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第5课时 钠的性质与制备(1)【夯实基础】1. 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钠与水反应后溶液显无色B. 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C. 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D. 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保存在水中2. (2024苏州期中调研)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钠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氯气反应B. 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C. 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 钠钾合金熔点低,导热性好,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3. 将少量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最终的产物是( )A. Na2O B. NaOHC. Na2CO3 D. Na2O24. 下列关于钠的反应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反应内容 反应现象A 切开钠 钠切面颜色变暗,最终呈淡黄色B 把小块钠投入硫酸铁溶液中 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产生红褐色沉淀C 把小块钠投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 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溶液变浑浊D 把燃着的钠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钠与氯气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5. 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合价降低B.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备金属钠C.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出现红色固体D. 实验室中,钠着火时可用水扑灭6. 下列关于金属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钠的密度小,故可以制作透雾能力强的高压钠灯B. 钠在纯净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白色固体Na2OC. 金属钠可从TiCl4溶液中置换出稀有金属TiD.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因此易失去电子表现为还原性7. 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少量钠应保存在煤油中B. 钠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 钠着火时,可用氮气灭火D.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能以游离态存在8. 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 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 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D. 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9.(2024泰州靖江中学期末)金属钠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A. BaCl2溶液 B. CuSO4溶液C. 稀硫酸 D. MgCl2溶液10. 在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是( )a.试管夹 b.镊子 c.小刀 d.冷凝管 e.滤纸 f.研钵 g.烧杯 h.坩埚 i.石棉网 j.玻璃片 k.药匙 l.燃烧匙A. abdi B. cefjC. fghl D. bcegj【提升素养】11. (2024扬州宝应期中)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恢复到室温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 放入稀CuSO4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蓝色沉淀析出C. 放入Ca(HCO3)2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白色沉淀析出D. 放入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有氢气放出,溶液变红12.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打开右端软塞,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煤油中,反应前片刻,钠的位置在a处B. 开始反应后,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钠在b处液面以下的水中反应C. 加入钠后关闭右端软塞,反应一段时间后,左端液面上升进入长颈漏斗,b处有无色气体产生D. 若用苯或酒精来代替煤油,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13. 将一块钠投入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 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 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C. 钠在煤油中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 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14. (1) 不能用手直接拿取金属钠,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资料显示,钠着火时不能用CO2灭火,为寻找原因进行如下探究实验:A. 将燃烧匙中的钠引燃后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火焰呈黄色,产生大量白烟;火焰熄灭后,集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瓶壁上附着白色固体。B. 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过滤,滤纸上留下黑色固体,滤液为无色。C. 取适量滤液置于两支试管中,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加一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写出实验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实验B中的无色滤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写出钠在点燃条件下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5课时 钠的性质与制备(1)1. D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溶液为无色,A正确;钠在常温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B正确;钠最外层有1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钠易失去电子而表现出还原性,C正确;钠易和水反应,应保存在煤油中,D错误。2. A 钠和氯气非常活泼,常温下也能反应,A错误;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B正确;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C正确;钠钾合金熔点低,导热性好,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D正确。3. C 切开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切口开始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成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形成Na2CO3·10H2O)→最后变成Na2CO3粉末(风化)。故选C。钠露置在空气中的主要变化4. A 切开钠,钠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反应生成氧化钠,切面颜色变暗,但最后会变成白色粉末,A错误;把小块钠投入硫酸铁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产生红褐色沉淀,B正确;把小块钠投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溶液过饱和而析出固体,故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溶液变浑浊,C正确;把燃着的钠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钠与氯气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氯化钠白烟,D正确。5. B 钠为金属元素,没有负价,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合价只能升高,A错误;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备金属钠,反应方程式为2NaCl(熔融)2Na+Cl2↑,B正确;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金属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与Cu2+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没有红色铜析出,C错误;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因此钠着火应用沙土覆盖灭火,D错误。6. D 钠灯的黄色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故可以制作透雾能力强的高压钠灯,A错误;钠在纯净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B错误;金属钠非常活泼,先和溶液中的水反应,不能从四氯化钛溶液中置换出稀有金属钛,C错误;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因此易失去电子,表现为还原性,D正确。7. A 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少量钠可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A正确;钠离子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只能降低化合价,只有氧化性,B错误;汽车工业用钠与氮气反应生产安全气囊,因此钠着火时不能用氮气灭火,C错误;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D错误。8. B 设两块钠的质量都是23 g,即钠的物质的量是1 mol,钠在氧气中加热的反应方程式为2Na+O2Na2O2,23 g钠完全燃烧生成39 g 过氧化钠,转移电子是1 mol;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为4Na+O2===2Na2O,23 g钠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钠的质量是31 g,转移电子是1 mol; 所以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选B。9. D 金属钠先和BaCl2溶液中的水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但是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不反应,即只有气体生成,A不符合题意;金属钠先和CuSO4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NaOH并放出H2,NaOH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B不符合题意;金属钠先和稀硫酸中的H2SO4反应,生成Na2SO4和H2,即只有气体生成,C不符合题意;金属钠先和MgCl2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NaOH并放出H2,NaOH与MgCl2溶液反应生成Mg(OH)2白色沉淀,D符合题意。10. D 考虑到保存、切割、与水反应,实验中用到镊子、小刀、滤纸、烧杯、玻璃片,D正确。11. D 将金属钠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溶剂被消耗,NaOH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恢复到室温,溶解度不变,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正确;将金属钠放入稀CuSO4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然后NaOH再与硫酸铜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B正确;将金属钠投入Ca(HCO3)2溶液中,金属钠先与水反应生成少量NaOH,然后与Ca(HCO3)2反应:Ca(HCO3)2+NaOH===CaCO3↓+NaHCO3+H2O,C正确;将金属钠放入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金属钠先与水反应生成少量NaOH,石蕊遇碱变蓝,D错误。 钠与酸、碱、盐反应的实质(1)与酸溶液反应(2) 与碱溶液反应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如钠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即钠与水的反应。(3) 与盐溶液反应12. C 钠的密度大于煤油,所以会沉在煤油中,钠位于b处,A错误;钠的密度大于煤油而小于水,钠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钠和煤油不反应,所以钠会沉在煤油中而漂浮在水面上,生成的氢气将钠带离水而进入煤油中,又因为重力作用而进入水中,如此往返,B错误;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生成的氢气导致左端液面上升,进入长颈漏斗,b处有无色气体产生,C正确;乙醇和水互溶,且钠和乙醇也能发生反应,所以不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D错误。13. D14. (1) 金属钠会和手上的水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且放热,会腐蚀和灼伤皮肤 (2) Ca(OH)2+Na2CO3===CaCO3↓+2NaOH碱性 4Na+3CO22Na2CO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