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卷(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卷(三)(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广东省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卷3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说明:
1.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和学校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好。
2.全卷共8页,共21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3.作答单项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其答案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本卷一并交回。
5.考察范围: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难度系数0.68
一、基础积累:(10+7+4=21分)
1.默写古诗(每小题1分,满分10分,不超过10分。)
1. 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老骥伏枥,___________。(《龟虽寿》曹操)
(2)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李白)
(3)急湍甚箭,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吴均)
(4)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5)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黄鹤楼》崔颢)
(6)_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赠从弟》刘桢)
(7)《野望》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心情寂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峡》首段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表现出山势雄伟峻拔,给人以壮美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知不觉间,三年初中生活____________逝去,临别的忧伤油然而生。回首昨日,我们相聚在这花团锦簇的校园,相识在这温馨和谐的集体,收获了zhēn zhì的友谊。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不是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始,又是前一段旅途的结束。而今,我们心头不免涌起缕缕chóu chàng。明日,我们将继续____________先贤足迹,kāi juàn yǒu y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___________;逐梦前行,期待在下一个“驿站”,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zhēn zhì( ) (2)chóu chàng( ) (3)kāi juàn yǒu yì(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蓦然 追寻 前仆后继 B.悄然 追寻 前赴后继
C.蓦然 追求 前赴后继 D.悄然 追求 前仆后继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是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始,而是前一段旅途的结束。
B.既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始,又是前一段旅途的结束。
C.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又是新征程的开始。
D.不是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也是新征程的开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4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日前表示,珠江流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面临严峻旱情,保障城乡供水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始终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供水安全。
李国英10月16日主持专题会商会议时指出,今年以来,珠江流域的西江、北江、东江、韩江降雨和来水均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骨干水库蓄水明显偏少,且预测今冬明春来水仍呈进一步偏少态势。对此,要未雨绸缪,提早研究并落实应对预案,牢牢守住保障供水安全的底线。
5.请给上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
6.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同学方扬说:“咱们广东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对于我们而言,珠江之水滚滚而来,源源不断,没必要去研究如何节约用水。”你准备怎样去说服这位同学?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对这位同学说的话。
二、阅读(17+10+15=4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1题。(17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乙]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公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遣人走邵伯取荷花千馀朵,以画盆分插百许盆,与客相间。余绍圣初始登第,尝以六七月之间馆于此堂者几月。是岁大暑,环堂左右,老木参天,后有竹千馀竿大如椽不复见日色,苏子瞻诗所谓“稚节可专车”是也。寺有一僧,年八十馀,及见公,犹能道公时事甚详。迩来几四十年,念之犹在目。今余小池植莲虽不多,来岁花开,当与山中一二客修此故事。
(节选自《避暑录话·卷上》叶梦得)(有删改)
7.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泉香而酒洌( )②杂然而前陈者( )
③辄凌晨携客往游( )④环堂左右( )
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以”与“以画盆分插百许盆”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以径寸之木 B.不以疾也 C.去以六月之息 D.河曲智叟亡以应
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后 有 竹 千 馀 竿 大 如 椽 不 复 见 日 色
1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寺有一僧,年八十馀,及见公,犹能道公时事甚详。
11.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段,完成下面填空。
【甲】【乙】两文均写到了欧阳修“____________”(用【乙】文中的语句填空);【乙】文还写了“我”在平山堂住了几个月的经历和感受,最后以“我”在小水塘____________作结。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各题。(10分)
材料一:
不想锻炼、不愿锻炼、不敢锻炼是导致青少年体质下滑的三大原因。所谓不想,就是青少年的业余爱好从“体力型”转到了“脑力型”。以前,踢毽子、跳房子、捉迷藏是少年儿童的最爱。现如今,捧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玩游戏成为不少青少年的首选。所谓不愿,就是现代生活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变成了“宅男”“宅女”。现在购物有淘宝、吃饭有外卖、娱乐有网游,“葛优躺”和“宅文化”成了时尚。视力下降、体重超标、脂肪肝、血压高……这些中老年疾病早早敲开了年轻人的“命门”。所谓不敢,主要是对学校而言,体育锻炼、组织春游等户外活动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一旦出现问题,家长不依不饶,上级主管部门追责问责.
(选自《好日子咋养不出壮孩子?》)
材料二:
材料三:
我国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也显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虽然总体较好,但肥胖、视力不良和睡眠不足问题较为突出。有调查表明,近20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在某些方面一直呈下降趋势,已经影响到兵员的质量。据了解,某市今年征兵体检中,因体检不合格而被淘汰的应征者比例竟然高达52.98%,而在众多因素中,视力和肥胖占据了前两位。
青少年体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我国虽然人口基数大,能够满足国家征兵需求,但从长远来看,国民身体素质强弱,尤其是学生体质的好坏,对国家发展进步有较大影响。
当然,造成学生某些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视力和肥胖问题,一方面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膳食营养不均衡,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过多,导致学生肥胖和视力下降;另一方面,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锻炼,以及学校和家庭唯“分数至上”的教育现状等,也造成了学生视力下降和肥胖。
(选自《中国国防报》)
12.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致青少年体质下滑的三大原因是不想锻炼、不愿锻炼、不敢锻炼。
B.青少年不愿锻炼是因为视力下降、血压高等中老年疾病早早敲开了年轻人的“命门”。
C.视力和肥胖在因体检不合格而被淘汰的应征者的众多因素中占据了前两位。
D.尽管目前我国能够满足国家征兵需求,但从长远来看,国民身体素质仍需要增强。
13.你从材料二的图表和漫画中得出哪些结论?
14.提高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需要青少年、学校、家长共同努力,请结合材料,为三方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各题。(15分)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
肖复兴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 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15.作者选取了哪几个具体的事例表现主题?请分别概括。
16.你是如何理解“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一句的含义?
17.作者认为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的理由有哪些?结合短文回答。
18.你认同作者“年轻时应该去远方”的观点吗?写出你的看法。
三、名著导读(7分)
自此他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地过来,找郎中抓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他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如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他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敬梓 《水浒传》 严贡生因为自己社会地位高,瞧不起自己的胞弟。
B.罗贯中 《水浒传》 严贡生因为自己社会地位高,瞧不起自己的胞弟。
C.吴敬梓 《儒林外史》 严监生临终之际因为两根灯草费油,伸着手指头不肯咽气。
D.施耐庵 《儒林外史》 严监生临终之际因为两根灯草费油,伸着手指头不肯咽气。
20.所谓信仰,就是相信并奉为准则或指南的某种主张、主义等。请就名著《简·爱》《平凡的世界》,任选其一,谈谈书中某一主要人物信仰的具体表现。
四、写作(50分)
21. 请以“这就是我最初的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
2024-2025 学年广东省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卷 3 答案
一、基础积累(21 分)
1. 古诗文默写(10 分)
(1)志在千里
(2)山随平野尽
(3)猛浪若奔
(4)馨香盈怀袖
(5)烟波江上使人愁
(6)风声一何盛
(7)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8)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看拼音写汉字(3 分)
(1)真挚
(2)惆怅
(3)开卷有益
3. 词语运用(2 分)
B。“悄然” 形容寂静无声地,更契合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的语境;“追寻” 与 “足迹” 搭配更恰当;“前赴后继” 指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符合语境。“蓦然” 表示突然,“追求” 侧重于努力求索目标,“前仆后继” 强调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继续跟上,多形容英勇牺牲 ,均不符合此处语境。
4. 病句修改(2 分)
C。原句关联词使用不当,逻辑错误。“不是…… 又是……” 搭配不合理,应改为 “既…… 又是……”,且从逻辑顺序上应先结束前一段旅途,再开始新征程,所以选 C。
5. 新闻标题(2 分)
珠江流域将面临严峻旱情,保障供水安全为首务
6. 劝说类语言表达(4 分)
方扬同学,虽然我们广东水资源看起来丰富,但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一方面,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地区也会面临缺水难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如果现在不节约用水,肆意浪费,未来我们可能会陷入无水可用的困境。而且节约用水是一种责任,也是对资源的尊重,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吧!
二、阅读(42 分)
(一)文言文阅读(17 分)
7. 文言实词解释(4 分)
(1)清
(2)陈列,摆开
(3)就
(4)环绕
8. 文言虚词 “以”(2 分)
A。“以画盆分插百许盆” 中 “以” 是 “用” 的意思。A 项 “能以径寸之木” 中 “以” 也是 “用”;B 项 “不以疾也” 中 “以” 同 “似”,意为 “比得上”;C 项 “去以六月息者也” 中 “以” 是 “凭借”;D 项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中 “以” 是 “来” 的意思。
9. 文言断句(2 分)
后有竹千馀竿 / 大如椽 / 不复见日色
10. 句子翻译(6 分)
(1)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2)寺里有一位僧人,八十多岁了,曾经见过欧阳公,还能很详细地说起欧阳公当时的事情。
11. 内容理解与填空(2 分)
凌晨携客往游;植莲,期待与客共赏来年花开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 分)
12. 内容理解(2 分)
B。青少年不愿锻炼是因为现代生活方式让他们更倾向于 “宅” 在家里,如购物有淘宝、吃饭有外卖、娱乐有网游等,而不是因为中老年疾病导致不愿锻炼,因果关系错误。
13. 图表结论(3 分)
从图表和漫画可知,当前青少年存在运动量不足、肥胖率上升、视力下降等体质问题;青少年沉迷电子产品、“葛优躺” 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体质下滑的重要原因 。
14. 建议类(5 分)
青少年:主动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培养运动兴趣。
学校:合理增加体育课程和户外活动时间,完善体育设施,举办多样化体育赛事。
家长:控制孩子饮食营养均衡,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转变唯分数论观念。
(三)现代文阅读(15 分)
15. 事例概括(3 分)
①儿子寒假独自开车从北方到南方,途中参观欧 亨利博物馆和猫王故居;②“我” 在西柏林火车站遇到从天津大学毕业、怀揣 10 美元到柏林留学的学生;③“我” 比儿子还小的时候,驱车北上到北大荒,经历诸多困苦与美好 。
16. 句子理解(4 分)
这句话体现了留学生在异国他乡所面临的艰难处境,没有亲人依靠,生活条件艰苦,只能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但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漂泊不再仅仅是他的生活状态,更内化为他性格的一部分,让他变得坚韧、独立、勇敢,突出了漂泊经历对人的性格塑造作用。
17. 原因分析(4 分)
①可以见识未曾见过的事物,拓宽人生视野和阅历;②在漂泊中付出代价,能品尝人生多样滋味,丰富人生体验;③年轻时的漂泊能收获独特经历,成为年老时美好的回忆;④有助于突破自身局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实现自我成长。
18. 观点阐述(4 分)
示例 1:认同。年轻时去远方漂泊,能让人走出舒适圈,直面各种挑战,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不同的环境中,能接触到多元文化,开阔眼界,丰富内心世界,这些经历对个人成长和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是在原地无法获得的。
示例 2:不认同。年轻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去远方漂泊可能会遇到难以应对的危险和困难,如被骗、遭遇意外等,可能会对个人身心造成伤害。而且在漂泊过程中,可能会因生活不稳定而影响学业或职业发展规划,不如先在稳定环境中提升自己,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三、名著导读(7 分)
19. 名著知识选择(2 分)
C
20. 名著人物信仰分析(5 分)
示例 1:《简 爱》中的简 爱信仰平等与尊严。在桑菲尔德庄园,面对贵族罗切斯特,她不卑不亢,认为在精神上人人平等。当发现罗切斯特有妻子时,尽管深爱着他,仍坚决离开,不愿成为破坏他人婚姻的附属品,以行动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对平等爱情的追求。
示例 2:《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信仰通过奋斗改变家庭命运。他出身贫困,却不甘于现状,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放弃学业,努力经营砖厂。即使在砖厂遭遇挫折破产时,也没有放弃,而是重新振作,最终带领一家人脱贫致富,体现了他对改变命运的坚定信仰和不懈奋斗精神。
四、写作(50 分)
写作指导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最初” 意味着是起始阶段的某种情感、想法、经历等。可从自身生活出发,如 “这就是我最初的梦想”,讲述梦想如何萌芽,为实现梦想付出的努力;或 “这就是我最初的感动”,回忆生活中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写作时要注重细节描写,融入真情实感,使文章生动感人。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