降
低其损伤程度(“报李”),体现植物间“互帮互助”的闭环交流(2分)。
17.(3分)①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会越来越明亮(1分)②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
对事等。(1分)③心地善良才是真正的美。(1分)
18.(3分)C
八年级语文答案第1页(共2页)
19.(3分)示例一:句子运用“扎”“穿”“勒紧”等动词,细致刻画母亲纳鞋底的连贯动
作,生动展现母亲劳作时的专注与艰辛,体现出母亲为家庭不辞劳苦的坚韧品格,也暗含
“我”对母亲的心疼与感激。
示例二:通过“浑身一抖”“攥住食指”“斜倚窗台”等细节,真实再现母亲被扎伤手指的
瞬间,以小见大,凸显母亲日夜操劳的辛苦,也为后文“我”铭记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埋下伏笔。
20.(3分)示例:父亲的话让我心头一震。原来两毛钱在他心里这么重,不是因为钱本
身,而是担心别人辛辛苦苦干两天却没拿到应得的报酬。他对着两毛钱较真的样子,让我
突然明白,原来做人做事要像这盏油灯一样,明明白白、不偏不倚。父亲摸着我脸时掌心的
温度,还有他拧小灯火时认真的神情,都像灯芯上的火苗一样,在我心里轻轻跳动。以后我
也要像父亲这样,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替别人着想,不能有半点马虎。
《关雎》④
《北冥有鱼》四
21.(2分)
《大道之行》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
22.(2分)《论语》是一本以记言为主的书。理由:依据材料三可知,记言的特点是“大
部分照说的话写下来,虽需略加剪裁,但不必多费心思”,而《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论,其内容多为直接记录人物对话或独白,符合“记言”的特征,所以它是以记言为主
的书。
23.(2分)B
24.(2分)示例:(1)故事化叙述:如材料一讲述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的神话传
说,赋予文字起源以神秘色彩和故事性,拉近读者与抽象概念的距离。(2)结合生活实例:
从日常现象切入(如材料二八卦在门头、帽饰的用途),将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化为读者熟悉
的生活现象,拉近经典与读者距离。(3)语言通俗化:用口语化表达解释抽象概念,如用简
短的句式解释《尚书》的文体特点,“记言”和“记事”的区别,避免学术术语堆砌,通俗易懂,
便于读者理解。(4)生动的场景化描述:材料四描绘“高兴或悲哀时唱歌”“节日聚会上一
唱众和”等具体场景,还原歌谣产生的生活情境,使“诗的源头是歌谣”这一观点具象化、
画面感强。(学生能有自己的见解并且举证恰当,即可得分。)
25.略
26.略
八年级语文答案第2页(共2页)曾都区2024一2025学年度每第二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问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索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放。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战内,答在试卷上无放。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2分)请参照“语”和“文”的字形,完成对话。

语,论也。从言,吾声.”—《说文解字》
“文,错画也。象交文”一《说文解字》
小云:“语’字由‘言'和‘吾’组成,形声字。“言”即语言表达,“吾”是自我发声。
我打算配上文案:言为心声,对话架起沟通之桥。
我:“文”字甲骨文像人胸前的纹饰。又引申为文字、文化。我打算配上文案:
2.(2分)请写出两个含“语”或含“文”字的四字成语:
3.(2分)八(3)班同学想要开展“语文到底有多美”的专题活动,一位同学想要用下面一副对
联来讴歌语文之美。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
①,自成风景;
下联:写物写人写时事,②
A.①山好水好天光好②都是性情
B.①好山好水好天光②情真意切
C.①描山绘水摹天光②情真意切
D.①描山描水描天光②都是性情
4.(3分)宣传组请班上爱好书法的同学用四种字体书写“辞章织锦文心绣月”这幅字,班委
讨论认为:行楷字体能更好体现语文的灵动诗意,请你选出用行楷书写的项()






繡弑


B.
c.月錦
D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5.(8分)一切景语皆情语。“(1),白露为霜”,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淡淡的凄婉;“气蒸
云梦泽,(2)”,诗人借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曲折地表达了希望被援引之意,“万籁此都寂,
(3)”,常建以清幽寂静的氛围表达对宁静内心的追求,(4),落日故人情”,诗仙李白
巧妙地将自然之景与离情别绪融为一体;秋风萧瑟,茅屋破败,诗圣杜甫抒发了“安得广厦
千万间,(5)”的崇高理想;陶渊明借“(6),鸡犬相闻”,描绘出了心中的理想家园:“缺
月挂疏桐,(⑦)”,营造出静谧、清冷的氛围,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暮雨黄昏,梅花独
放,“(8),只有香如故”,正是陆游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
6(3分)小明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处修改。
(1)容易读错的字A.缄默inB.瞭望Ii伯o
(2)容易写错的词A人情事故B.格物至知
(3)容易说错的话A,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自我保护。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一8题。
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多,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释:①鹿门:山名,在襄阳。②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③庞公:庞德公,东汉
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久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7.(2分)动静相衬,首句借“
”一词渲染了黄昏的安宁和静谧,第二句“
”字
写出人声鼎沸的场景,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照。
8(2分)借典明志,第三联引用了“庞公”的典故,表明了诗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
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鹇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
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
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A)。
【乙】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
尊位(B)。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牲@(C) 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时虽欲为
孤豚岂可得乎?子亟②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③所羁。终身不
仕,以快吾志焉。”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