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朱德


1、梳理事件,理解品格。
2、探究原因,品味深情。
3、学习手法,实践运用。
定目标 明重点
注意事项:
1、速读课文,从文章中提取信息。
2、重点概括事例。(1-13自然段)
3、圈点勾画,抓关键词句。
请以时间为序,概括母亲做了哪些事?
寻往事 识母亲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例
“我”小时候
1895—1900年前后
1905年
1908年
1919年
大革命时期(1927—1937年)
抗战以后
1943年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注意事项:
1、同位交流。
2、总结人物品格。(1-13自然段)
3、学会记旁批。
品性格 读母亲
你读出了一位________的母亲?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例 母亲的优秀品质
“我”小时候
1895—1900年前后
1905年
1908年
1919年
大革命时期(1927—1937年)
抗战以后
1943年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
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识大体、明事理
深明大义
勤劳朴实
勤俭持家
理解、支持革命
热爱劳动
坚持劳动
勤劳俭朴
聪明能干
对地主劣绅的抵抗
对作者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
健康的身体
勤劳的习惯
生产的知识
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革命的意志
母亲
“我”
感母恩 谢母亲
作者在回忆往事后,深情地写到:“我应该感谢母亲。”
结合全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精读课文第三部分(14--17段)
小结:作者从哪几个方面
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
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
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感母恩 谢母亲
从1919年和母亲分别到1944年母亲去世,其间整整25年,朱德都不曾见过母亲,这期间他:
1922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
参加领导南昌起义
1928年
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
1931年
粉碎国民党三次“围剿”
1933年
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围剿”
1934-1935年
率领红军战略转移
1936年
到达甘肃,胜利会师
1937年
推进第二次国共合作
1942年
参加延安整风运动
材料一
“……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摘自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强健的身体 勤劳的习惯
读资料 悟母亲
材料二
朱德在指挥作战之余,还从事纺织、排字、种菜、做饭、写诗和讲学,不仅为自己的部队讲解军事战略和战术,而且向妇女班讲授如何储存蔬菜……
——摘自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母亲教给我生产知识
读资料 悟母亲
材料三
四渡赤水时,天空正下着细雨,路面泥泞光滑十分难行……当时……弹雨纷飞,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正在这时,朱德总司令出现在前沿阵地上,雨水淋湿了他的衣裳,浓密的眉毛挂着水珠,卷起的裤腿沾满了泥浆。……打到黄昏,战斗仍然很激烈,阵地上硝烟弥漫。肖华再次劝说:“总司令,你年岁大,路不好走,还是先走一步吧。……”朱德抹抹脸上的雨水简单地答一声“不行!”继续指挥战斗。
——摘自王树增《长征》
母亲教给我革命的坚定意志
读资料 悟母亲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仅仅因为母亲勤劳的品质就值得大张旗鼓地开追悼会吗?
探主题 颂母亲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合在一起。升华了母亲的形象,深化了文章主题,读来令人倍加感动。
探主题 颂母亲
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
随后叙述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
◆找出文章中的议论句,理解其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这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
这句议论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1.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2.母亲是个好劳动。
3.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叙述中穿插,锦上添花
段落中穿插,承上启下
呼应开头,结构严谨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开头
中 间
结尾
议论在散文中的作用
议论句,或揭示篇章段落主旨,或提示文章的层次脉络,或含意深长、耐人寻味。
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请结合第16段,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不仅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于是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由此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最后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探主题 颂母亲
小我
大爱
升 华
本文回忆了 ,赞颂了母亲 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 ,抒发了对母亲的
的感情,表达了 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探主题 颂母亲
母亲勤劳的一生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
教育和影响
无比热爱和深深怀念
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
余华:“不要踩着父母的肩膀看过世间繁华之后,嫌弃父母从未读书识字。你讨厌父亲的平庸,殊不知,他也曾是怀揣梦想的少年,你讨厌母亲的斤斤计较,但你却不知道,她也曾是和你一样憧憬未来。”
忆瞬间 绘母亲
忆瞬间 绘母亲
结合生活中和母亲相处的瞬间,写写“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同时表达你对妈妈的感情。
要求:时间3分钟。字数:不少于50字
读经典 报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老舍《我的母亲》
推动摇篮的手,
也是推动世界的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