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难提优三 离子推断及鉴别(2024宿迁期中)下列物质检验正确的是( )A. 检验NH:取样品溶于水,滴加NaOH溶液并微热,产生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B. 检验钾元素:用铂丝蘸取待测液置于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火焰C. 检验某溶液中SO:待测液中先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D. 检验某溶液中含Cl-:待测液中先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2. (2024盐城一中期末)对于某些离子或物质成分的检验及推断正确的是( )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可能有K+B. 加入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推断溶液中含有Ca2+C. 将Na2O2样品加入稀盐酸中,有气体产生,可推断Na2O2已变质D. 加入盐酸后有气体逸出,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判定溶液中只含有CO3. (2024南通期中)通过下列实验进行物质性质或成分的探究。实验1:向某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实验2:取久置的Na2O2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加入2~3 mL蒸馏水,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实验3:将盛满Cl2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中液面明显上升。实验4: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碱性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的颜色呈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1说明溶液中含有CO或HCOB. 实验2可知Na2O2没有变质C. 实验3说明Cl2能溶于水D. 实验4说明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4. (2024南京六校联合体期中)某固体可能含有Na+、Ba2+、NH、Cl-、SO、SO中的几种离子,取等质量的两份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①一份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2.33 g,过滤后加盐酸沉淀不溶解。②另一份固体溶于水,与过量NaOH溶液混合后充分加热,只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NH3) 0.672 L(标准状况)。已知NH+OH-NH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Cl-、SO、Na+B. 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是否含有Cl-C. Cl-一定存在且一份该固体中n(Cl-)≥0.01 molD. 该固体中一定没有Na+、Ba2+、CO5. (2024苏州三中月考)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几种:Cl-、SO、CO、NH、Na+、K+。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2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4.30 g,向该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 g固体不溶解。②向①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下列关于原溶液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存在SO、CO、NH,可能存在Cl-、Na+、K+B. 取①的滤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黄色火焰,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不含有K+C. c(SO)=0.01 mol/L,c(NH)>c(CO)D. 若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c(SO)6. (2024连云港海州中学期中)下列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与实验操作相匹配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火焰为紫色 待测液中一定含有钾盐B 向某待测液中加入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待测溶液中一定含有Cl-C 向2 m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2滴淀粉溶液 溶液呈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D 加热铝片使之熔化 液态的铝不滴落 熔点:Al2O3<Al7. 下列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与实验操作相匹配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A Cl2通入有湿润的红色布条的集气瓶 布条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B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火焰为黄色 待测液中一定含有钠盐C 向某待测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待测溶液中一定含有SOD 向某待测液中加入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待测溶液中一定含有Cl-8. (2024南通海安实验中学期中)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A 用光洁无锈的铁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元素,可能含有钾元素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C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加KSCN试剂,溶液变成血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Fe3+D 将有色鲜花放入盛有干燥Cl2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鲜花褪色 Cl2也具有漂白性9. (2024南通海安中学阶段检测)为检验某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B.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C.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10.(2024常熟期中)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u2+、NH、Mg2+、Ba2+、CO、SO、Cl-、NO中的若干种,且各离子的浓度相等,现对其进行以下实验:①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②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性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④取③中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⑤取原溶液加入足量AgNO3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对原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能有Cu2+B. 一定没有Cl-C. 一定含有K+D. 无法确定是否有NO11.(2024苏州星海实验中学月考)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Cl-、CO、SO,现取3份100 mL该溶液进行如下3个实验:实验1: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实验2: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3 mol气体。实验3: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4.30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综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K+、NH、CO、SO,不含Cl-B. 该混合液中—定含有:NH、CO、SO,可能含K+、Cl-C.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CO、SO、Cl-,可能含K+D. 100 mL该混合液中,n(K+)≥0.01 mol,n(CO)=0.01 mol12.(2024无锡梅村中学期中)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Ba(NO3)2、CaCl2、Na2CO3,现进行以下实验:实验1: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2:向实验1中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 并有气泡产生。实验3:取少量实验2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Na2CO3B. 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CaCl2C. 实验1后的溶液中肯定不含Na2CO3D. 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Ba(NO3)213.(2024南通启东东南中学质检)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K+、Fe3+、CO、SO中的若干种,现按五个步骤进行以下实验。实验1:取少量固体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实验2:向实验1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体放出。实验3:向实验2中溶液,继续加入一定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实验4:重新取少量固体加入适量蒸馏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根据上述实验,这包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 ,可通过 来进一步确定该离子。14.(2024苏州昆山中学月考)实验室中某次产生的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大量Na+、Cu2+、CO、SO、Cl-、H+等。设计实验进行鉴别,实验如下:实验1: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实验2:向实验1反应后滤液中滴加足量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3:过滤,然后向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无明显变化。由此判断:(1) 该废液中确定存在的离子有 ,可能存在的离子为 。(2) 某兴趣小组要定性地鉴别可能存在的离子,对实验3后的溶液需要进行两步实验:①鉴别阳离子的方法为 (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下同)。②鉴别阴离子的方法为 。15.(1) 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H+、Na+、Mg2+、NH、Ba2+、Cl-、SO、CO。现进行以下实验:A. 用pH试纸检验溶液,发现溶液呈强酸性;B. 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浓溶液,使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无沉淀产生,产生了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取少量B中的碱性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①根据上述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②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某化学学习小组模拟侯德榜制碱法制取Na2CO3的过程如下:已知:a.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O2===NH4HCO3。b. 滤液含NH4Cl等溶质。①反应Ⅱ为复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验证滤液中含Cl-的实验方法和现象为 。重难提优三 离子推断及鉴别1. D 2. A3. C 溶液中含有SO、HSO时,也会有相同现象,A错误;Na2O2部分变质时,也会与水反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B错误;将盛满Cl2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中液面明显上升,且氯水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分子,故实验3说明Cl2能溶于水,C正确;火焰的颜色呈黄色,说明含有Na+,该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为NaOH,也可能为钠盐,D错误。4. C 过滤后加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是BaSO4,则溶液中含有SO,不含SO、Ba2+,有NH3生成,则溶液中含有NH,溶液中含有的n(SO)=n(BaSO4)==0.01 mol,n(NH)=n(NH3)==0.03 mol,由物质呈电中性知,一定含有Cl-,且一份该固体中n(Cl-)≥0.01 mol,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A、B、D错误,C正确。5. D 实验①中产生了2种沉淀:BaSO4、BaCO3,n(SO)=n(BaSO4)==0.01 mol、n(CO)=n(BaCO3)==0.01 mol。实验②中产生了NH3,则溶液中含有NH,n(NH)=n(NH3)==0.05 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Na+、K+中一种或两种,A错误;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钾元素的焰色,B错误;原溶液中c(SO)==0.05 mol/L,C错误;若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由溶液呈电中性知,n(Cl-)+2n(SO)+2n(CO)=n(NH)+n(Na+)+n(K+),则n(Cl-)>0.01 mol=n(SO),即c(Cl-)>c(SO),D正确。6. C 该待测液中不一定含有钾盐,可能含有KOH,A错误;该待测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可能含有CO,B错误;液态的铝不滴落,熔融态的Al被Al2O3包裹,说明熔点:Al2O3>Al,D错误。7. C Cl2不具有漂白性,A错误;只能说明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钠元素,B错误;该待测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可能含有CO,D错误。8. A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HSO、HCO,不一定含有CO,B错误;原溶液中可能含Fe2+,不一定含Fe3+,C错误;Cl2不具有漂白性,D错误。9. D 酸性条件下,NO具有氧化性,可将SO氧化为SO,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A错误; 酸性条件下,NO具有氧化性,可将Fe2+氧化为Fe3+,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3+,B错误;加入盐酸,引入了Cl-,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C错误;加入NaOH,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D正确。10. C 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u2+,故原溶液中一定没有Cu2+,A错误;实验①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实验②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实验③④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O,不含Mg2+、Ba2+、SO,实验⑤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由原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相等知,溶液中一定含有K+,一定没有NO,B、D错误,C正确。11. D 由实验2知,100 mL溶液中含有0.03 mol NH,由实验3知,n(SO)=n(BaSO4)==0.01 mol、n(CO)=n(BaCO3)==0.01 mol,则100 mL溶液中含有0.03 mol NH、0.01 mol SO、0.01 mol CO,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若溶液中不含Cl-,由溶液呈电中性知,溶液中含有0.01 mol K+,若溶液中含有Cl-,则n(K+)>0.01 mol,D正确。12. C 实验1说明含有能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向实验1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CaCO3或BaCO3,说明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CO3,Ba(NO3)2、CaCl2至少含有1种;取少量实验2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混合物中一定含有CaCl2;故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CaCl2、Na2CO3,可能含有Ba(NO3)2,C错误。13. CO、Fe3+ SO K+ 焰色反应解析:实验2说明CO不存在;实验3说明有SO存在;实验4说明Fe3+不存在。14. (1) Cu2+、SO Na+、Cl-、H+(2) ①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若焰色呈黄色,则溶液中含有Na+,若不呈黄色,则溶液中不含Na+;向待测液中滴加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溶液中存在H+,若不变色,则说明溶液中不存在H+ ②取适量实验3得到的滤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后,滴加几滴AgNO3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Cl-15. (1) ①H+、Ba2+、NH、Cl- Mg2+、SO、CO ②H++OH-===H2O、NH+OH-NH3↑+H2O(2) ①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②取少许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含有C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