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三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三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福建省福州三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
(范围:八下第1课—第5课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年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因是( )
A. 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 人民享有广泛、真实的权利
C.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D 人民可以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2. 某市政府在讨论“该不该增加公园建设”的问题时,由于意见分歧,最后采取了投票的方式,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达成了共识。可见,该市政府实行的原则是( )
A. 权力属于人民 B. 民主集中制 C. 尊重保障人权 D. 党领导一切
3. 我国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这体现了宪法( )
A.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 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总和
C. 着重规范公民的民事活动 D. 规定国家生活中一般性问题
4. 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校组织学生走进当地宪法主题公园,参观宪法红色书碑,诵读宪法部分条款,齐唱宪法主题歌曲,进行法律知识互动问答等。这些活动有利于( )
①增强学生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②监督宪法实施,保障公民民主权利
③学习宪法知识,提高学生执法能力
④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思维,自觉守法用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
A. 最高人民检察院 B. 最高人民法院
C.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6. 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③宪法核心价值追求是保证公民当家作主
④只要规范权力运行,就能保证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在宪法宣传周主题学习活动中,以下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正确的是( )
①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②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③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④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人民有权解释宪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国家工作人员王某在审批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过程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违法给房屋权属申请人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等,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被依法追缴违法所得。由此可知( )
①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②滥用职权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公民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④王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下列做法能直接提升人民幸福生活的有( )
①神舟十八号飞船拟4月下旬发射②福州市政府积极推行地铁免费坐
③国家医保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④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划分为六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某班同学围绕“公民基本权利”这一主题,进行了课堂情景剧表演。
☆剧情一:小丽的爸爸参加新一届县人大代表选举,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剧情二:小丽的妈妈通过“网络问政”栏目对某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剧情中小丽的爸爸和妈妈,分别行使的公民基本权利是( )
A. 政治自由 监督权 B. 政治自由 维护国家利益
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 D.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维护国家利益
11. 下列图示中,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漫画《追责》警示我们( )
①言论表达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②违反法定义务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公民言论自由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④侵犯他人权利必定受到刑法处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某高校航天领域研究生常某,为牟取暴利,利用专业学习的便利条件,多次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资料,泄露了国家秘密,最后被绳之以法。这警示我们( )
A. 泄露国家秘密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B. 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要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C. 维护国家安全主要是大学生的责任
D. 国家尊严不受侵犯,要自觉维护国家荣誉
14. 根据基本权利的有关知识,下表中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乘动车时,高某以未携带危险品为由拒绝安检 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 因网购的商品被冒领了,杨某向快递点索赔 公民通讯秘密不受侵犯
③ 陈某挡住房门,不让推销人员进屋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④ 张某因被同学起侮辱性绰号而要求对方道歉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下列行为属于法律要求我们必须做的有( )
①爱护公共财产 ②捐款支援灾区 ③遵守交通规则 ④获评先进个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八年级学生小王经常以各种借口不写作业。当老师询问时,他总是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作业我想写就写,不想写可以不写。”你打算用下面哪个观点来劝说他( )
A. 接受教育是义务,是否履行我做主 B. 权利意识需增强,维护权利不能让
C. 权利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须履行 D. 享有权利要珍惜,不写作业法难容
17. 根据图示,能正确反映下列四者之间关系的推进路径是( )
①人民代表②人民③人民政府④人民代表大会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18. “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②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③加大执法力度同破坏行为作斗争④制定维护民族团结的法律法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 70年来,从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参会的人大代表同样来自田间地头、来自工厂车间、来自科研院所、来自边关军营……流逝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人民。这表明,在我国( )
①人民群众有政治协商的权利
②人大代表的来源具有广泛性
③人大代表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 小福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主题,提出下列观点,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最基本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 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之一,我国现有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个自治区。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认识正确的是( )
①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②我国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三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课堂上同学们分别介绍了家人的工作单位,其中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 )
A. 小静妈妈开了一家童装网店
B. 小思的爸爸是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
C. 小安的哥哥经营着家庭农庄
D. 小赵的叔叔在外资企业工作
23.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75年来,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政协( )
①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作为国家机关积极行使职权
③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 小电梯,大民生。面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题,社区发挥居民主体地位,让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议,推动“谁来建”“谁来管”向“我来建”“我来管”转变。上述做法表明( )
①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 ②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③社区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④居委会发挥基层政权的优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5. 柴米油盐酱醋茶,快递小哥送到家。人们生活便利的背后是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202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320.7亿件,2024年前两个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3.5%。我国迅猛发展的快递行业( )
①彰显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活力
②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③为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④有助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下列各题要求,回答问题(5题,共50分)
26. 判断说理
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打“错误”),并说明理由。
(1)高空抛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小福认为应该将严禁高空抛物写进宪法。( )理由:____
(2)小闽通过关注公众号扫码点餐,个人信息被商家强制获取后,无法自行取消。他说:“我要采取一切手段维权”。( )理由:____
27. 【时政点评】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和工作惯例,最高人民法院于当日举行2024年宪法宣誓仪式。“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举行宪法宣誓仪式的重要意义。
28.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设置了以下教学环节,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围绕学习主题,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1)三位同学在共同探讨什么学习主题?他们分享的内容涉及哪些制度?
材料二 一位暖心的代表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朱晓丽在去年两会提交《关于深化耕地土壤污染防治提升粮食安全的建议》的基础上,继续围绕建立农田土壤绿色修复示范区等话题提出建议。17年来,她深入田间地头,听取民声,考察调研生产一线存在的问题,做好“土地医生”,努力守好人民的“饭碗田”。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朱晓丽是如何履行人大代表的职权与义务的。
29. 【权利义务伴我行】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既要培养权利意识,又要增强义务观念。
(1)两位同学关于权利和义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作出正确解读。
小宇家今年好事成双,小宇高中毕业后光荣地成为一名士兵,并荣获二等功;爸爸的公司经营良好,主动中报税款一百二十三万元。
(2)材料中小宇和爸爸分别履行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和义务?
(3)公民享有权利,也要正确行使权利。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30. 【弘扬宪法精神】小闽所在班级开展项目式学习。以下是某小组的学习片段,请你参与。
活动一 概括材料
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1)你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出关于党哪些结论?
活动二 浅谈感悟
在我国,宪法不仅有“力度”,还有“温度”。
宪法的“力度”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每一个立法环节都要把好宪法关,每一项立法都要符合宪法精神。 宪法的“温度”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从呱呱坠地起到受教育,从工作到结婚生子,从退休到养老,宪法带给我们的,是一生的守护。
(2)你从宪法的“力度”和“温度”中感悟到了什么?
活动三 深入实践
同学们计划在小区内进行“增强宪法意识”主题宣传活动,拟定了一份倡议书
倡议书 亲爱的邻居们: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为此,我们倡议: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3)请你把倡议书补充完整。
福建省福州三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
(范围:八下第1课—第5课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A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B
【24题答案】
【答案】B
【25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下列各题要求,回答问题(5题,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错误 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高空抛物问题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不适合写进宪法。
(2) ①. 正确 ②. ①小闽具有维权意识,但没有考虑到维护权利要守程序。
②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③小闽可以先和商家进行和解,若和解不成可依法进行调解或诉讼。
【27题答案】
【答案】①有利于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有利于增强公民宪法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宪法至上的社会氛围,树立宪法权威;
③有利于捍卫宪法的地位,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
④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建设法治国家。
【28题答案】
【答案】(1)学习主题:人民当家作主、参与民主生活、民主制度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向人大提交议案,依法行使了人大代表的提案权;长期深入一线调研,听取民声,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29题答案】
【答案】(1)①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②每个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④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2)小宇:依法服兵役的义务、荣誉权。小宇爸爸: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
(3)①行使权利有界限。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行使权利要依照法定程序。公民行使和维护权利时都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30题答案】
【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梦前行;等等。
(2)宪法的“力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等等。
宪法的“温度”: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等等。
(3)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坚持宪法至上,践行宪法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