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2346789101112131415选项C0ABDA0第Ⅲ卷非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45分(其中16题12分,17题10分,18题9分,19题14分)16.问题1:②:指南针经过阿拉伯地区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等。④: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进行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评分说明:分别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问题2:修建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族的入侵。象征意义: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凝结着中华民族人民的心血和智慧;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工程智慧和文化精神;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成为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的纽带,把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汉族文化注入新鲜活力,促进了民族交融,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等。设计理念:中轴对称,形成了布局均衡、完整和谐的巨大建筑群。象征意义:使北京成为一座兼具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的综合性都城。北京城的布局完全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城墙和沟池的修建是为了保卫和巩固帝王的统治,宫殿坛庙及在中轴线上的宏大建筑,也烘托了皇权至高无上的等级秩序。评分说明:分别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得2分,共8分。17.(1)宋代占城稻的传入和水稻优良品种的培育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秧马的广泛使用改进了耕作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南方农业发展:复种技术得到推广,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加上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土地利用率提高,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得1分,共2分)(2)背景:北宋四川商贸繁荣:货币交易量增长;金属货币沉重,携带很不方便:政府支持保障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得1分,共2分)影响:便利了大量交易的进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得1分,共2分)姓名准考证号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6.宋代瓦子是面向市民的大众化娱乐场所,勾栏内有丰富多彩的娱乐表演,表演内容有说12.历朝统治者都会致力于经济的发展,下列政策的直接作用是唱、歌舞、杂剧、魔术、杂技等。这些内容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可以说是吃喝玩乐,应有尽自照宁三年至九年(1070-康熙十年规定:新垦荒地四年后起1076)末,全国总共兴修水利国科,并重申顺治时对地主垦田给予奖励的历史有。《东京梦华录》记载人们“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反映了宋代一万多处,三十六万多顷。规定。还对某些垦荒农民贷给牛、种注意事项:A.城市布局严整B.都市人口众多一摘编自陈振《宋史》—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册》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C.市民生活丰富D.文学艺术繁荣A.生产关系的新变化B.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7.关汉卿的著名悲剧《窦娥冤》中有一段唱词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为善的C.农业的恢复与发展D.区域商业网络的形成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13.徐光启就番薯指出:“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基于甘薯环境适应性强、高产及利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干数灾等功能,在明代传入我国后审被讯谏推广。玉米的环培话应性强耐寒亦耐早船!”这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产量高,且能够充分利用山地、丘陵等边际土地。这些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A.鞭挞了黑暗势力B.展现了意气风发A.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B.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C.歌颂了人民力量D.有感于豪情壮举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推动了经济格局的改变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8.明的八股取士是一种十分严酷的制度,封建统治阶级收到了加强统治的一定效果,但却14.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表为某同学收集的绘1.《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在与臣下的对谈中多次提到“百姓、农时、安人宁国”等问题,强给社会带来了满身疮痰,给国家民族带来了灾难。当清军入京时,城门上有人写道:“八股画和诗词,其研究的主题应是调“存百姓、安天下”的重要性。这说明唐太宗奉送大明江山一座!”。这体现八股取士的危害是A。新于政事,能心纳谏B.用人唯贤,知人善任《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A.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C.以人为本,仁政爱民D.制定法律,减省刑罚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2.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元,国号出自《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元大都各城门的命名都与《周易》卦象相关。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行汉法。这反映了元朝9.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改革,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为逢佳节倍思亲。《元宵灯市图》《龙舟盛会图》A.践行儒家治国理念B.完成国家统城镇手工业提供了较多的劳动力;田赋和力役折收银两,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和农产A.中华传统习俗的传承B.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C.民族政策平等开明D.增强文化认同品的商品化,这促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材料叙述了“一条鞭法”改革的C.宋朝市民文化的衰落D.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3.山西某中学的学生参加了“千年水道·泽被后世”跨学科主题活动。搜集到资料:1293年」A.原因B.过程C.性质D.影响15.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小华同学在历史社团活动中,整理了如下资料,据此可知他关沟通元大都与通州的通惠河建成,来自南方的漕粮可直接抵达城内的积水潭,实现了中10.明末农民起义中,李自成起义军前期屡遭挫折,几起几落。此后他积蓄力量,总结经验注的内容是明清时期的国大运河的第二次大沟通。由此可知,大运河的修建后,起义军所到之处,得到百姓的热烈拥护,队伍迅速壮大,军事上横扫中原和西北的广A.科技发展A.推动了中外贸易发展B.促进了南北经济互补B.民族交融建筑紫禁城畅音阁大戏台C.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D.提高了漕粮运输效率大地区。这一转变是由于C.外交警感画作《茶园演剧图》4.驿站之设,在元代真可以说是星罗棋布。东起高丽、北达吉利吉思、西到伊利汗国、南至越A提出“均田免粮”B.军队英勇作战D.戏曲文化剧作《牡丹亭(桃花扇》南皆有驿站相通,据记载约有160处,形成以大都为中心四通八达的驿路交通网。由此可C.建立了大顺政权D.推翻明朝统治推知元朝11.下面是清朝在治理管辖边疆地区的资料,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A.社会经济繁荣B.政府鼓励贸易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16题12分,17题10分,18题9分,19题14分,共45分。C.交通网络畅通D.民族政策开放16.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12分】5.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项目名称科技之光·伟大工程贸易商船。对于研究宋元海外贸易情况,这一发现属于【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走近历史文物,感受中华民族推陈出新的创造力和薪火A。实物史料相传的民族精神。五世达赖觐见顺治皇帝图达赖金印班禅全印B.文献史料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项目任务】C.图像史料A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B.政权分立民族交融任务一:展馆一正在举办宋元明清科技展板设计活动,以“传承创新·举世瞩目”为主题D.口述史料整理了部分科技成就,准备布展。南海一号”沉船打捞现场及出水瓷器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七年级历史第3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历史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参考答案.pdf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历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