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约客赵师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一个淅淅沥沥的雨夜,你满心期待着好友赴约,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好友却迟迟未到。此时,你望着窗外的雨景,听着时钟滴答作响,心中会有怎样的思绪?南宋诗人赵师秀就曾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并将当时的所见所感写成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约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感受诗人在雨夜等待中的那份独特心境。学习目标了解赵师秀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及诗歌创作风格,明确其在南宋诗坛的地位。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熟练掌握朗读技巧。 体会诗人在雨夜等待友人时的寂寞、怅惘之情,感受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独特感悟,培养自身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观察力。作者介绍赵师秀,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他是 “永嘉四灵” 中较出色的诗人,其诗学姚合、贾岛,尊姚、贾为 “二妙”。作诗尚白描,反对江西诗派 “资书以为诗” 的做法,主张以清新自然之语写寻常之事。赵师秀的诗多写自然景物和闲适生活,风格清瘦野逸,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影响,代表作除《约客》外,还有《数日》《庵西》等 。 创作背景赵师秀生活在南宋后期,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约客》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可能是诗人在一个闲适的雨夜,约好与友人相聚,然而友人却未能按时到来,诗人在等待过程中,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这种看似平常的生活场景,在诗人的笔下却充满了诗意,反映出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 题目解读“约客”,即邀请客人,点明了诗歌叙述的核心事件。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诗歌围绕诗人邀请友人前来相聚展开。但仅从题目,我们并不知道诗人为何约客、约客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这就引发了读者的好奇,想要进一步探究诗歌的内容,看看诗人在约客过程中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情感变化。 文体介绍《约客》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近体诗。七言绝句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经初唐发展逐渐定型,至盛唐达到鼎盛。全篇共四句,每句七个字,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严格对仗) 。七言绝句短小精悍,语言凝练,能够以简洁的文字、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构思,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悠远的意境,便于诗人抒发瞬间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是古代诗人常用的诗歌体裁之一,适合用来描写生活场景、抒发个人情感等。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整体感知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疏通文意诗歌大意: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鸣。此时已过午夜,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只好消磨时间似的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落了灯花。“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诗歌开篇,诗人描绘了一幅江南梅雨季节的独特画面。“黄梅时节家家雨”,点明时间是梅子成熟的梅雨季节,“家家雨” 则突出了雨势的连绵不断,整个江南都笼罩在烟雨之中,给人一种潮湿、压抑的感觉。“青草池塘处处蛙”,以充满生机的蛙声,打破了雨声的单调,同时也衬托出环境的寂静。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而又略带烦闷的氛围,为后文写诗人等待友人的心情做了铺垫。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后两句诗,诗人将笔触转向自己的等待过程。“有约不来过夜半”,直接点明诗人与友人有约,但友人却过了半夜还未到来,一个 “过夜半”,突出了等待时间之久,也透露出诗人心中的焦急和失望。“闲敲棋子落灯花”,是全诗的经典之笔。“闲” 字体现出诗人等待时的无聊与无奈,“敲棋子” 的动作,看似悠闲,实则是诗人内心焦虑的一种外在表现。“落灯花” 这一细节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寂静和等待的漫长。这两句诗,通过对诗人动作和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等待友人过程中的寂寞、怅惘之情,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吗?诗歌前两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描绘出一幅热闹的江南梅雨景象,雨声、蛙声交织,充满生机;而后两句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则刻画了诗人独自一人、寂寞等待的场景,氛围寂静、冷清。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以环境的热闹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更加突出了诗人等待友人时的怅惘之情,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在雨夜等待中的复杂心境。主题更加鲜明突出。分析《约客》中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诗中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是实写,描绘了诗人眼前所见的江南梅雨季节的景象和所听到的蛙声,是对现实环境的描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在实写等待友人这一行为的同时,也有虚写成分。诗人等待过程中内心的思绪、对友人未到的猜测等心理活动虽未直接写出,但通过 “闲敲棋子” 这一动作,委婉地暗示出来,属于虚写。虚实结合,实写为虚写提供了现实场景,虚写则深化了实写的内涵,使诗歌不仅展现了雨夜等待的具体场景,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中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的热闹景象与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的寂寞等待,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关联?“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描绘出江南梅雨季节雨声、蛙声交织的热闹景象,充满生机。而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则刻画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深夜等待友人却迟迟未等到的寂寞场景。前者的热闹为后者的寂寞起到反衬作用,通过环境的喧闹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在等待过程中的怅惘和失落之情。这种对比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强烈,让读者更能深刻体会到诗人从期待到失望的心情变化,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分明。“有约不来过夜半” 的焦急等待与 “闲敲棋子落灯花” 的悠闲动作,在表现人物心境上有何作用?“有约不来过夜半” 直接点明诗人等待友人时间之久,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焦急和失望,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友人到来的期盼以及友人未到的无奈。“闲敲棋子落灯花” 中,“闲敲棋子” 这一看似悠闲的动作,实则是诗人在焦急等待中,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而做出的下意识行为。“落灯花” 的细节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寂静和等待的漫长。这两句诗,通过将内心的焦急与外在的悠闲形成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既表现出等待时的无聊与无奈,又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期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让读者更能深入理解诗人在等待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诗歌中通过环境的热闹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形成对比,对表现主题起到了关键作用。前两句描绘的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的热闹景象,与后两句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中诗人独自等待的寂寞场景相互映衬。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在雨夜等待友人时的孤独感,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因友人未到而产生的怅惘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中这种细微情感的捕捉和表达,深化了诗歌主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平凡生活场景中所蕴含的独特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价值。诗歌中虚实结合手法是如何增强诗歌表现力的?诗歌前两句实写江南梅雨季节的景色,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具体可感的画面,营造出特定的环境氛围,是诗歌的现实基础。后两句在实写诗人等待行为的同时,通过 “闲敲棋子” 这一动作,虚写诗人等待过程中的复杂心理活动。诗人内心的焦急、失望、无奈等情绪虽未直接描述,但通过这一动作委婉地暗示出来。虚实结合,实写使虚写有了依托,让读者能够通过具体场景感受到诗歌的真实性;虚写则深化了实写的内涵,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诗人的心境。这种手法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诗歌不仅仅是对生活场景的简单描写,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韵味,让读者在欣赏诗歌时能产生更多的联想和共鸣。结合全诗,分析诗歌主旨核心,找出能体现主旨的原文语句。诗歌主旨核心是通过描写诗人在雨夜等待友人未至的情景,抒发诗人等待过程中的寂寞、怅惘之情,同时展现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独特感悟。“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是体现主旨的关键语句。“有约不来过夜半” 直接点明等待的结果和时间,突出了诗人等待的漫长和失望;“闲敲棋子落灯花” 通过对诗人动作和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等待过程中的无聊、无奈和寂寞。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情感与行为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在平凡生活场景中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深化了诗歌的主旨,使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课堂小结《约客》是赵师秀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诗人在雨夜等待友人的情景。诗歌开篇通过对梅雨季节景色的描写,营造出清幽、寂静的氛围;而后两句则通过对诗人等待过程中动作和细节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寂寞、怅惘的心情。诗人运用对比、虚实结合等艺术手法,以环境的热闹反衬内心的孤独,以实写场景暗示虚写情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表达更加细腻。整首诗看似在描写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体现了赵师秀诗歌清瘦野逸的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理解性默写赵师秀《约客》中,描绘江南梅雨季节,到处是烟雨笼罩、蛙声阵阵景象的句子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诗中通过描写诗人等待友人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寂寞、怅惘心情的诗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在《约客》中,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两句,渲染出梅雨季节的独特氛围,为后文写诗人等待友人做铺垫。作业设计查找赵师秀的其他诗歌,如《数日》,对比分析这些诗歌与《约客》在内容、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撰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