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B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人教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③能让中国传统色彩服务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使其与当代社
1.(3分)C【解析】A.“并由此形成了全息式的整体思维系
会生活和群众审美需要相结合,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统”错误,以偏概全,根据材料一“而是一个全息式的整体思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维系统,对应天地、阴阳、方位、季节、声音,牵系五脏、五味、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五气,关乎内心的声色与动静”可知,除了“阴阳”,五色观还
6.(3分)C【解析】C.“关系并不亲密”有误。“我”出去打猎是
与“天地、方位、季节、声音、五脏、五味、五气”等相关联,共
因为知道孩子病情不严重,“我”讲故事孩子并不喜欢听是孩子
同形成“全息式的整体思雏系统”。B.“对中国色彩品调感
以为自己快要死了,心理压力大,无心听故事。故选C。
知上的美学归类”错误,根据“以《二十四诗品》作为中国色
7.(3分)D【解析】“暗示…”错误,“形成一层薄冰”是打
彩感知类化的基础,进行中国色彩二十四品调感知上的美
猎的自然环境,“击落了两只”鹄鹑是打猎的结果,和孩子病
学归类,是合理也是有效的”可知,《二十四诗品》只是被用
情没有关系,选项过度解读。故选D。
来作为“色彩感知类化的基础”,它本身并没有进行“中国色
8.(6分)①医生测温后一开始:误以为即将死亡,恐惧不安,
彩品调感知上的美学归类”。D.“两者的写作目的是不同
孤独绝望。②等待“死亡”的过程中:尽管害怕,但勇敢选择
的”说法绝对,两者写作目的有相同之处,比如,都在强调中
独自面对死亡。③误会解除后:压力得到释放,从难以置信
国传统色彩中蓝含的智慧,从而突出中国传统色彩研究的
到完全恢复孩童的天真任性。
当下价值。C.正确。故选C。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
2.(3分)D【解析】D.“体现的现实关怀也更强”错误,材料
9.(4分)①人物:通过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小男孩丰
一中有“传统色彩研究不仅体现着对古代历史中色彩的观
富的内心活动,塑造其小硬汉的形象特点。②情节:通过简
照,还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的说法,但据此得不出“体现的
单的对话交流来表现父子间交流沟通的不畅(或“父子间相
现实关怀也更强”的结论,选项于文无据。故选D。
处的方式”类似表述)。③语言:电报式的语言(“用词简洁,
3.(3分)B【解析】材料一第四段的主要观,点是“中国传统色
多短句”“风格简练”等表述亦可),却富含深意。
彩美学有属于中国文化特有的色彩性格”。A.“青青”对应
“伤心色”,给人悲伤的感觉;B.“红”是对旗帜颜色的客观
评分标准:写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描述,没能体现其中的“色彩性格”。C.“黑云”给人压抑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感觉:D.“红”与“爱”相应,体现了作者对枫林的喜爱之情。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故选B。
10.(3分)欲察识之真/必须陛下日御便殿/宣召诸大臣详论
4.(4分)①材料一引用“杂五色”的说法,是为了引出“五色
治道/谋议政事/或令其专对/或阅其章奏
观”,从而论述中国传统色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②材料二
评分标准:划分正确得3分。共3分。
引用“杂五色”,是为了论证中国传统色彩在很早时期就得
11.(3分)C【解析】C.错误。“名属教坊第一部”中的“教
到了广泛应用。
坊”也是古时管理宫廷音乐、舞蹈、戏曲的官署。句意:名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
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故选C。
5.(6分)①中国传统色彩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文化资源,从物
12.(3分)A【解析】A.“…时,了解了万安的恶行”错误,
质层面上满足人们视觉方面的审美需求,让人欣赏到国色
由原文第一段“上在东宫,稔闻其恶。…已而科道交章
之美。②中国传统色彩承载着历代的审美观念,凝聚着中
论之”可知,皇帝是先了解万安罪行,之后才发生弹劾万安
华民族的哲学意识和文化精神,应用中国传统色彩促进美
事件。故选A
[高二年级语文期末检测B答案-人教版第1页共2页]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年级语文(人教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时期的彩陶、岩画到五行五色学,再到晋唐时期的青绿山


水,体现了古代先贤对色彩观念、色彩规律和色彩语言的不断探索,形成了丰富的视党文化资源,蕴含着深


厚的中华民族哲学意识和文化精神。
《周礼·考工记》中有云:“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
之黄。”中国传统色彩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就是五色观。中国传统的“五色观”,结合“阴
阳五行说”,从自然中生发。同时,“五色观”并非独立静观的存在,而是一个全息式的整体思维系统,对应
天地、阴阳、方位、季节、声音,牵系五脏、五味、五气,关乎内心的声色与动静。不同的色彩,对于国人而言
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胭脂、月白、石青、黛色、松花黄五种中国传统颜色的名称迳释了独属于中华
文化的浪漫:月白借月亮之色,月之光似白似蓝;石青似黑非黑,似青非青,一个“石”字将颜色具象化:“黛”
为女子画眉的矿物,后将黛色用来形容颜色;松花黄出自松树春天的花骨朵。
研究表明,我国历朝历代的色彩名称约有400个,可谓十分丰富,例如仅是绿色就有松花碧、葱根绿、碧
绿、明绿、石绿、纱绿、鸭头绿等。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色彩的命名往往与具体的物体有关。中国美术学院
教授宋建明把色名归为三个方面:意象的色名,如天地之色,天玄地黄;颜色的色名,如颜色的材料、工艺
等;物象色名,如人体、肤色等。他力求找出色名与当时的“物/物色”的对应,通过文献、物证等恢复传统色
彩的样貌。
汕头大学陈彦青认为,中国传统色彩美学有属于中国文化特有的色彩性格,与西方色彩有着较大的区

p
别。重新找到属于中国传统色彩的性格与特点十分必要。“《二十四诗品》各品描述,既有与色彩视觉直接


关联、以感官体验为主的‘纤秾’‘绮丽'之类,也有如‘雄浑‘冲淡’‘高古’这种在含蓄层面进行意象转换、
感知的审美格调。具体如与诗意品格“雄浑'相类的颜色有墨、绀等,具有‘冲谈'品格的颜色有松阴色、天
缥、鹭白等。以《二十四诗品》作为中国色彩感知类化的基础,进行中国色彩二十四品调感知上的美学归
类,是合理也是有效的。”陈彦青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表示,传统色彩研究不仅体现着对古代历史中色彩的观照,还具有强烈的
现实关怀;不仅对传统文化研究和中国美术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价值,还对今天的艺术创作和设计具有
深刻的影响;不仅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体现出了中国品格、中国剂
神、中国气质、中国燃力。
(摘编自李百灵《传统色彩中的东方智慧》)
[高二年级语文期未检测B-人教版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