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思路要清晰
—第四单元写作
新课导入
清晨,校园里彩旗飘扬,校运会的号角吹响。同学们精神抖擞,早早来到操场。上午,短跑比赛激烈,选手们如离弦之箭。紧接着,跳高跳远的运动员们跃跃欲试,挑战极限。午后,接力赛掀起高潮,同学们团结协作,传递着胜利的希望。傍晚,随着长跑项目的结束,校运会落下帷幕。我们欢呼雀跃,庆祝着这一天的汗水与荣耀。
时间顺序
读下列内容,思考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
教学目标
1.结合文章,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以及行文顺序。
2. 学会谋篇布局,安排详略,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3.写作实践,在作文中注意行文线索,追求条理清楚。
什么是思路?什么又是思路清晰?
思路:就是写作时作者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体现为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
思路清晰:就是在谋篇布局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主要在说什么。如果没有布局谋篇的意识,习惯于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行文便会杂乱无章、颠三倒四,令人不知所云。
活动一:明确中心,分清详略
A.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B.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请用“他是一个 (热爱学习/乐于助人/全面发展)的人”的句式,分别选填括号内的内容,看看能统领哪些材料。
活动一:明确中心,分清详略
A.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B.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1.确立中心为,“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可选材料有哪些?详略怎么安排?
(详写)
(详写)
(稍详)
(略写)
活动一:明确中心,分清详略
A.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B.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2.确立中心为,“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可选材料有哪些?详略怎么安排?
(详写)
(详写)
活动一:明确中心,分清详略
A.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B.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3.确立中心为,“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可选材料有哪些?详略怎么安排?
(略写)
(详写)
(详写)
(详写)
活动一:明确中心,分清详略
总结:
看到作文题目或者一个话题,我们可能会想到很多材料。有些材料比较重要,可以写入文中,有些不那么典型,就要果断舍弃,通过详写与中心紧密相关的材料去突出中心。紧紧围绕中心选择直接可信、新颖独到的材料,才能使文章中心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活动二:回顾经典,明确顺序
1.请同学们回读课文《回忆我的母亲》,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从我能记忆时起”
我到四五岁时
庚子年(1900)
乙末(1895)
光绪三十一年
宣统元年(1909)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活动二:回顾经典,明确顺序
2.请同学们回读课文《纪念白求恩》,思考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
国际主义精神
写作顺序:逻辑顺序
是他最突出的特质,所以先重点论说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是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所以接着来说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是业务方面的特点,所以放在后边说
活动二:回顾经典,明确顺序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第四自然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
写作顺序:空间顺序
3.请同学们回读课文《济南的冬天》,思考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
活动二:回顾经典,明确顺序
1.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东南西北等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或具体写景时,常用这种顺序。
2.时间顺序: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常用于写人、写事、写景的文章。如春、夏,秋、冬;早中晚等。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整体到局部,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
写作顺序总结:
活动三:学列提纲,明确框架
拟写提纲的方法:
①设计好整体结构;
②安排好详写略写;
③确定好写作顺序;
④简要概括出每个层次的意思。
活动三:学列提纲,明确框架
①又考试了,和上一次一样,我又考“砸锅“了,不仅没有实现“上几个台阶”的小目标,反而倒退了几个名次。就算没有人阴阳怪气地挖苦我,我自己也会生自己的气一这样的成绩对得住一直以来的努力吗?
②现在,最让我担心的是,妈妈得知这个成绩后,一定会责备我,“暴风骤雨”不可避免。
③我在小区门口徘徊着,孤独的身影被银白色的月光拉得很长很长,心中冷得不能再冷,仿佛结上了一层厚霸。我不敢跨进小区,不敢迈进楼道,不敢把钥匙插进锁眼,更不敢面对妈妈失望的目光。“哇—”一只夜游的鸟发出孤独的叫声,向黑暗的远方飞去。我觉得,我就是那只鸟。泪水默默地流了下来,我不禁想起了许多快乐的往事。
这天,我回家晚了
看下列范文,梳理它的提纲。
活动三:学列提纲,明确框架
⑥那是一个春日,妈妈陪我去逛公困,看到一只蝴蝶飞舞,便拉着我的手,一路追着蝴媒在草地上跑,我们的笑声洒满一路 那是在外婆家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妈妈手把手地救我包饺子。平摊饺皮,央馅,折叠,翻卷,挤捏 一只只“耳朵”饺整齐地排列着,好看极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
⑦可是,随着年纪增长,我的学习成绩很不稳定,那些快乐似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父母的责备,是我的恐惧和无助。
⑧我难道就这样永远不回家吗?我难道就此一蹶不抓吗?一个声音在心里提醒我:不能。绝对不能!我下定决心,走进小区,想开电稀,来到了悲悉的家门前,打开了门。我暗下决心;
活动三:学列提纲,明确框架
⑨即使这门后是刀光剑影,我也要坚强面对。“妈,我回来晚了,这次又考砸了,想必你已经从班主任那儿知道了…”我低着头,准备接受一场“狂风暴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没关系,咱们下次再努力!”我一下子愣住了,预想中的一初并没有发生。我抬起头,看到妈妈眼中一片潮湿,她刚才分明哭过。“小洋,我刚才看到你在小区门口徘徊,迟退不肯回家,我心如刀绞。我以前太看重成绩,伤害了你,对不起,妈妈以后绝不会这样了。”
⑩ 我一下子扑进妈妈的怀中,妈妈紧紧地搂着我,我们的心贴得紧紧的。
活动三:学列提纲,明确框架
观看完上篇范文,请你按照下列格式列出范文的提纲。
题目:
主旨:
开头:
主体:
结尾:
《这天,我回家晚了》
“我”考试考砸了,不敢回家怕被妈妈批评,最后妈妈没有批评,还拥抱“我”并跟我道歉。
直接交代事件发生的起因,为下文回家晚做铺垫。
①在小区门口徘徊的经过。
②回忆起妈妈陪“我”逛公园及在外婆家妈妈教“我”包饺子的快乐往事,突出考试带来的压力。
③终于回家,预想中的“狂风暴雨”并没有降临,随之而来的是妈妈的悔意。
“我”和妈妈拥抱在一起。
(开门见山,略写)
(景物描写,详写)
(运用插叙、对比手法,略写)
(运用心理描写,详写)
(结局反转,升华主题)
活动四:实战演练,学以致用
小组合作:
以《 ,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请先列出作文的提纲。
提示:横线处可以是“老师”“父母”“同学”“朋友”等。
活动四:实战演练,学以致用
提纲范例
题目:
主旨:
开头:
主体:
结尾:
《“老刘”二三事》
通过描写初中班主任老刘的初印象,以及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关爱、严厉的一面等事件,体现出对老刘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交代事件老刘的身份。
①初次老刘的印象。
②记叙老刘一次数学课上的教学,体现老刘是个教学高手。
④写老刘严厉的一面。
表达对老刘的敬佩和怀念。
(开门见山,点题)
(过渡段,神态描写,略写)
(抒发情感,升华主题)
③记叙老刘对班级学生“小李”的关心。
⑤写老刘其它方面的技能。
(详写)
(详写)
(详写)
(略写)
活动四:实战演练,学以致用
范文:
“老刘”二三事
在我青春的画卷中,有一位人物总是挥之不去,他就是我们的初中班主任—老刘。初中生涯,老刘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难以忘怀的事。
印象中的老刘,是我们的学业导师,更是我们心灵的引路人。时光荏苒,但无论岁月如何冲刷,都无法抹去和老刘初见时的记忆。
记得初一刚入学时,老刘就以其独特的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不像其他老师那样,一进门就板着脸,而是带着几分笑意,仿佛我们是久违的朋友。但这份亲切背后,却隐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第一次班会,老刘便立下规矩:“学习要刻苦,做人要正直。”这句话,成了我们初中三年不变的座右铭。
(过渡段)
(开门见山,点题)
(详写)
活动四:实战演练,学以致用
老刘是个教学高手,总能把枯燥的知识点讲得生动有趣。
记得一次数学课上,面对复杂的几何证明题,我们个个抓耳挠腮,不知所措。老刘见状,没有直接讲解答案,而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说:“看,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证明出来,它就笑了。”接着,他一步步引导我们,最终,当那复杂的证明过程被我们一一攻克时,黑板上的笑脸仿佛真的在微笑,教室里也响起了久违的掌声。
老刘还像是一个“老父亲” ,关心我们的学习,更关注我们的成长。
有一次,班上的小李因为家庭原因,情绪低落,成绩下滑。老刘没有公开批评,而是私下找小李谈心。那天放学后,我看到老刘和小李在走廊尽头,老刘拍着小李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着什么。
(详写)
活动四:实战演练,学以致用
后来,小李告诉我,老刘不仅给了他学习上的建议,更重要的是,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从那以后,小李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成绩稳步提升,人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当然,老刘也有严厉的一面。
记得有一次,班上的几个调皮鬼在自习课上捣乱,老刘得知后,没有当众发火,而是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进行了深刻的谈话。他说:“你们每个人都是一块璞玉,需要精心雕琢。但雕琢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更需要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番话,让那几个调皮鬼羞愧难当,也让我们全班都受益匪浅。
(详写)
(详写)
活动四:实战演练,学以致用
老刘还是个“全能选手”。
课余时间,他总能找到与我们共同的话题。篮球场上,他是我们的战术指导,教我们如何团队协作;音乐课上,他也能哼上几句流行歌曲,让我们惊讶不已。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班就像一个大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
老刘,陪伴了我们三年,感谢老刘!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初中。每当遇到困难或挑战时,我都会想起老刘的那句话:“学习要刻苦,做人要正直。”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而“老刘”这个名字,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人生道路中一盏不灭的灯塔。
(略写)
(呼应前文,升华主旨)
活动四:实战演练,学以致用
情境一:“最是一年秋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这样的情怀,我在这个秋天的游历中也有了一个全新的体验。 。
1.请根据下面给出的情境,以时间为序,补写《游》的写作思路。
示例: “最是一年秋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这样的情怀,我在这个秋天的游历中也有了一个全新的体验。上周末早上还不到六点,我早早地起了床,因为爸爸妈妈要带我去公园里看红叶。八点一刻,我们走进了公园的大门。嗬,红叶到处都是呀,一丛丛,一簇簇。挤在树枝间,红成一片,笑成一片,醉成一片。
活动四:实战演练,学以致用
情境二:终于爬上了山顶,山下的景物,尽收眼底。
你看, 。
2.结合下面给出的语境,补写登山所见,要求要按空间顺序行文,思路清晰。
示例:终于爬上了山顶,山下的景物,尽收眼底。你看,远处二幢幢高高耸立的,是楼房。近处一排排的整齐排列的,是干房。山脚下,一片水波荡漾,那是家乡有名的孟克河。山坡上,一座丰碑笔直竖立,那是家乡烈士们安息的所在。
活动四:实战演练,学以致用
情境三:青春是苦的。为了最终的目标,为了未来的梦想,我们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天刚亮就要起床, 。
3.补写出“青春的思索”可能要写的内容,要求按事物发展为序补写。
示例:青春是苦的。为了最终的目标,为了未来的梦想,我们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天刚亮就要起床,为的是抓紧时间背诵。我把所要背诵的科目的内容,列出提纲,并据此分配好时间;就像电脑程序一样,我开始逐项执行自己的“菜单”。最后,我还要用自测的方法,检验自己背诵的成果。
课堂小结
写作思路清晰需要:
①明确中心,确定选材。
②列出提纲,形成框架。
③明确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发展的顺序等,分清详略。
作业布置
结合本节课所学,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先列出提纲;运用上本节课所学的写作顺序;分清详略;字数750字以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