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期末测试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如表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2021年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据。据此完成1~2题。
国家 日本 韩国 中国 印度 缅甸 也门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39340 34801 12359 2185 1217 712
1.据表可知,亚洲各国(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 B.自然条件差异显著
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D.国土面积相差悬殊
2.表格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万美元的国家是( )
A.缅甸、也门 B.中国、印度 C.韩国、中国 D.日本、韩国
滴水叶尖是指树叶的叶尾细长,能排出树叶内较多的水分,又避免雨水在叶面上积存。如图为某滴水叶尖照片,据此完成3~4题。
3.滴水叶尖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气候干旱 B.空气湿润 C.降水丰富 D.光照强烈
4.滴水叶尖最可能出现在( )
A.东南亚 B.西亚 C.中亚 D.北亚
家住上海的王先生利用寒假时间到日本进行深度游,由南向北先后游玩了福冈市、名古屋、东京和礼幌,旅行途中看到大巴司机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除东京外其他城市房屋矮小,且多建地下商城,如图示意王先生旅游路线,据此完成5~7题。
5.王先生游历了日本的( )
①九州岛 ②四国岛 ③本州岛 ④北海道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大巴司机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反映出日本( )
A.人口生育率高 B.就业岗位多 C.劳动力丰富 D.人口老龄化
7.日本“房屋矮小,多建地下商城”的原因是( )
A.防震避险 B.预防火灾 C.降低建设成本 D.预防洪涝灾害
中南半岛固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读图“中南半岛示意图”,完成8~9题。
8.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反映了中南半岛(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
C.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D.河流均向南注入太平洋
9.据图判断,影响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纬度位置 ②地形 ③海陆位置 ④河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年3月10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达成恢复双边外交关系协议。如图为西亚地区简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下列有关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阿拉伯国家” B.都位于波斯湾沿岸,水资源丰富
C.石油资源丰富,都是石油出口国 D.经济收入高,都是发达国家
11.下图中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
A. B. C. D.
n12.沙特阿拉伯为减少对石油收入的依赖,积极进行经济转型,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大力发展种植业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样化经济
C.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D.限制石油开采,减少石油出口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大多是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读图“加纳某年进出口商品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加纳出口商品中占比最大的是( )
A.矿物 B.可可 C.木材 D.其他
14.加纳主要进口产品属于( )
A.初级农矿产品 B.热带经济作物 C.工业产品 D.木材与矿物
15.假如你当选为加纳的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带领人民脱贫致富( )
①大力发展教育,培养科技人才 ②尽量多开采矿物,加大出口量 ③加强国际合作,引进资金和技术等 ④发展矿产深加工,实现产品多样化 ⑤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⑥多垦荒,多种粮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⑥
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的动物分别是( )
A.企鹅、北极熊 B.鸭嘴兽、北极狐 C.鹬鹮、北极熊 D.天鹅、大熊猫
17.这两种动物的栖息地是( )
A.湿润的沼泽地带 B.酷寒的高纬度地区
C.寒冷的高山地带 D.干燥的沙漠地带
18.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其原因是( )
A.海拔高 B.距离海洋远 C.纬度高 D.地形的影响
19.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祖先是英国人;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德国出生的犹太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出生在中国;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的祖先来自非洲,上面资料说明( )
A.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B.美国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
C.华人对美国的贡献大 D.美国是一个资源消耗大国
20.近年来,巴西北部的热带雨林破坏极为严重。热带雨林破坏带来的影响有( )
①使世界人口锐减 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南极冰层加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24题(4)2分,其他每空1分,共2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印度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粮食产量很不稳定;人口众多,喜食咖喱饭。
(1)印度的地理位置可概括为“北山、南洋、东湾、西海”,其中“北山”指的是_____。
(2)印度粮食产量很不稳定,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灾害频繁。
(3)印度降水量1000毫米以下的地区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
(4)在下面A~D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完成下面框图。(只填字母)
A.平原广阔 B.天气炎热,食物容易腐坏
C.北回归线穿过 D.丰沛的降水
(5)为缓解印度人均粮食占有量低的现状,可采取哪些措施_____(答出1点即可)。
22.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就南北半球而言,澳大利亚位于_____半球,根据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东南沿海/内陆)地区。
(2)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说明其农业以_____(农业部门)为主。
(3)澳大利亚的农场大规模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少,但是生产效率却很高,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亚农业生产过程中_____化程度高。
(4)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铁矿主要分布在_____(沿海/内陆)地区。这种分布特点的好处有_____。
(5)澳大利亚所产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很高。试分析其商品率高的原因_____。
23.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2月7日中国秦岭站正式开站,秦岭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如图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五个南极科考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站。
(2)秦岭站将拥有海洋实验室,它观测与研究的大洋是_____,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时,此时南极地区正处于_____(暖季/寒季)。
(3)“绿色考察”理念贯穿于秦岭站的设计和施工全过程。其中,新能源的使用占比超过了60%,在南极地区可以全年大规模使用的新能源可能是风能、水能或太阳能中的_____。
(4)秦岭站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的设计,这样设计主要是考虑到_____(单选)。
A.防寒保暖 B.防积雪融水进入 C.防紫外线辐射 D.防大风积雪掩埋
(5)秦岭站内部建有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其目的是。我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为减缓极地冰川融化贡献中国力量。请列举一种低碳生活方式_____。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图(图甲)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图乙)。
材料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占世界大豆贸易量的60%以上。美国和巴西是主要的大豆出口国,支撑着超过80%的大豆供应,下表为巴西和美国大豆生长周期表。(注:生长周期是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
(1)巴西和美国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_。从东西半球看,巴西和美国均位于_____半球;从地形类型看,巴西大豆主要分布在_____(填地形类型),美国大豆主要分布在平原。
(2)读图乙可知,美国农业生产具有_____的特点。
(3)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比巴西大豆生长周期_____(长/短);两国大豆收获期的时间相差约半年,主要原因是_____。
(4)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美国东北部乳畜带的发展条件_______________(2分)。
七年级期末测试地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 C 2 . D 3 . C 4 . A 5 . C 6 . D 7 . A 8 . A 9 . D 10 . C 11 . A 12 . B 13 . B
14 . C 15 . C 16 . A 17 . B 18 . C 19 . A 20 . B
二 、非选择题:24(4) 2 分,其他每空 1 分,共 30 分。
21 . (1)喜马拉雅山脉
(2)旱涝/水旱
(3)小麦
(4) ①C ②D ③A ④B
(5)采取人口控制计划等
22 . (1)南 东南沿海
(2)畜牧业
(3)机械
(4)沿海 有利于通过海上运输出 口
(5)羊毛产量大,本国人口少,消费量低(叙述合理即可)
23 . (1)长城
(2)太平洋 暖季
(3)风能 (4) D
(5)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等
24 . (1)大西洋 西 高原
(2)地区专门化
(3)长 两国大豆产区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4)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1 分);人口、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1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