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未检测试题
8.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的意思。(1分)
19,下列没有同时运用对比和静泰描写的项是,
)
(1分)
五年级语文
A.古老的
那么狭窄,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一、开放性文本阅读。(25分)
9.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1分)
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B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
(一)成全善良
(三)书箱的演变
C夜晚,没有了白天的喧嚣,
一片宁静伴若银雾般的月光酒在大地上。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
D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因为是休
一边看报一边
或木片叫作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
剂平表面,在上面用
20选抒恰当的内容,把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等车
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
一位友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
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
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作“册”,
古代对年龄的别称,从幼到长,大约有十几种叫法。比如,女子到了十五岁的年纪被称为①
车来了
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
手在前面挡着人群
一手着父亲
也写作“策
”。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
指的用是簪(zan)子把头发绾(w)起来:男子到了
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则称“(2
”,所谓“冠”,
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指的是冠礼,是把帽子戴在头上的仪式,表示已经成人:我们熟悉的三十
3
”“四十
4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
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
的说法,是受到《论语·为政》的影响:
”指人六十岁,古代用干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礼
吧!
谢谢
你生吧
候,东方溯给汉武帝写】
几站

了姑娘的好意,安
用了3000片竹简
记·曲礼上》记载:“百年日期,顺”,指百岁高龄的人需要顺养,故称百岁老人为“⑥
仅品种
卷”就
其中的
种。
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考
A相
B花用
C.及笄
D.不惑
E.冠
E而立
亏他没有再客套
连19世缩到
。使用的时
我心想
器可以放
2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1分)
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谋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
站着
地不知要多少是
A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医院很快就到
。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
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
C,在阅读古典名著时,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已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你竹,人家小姑娘
书也在不
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D散文《金宇塔夕照》和非连续性文本《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介绍了古老文明的遗
可是
好意。我砚是拒绝她
再遇到这样的事,
(2分)
埃及
以后
眉头了在素人
足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
10.阅读选文
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22.读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照样子,选择两个字写一写。(4分》
的善良
忍着可
可不是另种
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1)从下列情景中选择一个介绍给大家,注意描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1.填近义词或反义词。
2分)
11.选文第4自然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2分)
群鸟飞过的白浪河
雨中校园
近义词:探望一(
顾忌一(
12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2分)
反义词:空无一人一(
接受一(
(2)夏日吃烧烤别有风趣,请任选一个字,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解说一下这个情景。
2.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1分)
13.由“策”到“缩微图书”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
香忙爽烫辣
A作者认为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本来体格不好,应该接受女孩的让座
我洗的是
么9(2分
B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年龄大了,感觉累,所以应该接受女孩让座。
23.“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提示:一个标点符号,三处语病)
C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臀部受伤,接受女孩让座是为了成全女孩的善良,体现了老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
(2分)
顾全女孩感受的美好品质
14.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字左右)(3分)
在创造文宇之前,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一件事儿,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这些各
3.在文中找出两处能显现女儿关心父亲的句子,请写出来(用原文)。(2分)
不相同的绳结,让人们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往事。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
4.文中老人对待女孩让座的态度是:开始(
)一一感觉女孩尴尬()一一下车()(3分)
二、积累运用。(35分)
子,就像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现在,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增
5.“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第一个“善良”指的是
15.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5分)
强对汉字的了解
第二个“善良”指的是」
24.想一想学过的果文我会填。(10分)
(2分)
龙舟节的现场好不热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片fmng(
),参赛选手们yue yue yu动
(二)智子疑邻
(
)xiong you cheng zhu
)努力创造佳绩。居民们纷纷cha mou hud ce
(1)我发现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总会带给我们许多感动和启示:学习了《军神》,刘伯承
宋①有富人,天雨(yù)②墙坏。其子曰:“不筑③,必将有盗④。”其邻人之父(fǚ)⑤亦云⑥。
)以求办好赛事。作为小演员的我很rong xing(
)参加开场演出,
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从《跳水》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
暮⑦而果大亡其财,其家⑧基智其子⑨,而疑邻人之父。
1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习了《自相矛盾》,我明白了
的道理。
【注释】①宋:宋国。②雨(y):下雨。③筑:修补。④盗:小偷。⑤父():古代对老年男子
A.破绽包袱脚陈子心惊胆站
(2)论语》中用“
C罩细扣军令状一针见血
”说明君子重道义:《孟子》中用
D.颤抖慈详明晁晃手忙脚乱
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⑥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⑦暮:晚上。⑧家:
17.下列古今说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1分)
告诉我们要有同情之心。
指这家人。⑨智其子:以为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
文告示客
风货邮.
(3)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诗中有童趣:“童孙未解供耕织,
”:有母爱:
6.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1分)

服务员
室驿站.马
报得三春晖”;有美景:“绿遍山原白满川,
”;有送别: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错误的用“O”图出并在括号里改正(2分)
唯见长江天际流”:有欣喜:“白日放歌须纵酒
A.玷污(dian)
点缀(hu)
踉跄(qiang)
迸发(b1ng)(
7,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并借助《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印
B.毛毡(han)
晁眼(hung)
俘虏(f)
秽物(sui)(
25.综合性学习活动(2分)
证自己的猜测。请在横线上填写意思。(1分)
(1)“煮”字的本义是把食物或其他东西放在有水的炊具中加热使熟。根据本义,下列最可能代表“煮"
C.家春(iu0n)
怔住(zheng,
梦谋(mou)
山坞(ù)
暮而果大亡其财。
D.遐想(i)
顽劣(1ie)
琴弦(Xu6n)
弓弩(nǚ)
字的一项是()。(1分)
河南省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五年级语文第1页共2页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答案
一、开放性文本阅读 (一)1.看望 顾虑 人满为患 拒绝
2.B 3.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
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他的女儿也
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
到了。4.谢绝 接受 感谢 5.女孩给老人让座 老人宁可自己受苦
也要成全女孩的善良 (二)6.A 7.② 8.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
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9.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
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意思对
即可) (三)10.“策(册)”由竹片制成,笨重易损,容量有限;
缩微图书通过感光材料存储,体积小、容量大、便于保存。
11.列数字、作比较 12.说明缩微图书体积小、便于隐蔽携带的特点。
13.社会需求与科技进步。14.略
二、15.繁忙 跃跃欲试 胸有成竹 出谋划策 荣幸 16.C 17.D
18.略 19.B 20.C E F D B A 21.C 22.23.24.略 25.(1)A (2)
灭 矛 26.B.把思考交给了电脑 C.把腿脚交给了汽车 D.把健康
交给了药丸
三、悦读经典 27.28.29.30 略
四、习作与表达(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