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期末模拟高频易错预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押题卷】期末模拟高频易错预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高频易错预测卷
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下面( )图形不是通过旋转得到的。
A.B.C.D.
2.在计算器中,CE键是( )键。
A.日期键 B.开关及清屏键 C.清除键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5千米,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用到的公式是( )。
A.路程÷时间=速度 B.速度×时间=路程 C.路程÷速度=时间 D.速度÷时间=路程
4.根据算式,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99×45=44550 B.990×450=44550 C.44550÷450=99
5.梯形的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不可能是( )。
A.两个三角形 B.两个梯形 C.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6.和下面第( )道算式得数相等。
A. B. C.
7.两个同样的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减少5米,宽不变;第二个长方形的宽减少5米,长不变。变化后剩下的部分相比,( )。
A.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大 B.一样大
C.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大 D.无法确定
8.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2厘米和18厘米,第三条边的长不可能是( )。
A.8厘米 B.12厘米 C.18厘米 D.30厘米
9.国庆节到了,环卫工人把一盆盆的菊花摆成了3个“7×7”的方阵布置人民广场。最外圈用红色的菊花,其余用黄色的菊花。要准备红色的菊花( )盆,黄色的菊花( )盆。
A.72,75 B.24,25 C.49,36
二、填空题
10.三角形具有( ),它的三个内角的和是( )。
11.在三角形中,已知∠1=42°,2=68°,∠3=(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4°,它的一个底角是(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8°,它的另一个锐角是( )°。
12.折叠手机在市场上的不断亮相,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追捧。折叠起来是一部手机,展开后就变成一台平板电脑,一折一开的运动是( )。(填“平移”或“旋转”)
13.小红一个星期用了210元生活费,照这样计算,小红5月份的生活费是( )元。
14.疫情截止2020年月26日,中国累计治愈80007例,横线上的数读作( );海外确诊病例九百六十二万五千五百四十四例,横线上的数写作( );海外累计死亡485214例,横线上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
15.下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cm,与这条高对应的底是( )cm。
三、判断题
16.150×6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
17.用10厘米长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和三角形,它们的周长都相等。( )
18.已知7×5=35,70×5=350,所以70×15=1050。( )
19.三根长度分别是6厘米、6厘米、9厘米的小棒能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
20.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面积扩大到原来的7倍。( )
21.用两根长3厘米和一根长6厘米的小棒,可以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四、计算题
22.直接写得数。
16×300= 360×20= 560÷80= 22×40=
800×50= 630÷70= 210×40= 15×80=
23.用竖式计算。
132×25= 25×380= 30×408=
24.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9-37-63 98×25
56×99+56 25×(20+4)
25.三根绳子共长190米,每根绳子各长多少米?
五、作图题
26.画出每个图形底边上的高。
27.
(1)图中点B在第( )列第( )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2)画出三角形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并用数对表示旋转后点和点的位置。( ) ( )
六、解答题
28.花坛里有24棵月季花,茉莉花的棵数比月季花的4倍少56棵。茉莉花有多少棵?
29.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段路,甲队每天修65米,乙队每天修70米,15天正好修完。这段路一共多少米?
30.如图是新兴商场部分商品的单价。新兴商场卖了12套桌椅,一共卖了多少钱?
31.回收1吨易拉罐可以生产钢材760千克,同时还可以节省煤炭420千克。某回收站5月份回收易拉罐38吨,用这些易拉罐能生产钢材多少千克?如果每千克煤炭18元,那么回收这些易拉罐可以节省煤炭费用多少元?
32.学校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圃,把它的长减少6米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这时花圃的面积减少72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33.为倡导孩子们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某小学四年级分小组开展了收集雨水的行动。同学们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灌花草树木和打扫卫生。
第一小组记录:在一场大雨后,4个容量为394升的水缸全部装满了水。
第二小组记录:在大扫除中,四年级的13个教室使用了收集的雨水,平均每个教室用了102升水。
剩下的雨水用来浇灌草坪,有多少升雨水用来浇灌草坪?
答案与解析
1.B
【解题思路】平移:将一个图形或物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不变;
旋转: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物体或图形,所有点都围绕着某一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或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精讲精析】
A.是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B.是由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
C.是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D.是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故答案为:B
2.C
【精讲精析】ON是开机键,OFF是关机键,C是清除键,故答案为:C
3.B
【解题思路】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5千米,5小时是时间,要求5小时行多少千米,也就是求路程,用到的公式是速度×时间=路程。
【精讲精析】由分析得: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5千米,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用到的公式是速度×时间=路程。
故答案为:B
【要点提示】熟练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C
【解题思路】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0除外)一个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乘数×乘数=积,积÷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据此解答即可。
【精讲精析】A.根据算式,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除以10,积也应该除以10,44550÷10=4455,该选项错误;
B.根据算式,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要乘10,44550×10=445500,该选项错误;
C.根据一个乘数=积÷另一个因数,44550÷450=99,所以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5.A
【解题思路】梯形的高如下图所示:
梯形的高把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梯形的高把梯形分为两个梯形。
梯形的高把梯形分成四边形和三角形。
因此梯形的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不可能是两个三角形。据此解答即可。
【精讲精析】根据分析:
梯形的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不可能是两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A
6.C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除法的性质是指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乘这两个数的积。650÷13÷5=650÷(13×5)。据此作答即可。
【精讲精析】650÷13÷5和算式650÷(13×5)的得数相等。
故答案为:C
7.A
【解题思路】
设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8厘米,宽6厘米。第一个长方形变化如图:阴影部分是剩下的图形,剩下图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6厘米,宽是(8-5=3)厘米;第二个长方形变化如图:阴影部分是剩下的图形,剩下图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原来长方形的长8厘米,宽是(6-5=1)厘米。长方形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即可算出变化后剩下的部分的面积。
【精讲精析】
8-5=3(厘米)
6×3=18(平方厘米)
6-5=1(厘米)
8×1=8(平方厘米)
第一个长方形变化后剩下的部分面积大。
故答案为:A
8.D
【解题思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据此即可解答。
【精讲精析】12+18=30(厘米)
18-12=6(厘米)
所以第三边要大于6厘米小于30厘米。
A.6厘米<8厘米<30厘米,可能;
B.6厘米<12厘米<30厘米,可能;
C.6厘米<18厘米<30厘米,可能;
D.30厘米=30厘米,不可能。
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2厘米和18厘米,第三条边的长不可能是30厘米。
故答案为:D
9.A
【解题思路】每个方阵中,外圈的红色菊花有4×(7-1)=24盆。里面的黄色菊花有7×7-24=25盆。分别用每个方阵中红色菊花盆数以及黄色菊花盆数乘3,求出红色菊花以及黄色菊花总盆数。
【精讲精析】4×(7-1)
=4×6
=24(盆)
24×3=72(盆)
7×7-24
=49-24
=25(盆)
25×3=75(盆)
则要准备红色的菊花72盆,黄色的菊花75盆。
故答案为:A。
【要点提示】本题考查方阵问题。方阵问题的解题数量关系:四周人数=(每边人数-1)×4,里面人数=总人数-四周人数。
10. 稳定性 180°
【解题思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和内角和知识填空即可。
【精讲精析】三角形不易变形,具有稳定性,它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要点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特性和内角和知识,要熟记这些特征。
11. 70 73 42
【解题思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用180度减去∠1的度数、再减去∠2的度数,即可求出∠3的度数;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先用“180-34”求出两个底角的度数和,进而用“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度数和÷2”解答求出一个底角的度数。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之和是90°,所以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90°﹣48°,据此即可解答.
【精讲精析】∠3的度数:180°-42°-68°
=138°-68°
=70°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34°)÷2
=146°÷2
=73°
它的一个底角是73°。
90°-48°=42°
它的另一个锐角是42°。
12.旋转
【解题思路】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然后根据折叠手机一折一开运动的特点来判断属于哪种运动。平移是指物体在平面上沿着某个方向移动,而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改变;旋转是指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
【精讲精析】折叠手机在一折一开的过程中,是围绕着折叠处这个轴转动。它并不是沿着某个方向做直线移动,不符合平移的特点。而符合旋转是物体围绕一个轴转动。所以折叠手机一折一开的运动是旋转。
所以,折叠起来是一部手机,展开后就变成一台平板电脑,一折一开的运动是是旋转。
13.930
【解题思路】5月是大月,有31天,一个星期有7天,210除以7等于小红平均一天的生活费用,再乘31,即等于小红5月份的生活费,据此即可解答。
【精讲精析】5月是大月,有31天。
210÷7×31
=30×31
=930(元)
小红5月份的生活费是930元。
14. 八万零七 9625544 49万
【解题思路】(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读亿级和万级时按读个级的方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据此读出这个数。
(2)整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写出这个数。
(3)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万位进1;若千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
【精讲精析】疫情截止2020年月26日,中国累计治愈80007例,横线上的数读作八万零七;海外确诊病例九百六十二万五千五百四十四例,横线上的数写作9625544;海外累计死亡485214例,横线上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49万。
【要点提示】读整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读。写整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写。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解答。
15. 12 16
【解题思路】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对边作垂直线段,即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据此解答。
【精讲精析】由分析可知:与12cm这条高对应的底是16cm这条边。
【要点提示】平行四边形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作是底,所以平行四边形有4条底,有无数条高,每条底边都有与之对应的高。
16.×
【解题思路】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求出150×60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精讲精析】150×60=9000,积末尾有3个0。
故答案为:×
【要点提示】求两个数的乘积的末尾0的个数,先求出这两个数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17.√
【解题思路】用10厘米长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和三角形,铁丝的长度就是所围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长,据此解答即可。
【精讲精析】根据分析可知,用10厘米长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和三角形,它们的周长都相等,均为铁丝的长度。
故答案为:√。
【要点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铁丝围成图形时铁丝的长度就是所围成的图形的周长。
18.√
【解题思路】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或除以几。据此解答。
【精讲精析】对比算式70×5=350和算式70×15可知,一个乘数不变,5×3=15,即另一个乘数乘3,那么积也应该乘3。350×3=1050,所以70×15=105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20.×
【解题思路】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以及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知,当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宽不变时,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长不变时,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当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应扩大到原来的3×4=12倍。据此判断即可。
【精讲精析】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4=12倍。
故答案为:×。
【要点提示】本题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与积的变化规律的综合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
21.×
【解题思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精讲精析】3+3=6,则长3厘米、3厘米、6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也就不能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
【要点提示】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22.4800;7200;7;880;
40000;9;8400;1200
23.3300;9500;12240
【解题思路】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
【精讲精析】132×25=3300 25×380=9500 30×408=12240

24.29;2450
5600;400
【解题思路】129-37-63观察发现后面37和63如果相加可以组成100,利用减法的性质,将其写成129-(37+63)的形式后再简便计算;
98×25把98用(100-2)代替,再用乘法分配律的减法形式来展开计算;
56×99+56把后面那个加数56写成56×1,然后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25×(20+4)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展开计算。
【精讲精析】129-37-63
=129-(37+63)
=129-100
=29
98×25
=(100-2)×25
=100×25-2×25
=2500-50
=2450
56×99+56
=56×99+56×1
=56×(99+1)
=56×100
=5600
25×(20+4)
=25×20+25×4
=500-100
=400
25.第一根40米;第二根60米;第三根90米
【解题思路】和差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差,求大、小两个数的问题。
解答方法:小数=(和-差)÷2,大数=和-小数=小数+差;
大数=(和+差)÷2,小数=和-大数=大数-差。
【精讲精析】第二根长:(190+20-30)÷3=60(米)
第一根长:60-20=40(米)
第三根长:60+30=90(米)
答:第一根长40米,第二根长60米,第三根长90米。
【要点提示】本题考查了和差问题,理解并掌握公式,可以让解题过程变简单。
26.见详解
【解题思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据此画图即可。
【精讲精析】
【要点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的画法。高一般用虚线表示,并画上垂足符号。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底。
27.(1)3;5;(3,5)
(2)A′(9,5) C′(3,2)
图见详解
【解题思路】(1)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将点所在的列数写前,行数写后。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的方法,以点B为旋转中心,把另外两个顶点分别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再依次连接起来即可;最后根据数对表示位置即可。
【精讲精析】(1)图中点B在第3列第5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5)。
(2)A′(9,5) C′(3,2)
如图:
28.40棵
【解题思路】分析题意可知:花坛里有24棵月季花,茉莉花的棵数比月季花的4倍少56棵,运用倍数和减法的意义可知,用月季花的棵数乘4再减去56即可得到茉莉花的棵数。
【精讲精析】24×4-56=40(棵)
答:茉莉花有40棵。
【要点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倍数的应用,解答时要注意正确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
29.2025米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用(甲队每天修的长度+乙队每天修的长度)×合修的天数=这段路的总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精讲精析】
(米)
答:这段路一共2025米。
30.5400元
【解题思路】由题可知:一套桌椅是(320+130)元,12套桌椅一共卖了多少钱,用乘法计算可得。
【精讲精析】(320+130)×12
=450×12
=5400(元)
答:一共卖了5400元。
【要点提示】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计算时需要注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31.28880千克;287280元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每吨易拉罐可生产760千克钢材,回收38吨的钢材总量为38×760=28880(千克),每吨易拉罐节省420千克煤炭,38吨节省的煤炭总量为:38×420=15960(千克),再乘18元,就是回收这些易拉罐可以节省煤炭费用。以此答题即可。
【精讲精析】根据分析可知:
38×760=28880(千克)
答:用这些易拉罐能生产钢材28880千克。
38×420=15960(千克)
15960×18=287280(元)
答:那么回收这些易拉罐可以节省煤炭费用287280元。
32.216平方米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把长减少6米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说明原来长方形的宽比长少6米。根据长方形的长=面积÷宽,求出原来长方形的宽。用原来长方形的宽加上6米,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长,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解答。
【精讲精析】如图:
72÷6=12(米)
(12+6)×12
=18×12
=216(平方米)
答:原来花圃的面积是216平方米。
【要点提示】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正确求出原来长方形的宽。
33.250升
【解题思路】先算出水的总量=容量为394升的水缸×4,再算出在大扫除中用去的水=平均每个教室用了102升水×13,最后用总水量-在大扫除中用去的水即可解答。
【精讲精析】4×394-13×102
=1576-1326
=250(升)
答:有250升雨水用来浇灌草坪。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