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注意事项:本卷考试形式为开卷,满分60分。本卷分为试卷、答题卷。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面两则新闻的共同主题应该是
A.重视民本 B.脱贫致富 C.教育优先 D.科技创新
2.2024年9月28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首次公开亮相。经公开征集评选,中国登月服命名为
A.探索 B.揽月 C.望宇 D.梦舟
3.2025 年2 月以来,中国在中美贸易中遭遇了一场“疾风骤雨”,而引发这场风波的原因在于美国单方面发起
A.芯片战 B.关税战 C.能源战 D.信息战
4.右图是小秦同学的家庭生活场景片段。如果你是小秦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回答妈妈的问题
A.作为父母,应勇于放手让孩子自立自强
B.作为子女,应当积极求助家长化解烦恼
C.父母要尊重小秦的隐私,塑造和谐家庭
D.小秦可能是青春期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
5.同学们就“消极情绪可否公开表达”开展辩论,如果你是正方,会选择以下哪个角度开展辩论
A.公开合理地表达有利于获得帮助B.不应该公开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C.公开表达会给他人带来不适感受D.情绪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晴雨表”
6.同学们拟评选班级“最具中华人文精神之星”。你认为要获取这一荣誉,应具备的特质有
①具备自信从容的领袖才能 ②善于化解矛盾推动班级建设
③擅长书法、戏曲表演技艺 ④具有朴实、勤俭的优良品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一位同学发言时引用了一则寓言故事: “狐狸吃不到树上的葡萄很不开心,于是安慰自己说‘那一定是酸的’。”你认为他引用这则故事应该是想论证
A.我们一定要避免自卑自负 B.认知调节可以帮助调节情绪
C.情绪对我们具有双重影响 D.逆境有利于我们走好人生路
8.小明与朋友外出游玩时向其他游客问路,对方却态度冷淡、一言不发,小明依然礼貌地向对方致谢。朋友不解地问他为何不生气,如果你是小明,你应告诉他
①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②无论别人怎样对待我们,都应豁达以对
③我们有责任用积极的情感让世界更美好
④我们应当在帮助他人中培养健康的情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习近平主席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说“梦虽遥,追则能达”,同学们对“追则能达”蕴含的道理形成了共识,这个共识应当是
A.人生当自强 B.人贵有自知 C.努力要讲策略 D.少年应有梦想
10.同学们在浏览全国两会新闻时,获取了一则信息:
2025年度,国家围绕人民民主、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安全体系和公共安全治理,以及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预安排审议34件法律案,其中修改法律19件,制定新法14件。
你认为这则消息能证明
①我国已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 ②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
③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国家重视实现社会生活法治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在课堂交流中,小明说了一件自己的糗事:他借同学的笔忘记及时归还,等想起来时才发现被自己弄丢了。据此回答11-12题。
11.同学们运用法律知识对这件事进行归类,你选择支持
①属于行政纠纷 ②属于财产权纠纷
③属于民事纠纷 ④属于人身权纠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大家从法律层面给出建议:小明应及时道歉并赔偿,理由是
A.守诚信是传承民族思想理念的要求B.这些都是民法典中明确规定的责任
C.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是错的D.我们应自觉践行礼义廉耻的荣辱观
13.网购遭遇欺诈时你会怎么办 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一组关于此问题的调查数据(见右图)。老师通过这组数据主要想告诉我们
A.网络欺诈层出不穷,要警惕不法侵害
B.欺诈侵犯人身权利,要学会自我保护
C.青少年要依法自律,要远离违法犯罪
D.违法必须受到制裁,要勇于依法斗争
班级开展“走近民法典”主题学习,某小组的任务是了解民法典是如何规范保护人们生产生活的。据此回答14-15题。
14.该小组打算通过案例分析来完成任务。你建议选择以下哪个案例
案例①:一位市民骑电动车时没有戴头盔,被警察拦下并罚款。
案例②:某居民家庭因子女孝顺、家风文明,被评为最美家庭。
案例③:小马将自己的表情做成搞怪表情包,在网上售卖获利。
案例④:黄某为了检查警方的出警速度,故意在深夜谎报警情。
A.案例①③ B.案例①④ C.案例②③ D.案例②④
15.该小组对于“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形成结论如下,其中恰当的是
①只在民法典中有明确的保护规定 ②都是人们享有其他权利的基础保障
③这些权利都属于公民的人身权利 ④侵害上述权利一定具有社会危害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6.(13分)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校拟开展“寻找身边榜样”的活动。某班级经过集体评议,欲推荐两位“榜样”同学:
“榜样”同学:小鸣 “榜样”同学:小飞
推荐理由:每次考试后,他都会进行详细的自我分析,并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他多次分享自己的这些经验,让同学们获益匪浅。
(1)请选取其中一位同学,分析其榜样作用在何处,说说你会如何向他学习。 (6分)
(2)推荐名单公示后,小刚很难过: “我也有很多优点,他们很多地方不如我,为什么同学们没推荐我 ”如果请你找他谈心,你会说什么 (7分)
17.(17 分)为了探究民法典是如何护航生活的,同学们基于搜集的部分案例开展讨论:
(1)请你参与讨论,简要陈述你的探究结论与理由。 (9分)
(2)传统文化推动纠纷解决。你从上述纠纷解决中发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对此说说你的认识。 (8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5 ACBDA 6-10 CBBAD 11-15 CBDCD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6.(1)选小鸣:①主动帮助走失儿童体现亲社会行为,传递友善美德。②护送儿童至派出所并婉拒谢礼,展现责任担当与高尚品德。③学习他主动关爱他人,遇到类似情况积极伸出援手,践行助人为乐精神。(每点2分,共6分)
选小飞:①考试后自我分析并制定执行学习计划,体现自律与科学学习方法。②分享经验帮助同学,展现乐于奉献的品质。③学习他养成自我反思习惯,制定合理计划并严格执行,同时主动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每点2分,共6分)
(2)①每个人都有优点,推荐结果是集体综合考量的结果,不能仅以自我视角评判。②要正确认识自己,既看到优点也接纳不足,避免自负心理。③榜样的意义在于激励成长,可学习他人长处,完善自我。④班级评选注重多方面表现,应关注自身进步,积极为集体贡献。⑤以平和心态对待结果,主动与同学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每点1分,共7分)
17.(1)结论:民法典通过规范民事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理由:①案例中赵某用AI换脸技术侵权,民法典保护知识产权,要求其停止侵权赔偿。②快递公司遗失包裹,民法典保障财产权,按合同赔偿。③两案例体现民法典调整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每点3分,共9分)
(2)元素:①调解协商解决纠纷,体现“和为贵”的传统思想。②双方依法处理矛盾,体现“以法为据”的法治理念。认识:①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有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睦。②法治与德治结合,既依法律规范行为,又借传统美德推动纠纷解决。③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借鉴。④在生活中应兼顾法律与道德,以文明方式解决问题。(每点2分,共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