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体育路中学多校期末联考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共4道大题,22小题。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 26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选聘(pìn) 殷红(yīn) 取缔(dì) 锲而不舍(qiè)B. 亘古(gèng) 污秽(huì) 吞噬(shì) 怏怏不乐(yàng)C. 校对(jiào) 哺育(bǔ) 猥琐(wěi) 屏息凝神(bǐng)D. 矜持(jīn) 炽热(zhì) 修葺(qì) 海市蜃楼(shè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深霄 震悚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B. 烦躁 愧怍 大庭广众 忧心忡忡C. 茏罩 闲暇 千钧重负 惊心动魄D. 拖沓 缈小 诲人不倦 悲天悯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他在演讲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B.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要勇往直前,不折不挠。C.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看后回味无穷。D. 他总是自以为是,对别人的意见充耳不闻,这种态度让人难以接受。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C.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的错误。D. 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 “乐府双璧”。C. 《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字梦得,有 “诗豪” 之称。D.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 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 “诺第留斯号” 潜艇在海底探险的故事。6.古诗文默写(8 分),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3)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4)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5)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6)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7)《爱莲说》中象征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7.综合性学习(8 分)某校七年级开展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活动设计】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具体的活动形式。(2 分)(2)【材料探究】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 分)材料一:子路借米奉亲,百里负米;黄香扇枕温衾,孝敬父母。材料二:某中学调查显示,80% 的学生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只有 10% 的学生主动帮父母做家务。(3)【口语交际】当你看到同学小强对父母大声吼叫时,你会如何劝说他?(3 分)二、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8-11 题。(12 分)老山界(节选)陆定一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 “之” 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③“不要掉队呀!”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⑤“我们顶着天啦!”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⑦在 “之” 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 分)9.赏析第①段中 “奇观” 一词的表达效果。(3 分)10.第⑦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11.第 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4 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5 题。(14 分)晒书贺宽叶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 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 “文化大革命” 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 1000 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 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 “龙门” 的农家子弟。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 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 年 4 月 16 日晚于大连。” 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 年 6 月 2 日。” 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④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 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 “窃” 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⑤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氲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⑥多年以后,母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12.结合全文,说说母亲晒书的目的是什么。(3 分)13.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1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 分)15.文章以 “晒书” 为题,却详写了 “我” 与母亲一起读 “小记” 的事,有什么作用?(4 分)三、古诗文阅读(共 18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6-19 题。(12分)【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即更刮目相待( )(3)冕因去( )(4)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刀劈狼首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C. 冕因去 未若柳絮因风起D. 学遂为通儒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19.【甲】【乙】两文都写了劝学或求学的故事,请结合内容分析吕蒙和王冕在学习上的共同点。(2 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20-21 题。(6 分)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0.请赏析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一句。(3 分)2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四、作文(50 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成长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人、一些事,他们或带给我们温暖,或给予我们力量,或激发我们的斗志…… 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请以 “__________,让我成长”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参考答案及解析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1.C(A 项 “殷红” 读 yān;B 项 “亘古” 读 gèn;D 项 “炽热” 读 chì)2.B(A 项 “深霄” 应为 “深宵”;C 项 “茏罩” 应为 “笼罩”;D 项 “缈小” 应为 “渺小”)3.D(“自以为是” 指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与 “充耳不闻” 搭配不当)4.D(A 项缺主语,删去 “通过” 或 “使”;B 项否定不当,删去 “不”;C 项语序不当,“纠正并指出” 改为 “指出并纠正”)5.A(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但《邓稼先》的作者是杨振宁,并非 “美籍华裔” 有误)6.(1)此夜曲中闻折柳 (2)故园东望路漫漫 (3)惟解漫天作雪飞 (4)会当凌绝顶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山重水复疑无路 (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1)示例:①举办 “孝亲敬老” 主题班会;②开展 “我为父母做件事” 实践活动。(2)探究结果:古代有许多孝亲敬老的典范,但现在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孝敬父母的意识。(3)示例:小强,父母养育我们很不容易,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有话好好说,别对父母大声吼叫,好吗?二、现代文阅读(一)8. 红军战士在老山界的艰难行军和夜宿经历。9. “奇观” 一词既指火把与星光相接的壮丽景象,又体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乐观豪迈的精神。10. 环境描写,通过描写火把在头顶和脚下的景象,突出了山路的陡峭和行军的艰难,烘托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11. 比喻、排比。示例:“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将声响比作春蚕咀嚼桑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声音的细微,突出了夜晚的寂静。(二)12. 母亲晒书的目的是防止书籍受潮损坏,同时通过晒书回忆 “我” 的成长经历,表达对 “我” 的关爱和思念。1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翻动的书页比作波浪,形象地写出了书页翻动的动态美,营造了温馨的氛围。14. 母亲是一个勤劳、关爱孩子、重视教育的人。例如,母亲主动承担保管书籍的责任,催促兄弟姊妹还书;家里再困难也支持 “我” 买书;农活再忙也不打扰 “我” 看书。15. 详写读 “小记” 的事,展现了书籍背后的故事和 “我” 与母亲的深厚情感,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 母爱与亲情的珍贵。三、古诗文阅读(一)16. (1)推托 (2)重新 (3)离开 (4)对…… 感到惊异17. A(A 项均为 “用”;B 项分别为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C 项分别为 “于是”“趁”;D 项分别为 “成为”“做”)18. (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夜晚偷偷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借着长明灯的光诵读,书声琅琅直到天亮。19. 共同点:两人都热爱学习,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最终学有所成;王冕克服家庭困难,偷偷到学舍读书,最终成为通儒。(二)20.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千寻塔” 极言塔之高,“鸡鸣见日升” 表现了诗人站得高看得远的豪迈气概。21. 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立志高远的思想感情,以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四、作文评分标准:一类卷(42-50 分):立意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工整。二类卷(33-41 分):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三类卷(24-32 分):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句基本通顺,书写清楚。四类卷(15-23 分):中心不明确,结构混乱,语句不通顺,书写潦草。五类卷(15 分以下):偏离题意,结构松散,语病较多,书写难以辨认。解析:基础知识:重点考查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文学常识,覆盖教材重点内容。文言文阅读:课内对比阅读,考查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及内容理解,强调迁移能力。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分析,散文阅读侧重人物形象和主题探究。写作:半命题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注成长中的经历和感悟,注重情感表达和细节描写。此试题严格依据统编版教材和株洲市期末考要求设计,覆盖七年级下学期教学重点,难度适中,符合教学进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