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深圳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一路颗粒2025.6.27说明:全卷共4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考点用熏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好。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17题,每小题2分,共计34分)》1.俗话说“水火不容”,但古代先民却在烹饪上实现了“水火相成”。只要水、火之间有一层薄薄的隔离,它们就能共存相成。半坡先民解决这一问题使用的方法是()A.人工取火B.种植水稻C.制作陶器D.建造房屋2.公元前544年,鲁襄公宴请晋卿范献子,举行射礼时,鲁国公室竟凑不够6个熟悉礼仪又善用弓失的官属,只好从大夫的家臣中借。这反映了()A铁制工具的推广B.分封制度的衰落C社会经济的萧条D兼并战争的残酷3秦始皇规定历法的岁首(过年的时间)为十月初一,汉武帝将其改为正月初一。岁首的规定,让全国有了一致的行政时间。由此可知,他们的做法()A.促进了科技发展B.维护了国家统c.丰富了节日文化D.推广了法家思想4.南北朝时,社会上开始流行戴纱帽。这一风气最先出现在南方,此后在北方社会上层也很流行。这说明当时()A.等级观念深厚B.政局逐渐稳定C.经济重心南移D.区域文化交流5.贞观元年至三年,关中、山东连续大灾。唐太宗即令灾区开仓救灾,并准许灾民前往非灾区就食。这体现了唐太宗()A.以民为本B.勤于政事C虚心纳谏D.知人善任6宋太宗即位之初,广开科举,殿试特以训兵练将为题,考察和选拔士人。这反映了北宋政府()A注重文臣军事素养B.强化儒家思想教育C.提升武将文化水平D.削弱地方割据势力7.明朝中期,江南一些地区专务蚕桑而放弃稻粮,同时广植棉花、烟草、甘蔗等作物。这体现了明朝(A.农业技术得到提高B饮食习惯发生改变C耕地面积不断扩大D.商品经济有所发展8.1860年,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同时,江苏巡抚派专员到上海找英法领事求救,同时两江总督也逃到上海找外国公使商议,共同出兵江南剿匪。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持续高涨B.清政府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C.农民战争沉重打击反动势力D.清政府已经和英法达成了一致9,五四运功时,在较为宽松的社会氛围下,产生了“三多”社团多、主义多、期刊多。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B.社会思想比较活跃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D.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深圳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深圳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一路颗粒2025.6.27说明:全卷共4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考点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好。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17题,每小题2分,共计34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C BB D AA D C B C A D DA B DC二、非选择题(36分)18.(1)特点:注重实用技术;领域广泛。示例:①医学:《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在这本著述中系统梳理中医理论与诊疗方法,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为后世中医治病救人提供规范,守护民众健康,传承发展中医体系。②农学:《齐民要术》,贾思勰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农民生产经验,内容十分丰富。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指导农民精耕细作,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保障社会粮食供应。(说明:需选不同领域,如技术、医学、农学、军事等:贡献需紧扣“社会影响”,体现对文化、民生、经济等层面的推动,一个领域2分,共4分)(2)原因:①“不进民房、露宿街头”的解放军战士:这张照片展现解放军纪律严明、爱护百姓,是人民的军队。王希季从中看到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车队为人民服务,让他感受到新中国重视人民、与人民站在一起,激发其归国建设人民国家的使命感。同时说明解放军的良好作风,象征新中国有能力维护社会秩序,给知识分子提供安全、稳定的建设环境,让王希季相信回国后能安心投身事业,无需担忧社会动荡。②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唤起民族责任感:开国大典标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结束百年屈辱。王希季作为海外学子,民族意识被激发,觉得有责任归国参与新中国建设,让国家真正富强,实现民族复兴。赋予历史机遇感:新中国成立是全新起点,急需人才建设。王希季意识到这是参与国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建设的历史机遇,能在新中国的科研、发展中贡献力量,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使命统一。说明:4分,每张照片2分,逻辑清晰、紧扣照片内涵与时代即可)(3)原因:从精神引领(如榜样与团队精神、国家战略、人才支撑等多个角度分析都可以。(说明4分,每点1分,紧扣材料与所学,逻辑清晰即可)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一路颗粒】历史答案2025.pdf 【一路颗粒】深圳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