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宁波市2024学年期末九校联考高一历史试题
第二学期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浙江仙居下汤遗址,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农业聚落。遗址内发掘出房屋建筑
遗址、器物坑、陶窑、墓葬等,其中3座是高等级墓葬,其随葬陶器数量也比其他墓葬多。
这说明
A.该地可能出现精美玉器、青铜器和铁器
B.古城先民已完全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C.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导致“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
为淫乱,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下列举措旨在系统性解决该问题的是
A.汉高祖推行郡国并行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汉文帝实施“众建诸侯”
D.汉景帝采取“削藩入郡”
3.施展在《枢纽一一3000年的中国》中说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时期,将“草原的视野与武力、中原
的精神与财富整合为一体”,为后世“将中原的普遍理想外化为一个庄严恢宏、灿烂夺目的普遍
帝国奠定基础”。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C.隋唐时期
D.五代十国
4.古埃及法老为应对尼罗河泛滥导致的地界模糊问题,建立了严格的土地清查制度,定期普查土
地、人口和牲畜并登记造册。新王国时期《韦伯纸草》记载,土地登记簿需记录占有者姓名、
位置及面积,非法侵占者须限期归还土地,底比斯城附近土地最迟3日内交还。以上措施的主
要目的是
A.显示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B.确保古埃及的统一和安定
C.维持国家全体居民的生计
D.保证国家的基本税收来源
5.观察右图,图中的传播路线应属于
A.腓尼基字母
B.铁器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6.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全文
共有63条,其中第2条规定,国王直接封臣的
后裔享有所封土地的继承权,国王只能按照规定
的数额向他们征收继承税。该文件签署后,贵族
重申了对约翰王的效忠。这一事件
A.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产生
B.使国王的权力大大加强
C.反映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D.不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
第5题图
蠡巴艇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右图是西汉的“中国大宁”禽兽铭文铜镜,上有内容:“中国大宁,
子孙益昌,黄常元吉,有纪纲”。一般认为这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
盛的期待,学术界也认为此时中国人已有一个相当明确的国家概
念。以下史实中,不能推动这一观念发展的有
A.尊崇儒术政策推行
B.13个州刺史的设立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第7题图
D.任用酷吏治理地方
8.据《南史·张融列传》记载,张融生前立下遗嘱,要求入殓时“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
法华经”。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儒家学说在南朝占主导地位
B.士人调和多元思想分歧的努力
C.南朝士族推崇道家养生之术
D.佛教经典已取代本土文化传统
9.据宋代《九国志》中记载,郑璠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0.宋太祖留下祖训不得诛戮士大夫,宋代党争虽烈,失势的官员至多降职贬逐,却没有杀身之祸,
甚至身陷罗网也属罕见。大臣退职,还常有提调某某祠的虚衔。相对言之,武职官员就没有如
此优遇了,岳飞的系狱即一个显著的例子。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A.官僚体制分权制衡
B.吸取前代教训
C.政治风气因循保守
D.提升文官地位
11.下图是唐代至宋代人口密度变化图,导致图中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18
6a8
南方
645
17.2
14
12
13
10
11.6
<
8
6
北方
3.6
2

北宋
金及南宋
第11题图
A.北方政局动荡
B.南方政局稳定
C.经济重心南移
D.政治中心南迁
12.有学者在评述明代政治时说:“皇帝偷懒,率性不朝百官,不见大臣,于是宦官居间,得上下其
手,有时皇帝更叫他们代为批红。因为司礼监不但控制内阁之票拟权,而且窃夺皇帝之权,宰
制朝政。”由此可见,宦官专权的根本原因是
A.宦官专权操弄朝纲
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C.内阁制度名存实亡
D.司礼监成为行政中枢
蠡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