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王文静:从六朝到唐宋再到明清,无论是杨州、杭州、长安,还是数不清的“京都赋”
中的都城,都彰显了悠久的城市书写传统,那么,我们今天谈论的“城市文学”与这个书写
传统的关系是什么?
【甲】王力平:在农耕文明背景下,这种城市经济所代表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依然是农
耕文明的组成部分。虽然与士大夫阶层的田园诗、台阁体相比,那些勾栏瓦舍的俗词艳曲,
“引车卖浆者”的“丛残小语”以及那些传奇、话本和变文,已然是一个别开生面的世界,
然而这种反映市民阶层生活内容和审美趣味的文学艺术实践,只能看作是城市文学发展的滥
觞形态。当代城市文学的审美特质,更多的还要从当代社会实践和审美实践中去发现。
王文静:我们把“城市”与“文学”的复杂联系留到下一节,先来看看文学作品中的城
市。您认为在文学的意义上,“城市”应该表现为何种形态?
【乙】王力平:从直观的角度看,文学作品中的城市就是作家笔下的城市景观。在作品
中,它是环境和景物描写,是街道、车站、码头、桥粱、工厂、商铺、学校、寺院、博物馆
和交易所,是车水马龙、万家灯火。
在文学作品中,环境和景物描写的核心问题,是怎样与情节和人物保持紧密的关联性和
契合度。从这个角度看,城市景观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复合性。用更学术化的语言来
说,城市是人工建造的人类聚居地,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结果。因此和更单纯的
自然景观相比,城市景观确实与人的生活、与社会意识和时代精神有着更紧密的关联性。
王文静:谈到城市文学,您首先提到了对于城市景观的呈现,谈到城市景观具有的自然
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复合性:城市的清晨,往往是一幅在建工地和工人的剪影,或者是急匆匆
上学上班的车流,是带着运动发带的晨跑青年,或者是高速飞驰的地铁上那些日常又复杂的
表情。城市的夜晚,月色下鳞次栉比的楼宇,万家灯火的窗口,霓虹闪烁,觥筹交错…城
市景观具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复合性,相比常见的自然景观描写,城市景观有其自身的
独特之处吗?
王力平: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当作家面对自然景观构建“情”“景”相生的审美关系时,
单纯的自然景观在季节、地理以及景物特征方面的限制是很少有弹性的。而当作家面对城市
景观借景抒情时,城市景观自然与人文的复合性特点,能够赋予作家更大的想象空间。大仲
马在《基督山伯瓣》中这样描写巴黎夜晚的万家灯火:“从那个高处望出去,巴黎是一个黑
色的海,上面汹涌着万盏灯光,像那些银光闪烁的浪头一样。但这些浪头实在比那些海洋里
骚动不息的波浪更喧闹、更激奋、更多变、更凶猛,也更贪婪。这些浪头从不平静下来,像
大洋上的浪涛一样。这些浪头是永远险恶、永远吐着白沫、永不止息的。”这段描写包含了
表、里两层比喻关系。在表层比喻关系中,俯瞰之下的城市夜空是本体,“黑色的海”是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