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七年级下册邓稼先(1924.6.25—1986.7.29)中国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贡献: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是中国核武器理论杰出的奠基者。“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人造地球卫星。知识链接知识链接杨振宁(1922.10.1—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与邓稼先同窗数载,有着50年的友谊。主要成就: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拉姆福德奖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022年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邓稼先&杨振宁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一个获诺贝尔奖闻名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人物传记人物传记: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既可以为他人作传,也可以写“自传”。传记的特点:真实性、文学性。文体知识整体感知本文采用较为特殊的结构,分为六个部分,运用了主题式的小标题进行有机组合。每个小标题对应人物的一个大事件,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并思考这六个部分是否可以调换顺序?为什么?小标题 主要内容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两弹”元勋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民族感情?友情? “我不能走” 永恒的骄傲 概括各部分内容概述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点明邓稼先是为民族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写作者为中国人自己制造出原子弹而骄傲。具体写邓稼先在极端条件下,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事情。引用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体评价邓稼先。历史背景生平简介人物对比巨大贡献艰苦科研热情赞颂一、二、三、四、五、六、六个部分是否可以调换顺序,为什么 有同学认为文章中的六个小标题不够工整,不能让参观者直观地了解邓稼先,需要重新设计。互学:小组交流,从人物身份的角度,重拟标题。展学、评学: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同学点评。小标题的作用 小标题起到总领或概括文章的部分内容的作用,可以使文章脉络更清晰,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在写作时,可以使用小标题,体现文章脉络和独特个性。邓稼先纪念馆展厅设计征集令:邓稼先纪念馆开馆在即,现面向全社会征集展厅布置方案。要求以杨振宁的《邓稼先》一文作为参考材料,能够让参观者感受到人物的非凡气质,彰显人物的伟大品格,唤起参观者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星路历程厅将设计“人物大事记”,记录邓稼先的“星”路历程,记录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快速浏览全文,筛选主要信息,完成下面“人物档案卡” 。任务一:星路历程厅,人物大事记邓稼先人物档案卡姓名 生卒年月 籍贯毕业院校学历 工作单位 职务个人简历邓稼先人物档案卡姓名 邓稼先 生卒年月 1924.6-1986.7 籍贯 安徽怀宁毕业院校学历 美国普渡大学博士 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 职务 “两弹”设计领导者个人简历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1948-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1950年10月,到中科院工作。 1958年8月,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理论。 1964年10月16日,领衔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领衔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 1985年8月,做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1986年3月,做第二次手术。两次手术期间,与于敏共同撰写了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年5月,做第三次手术。 1986年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把这些时间换算为他的年龄,你有什么发现 【资料链接1】邓稼先团队仅仅用2年多的时间研制出的氢弹,美国用了7年,法国用了8年,苏联用了10年,邓稼先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氢弹研制的最快速度。【资料链接2】1986年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他在临终前叮嘱:“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任务二:星光璀璨厅,人物纪录片星光璀璨厅将播放“邓稼先的纪录片”,展现邓稼先生活和工作的细节镜头,突显人物美好的品质。纪录片将从“听其言”“观其行”“猜其心”“临其境”四个方面拍摄细节镜头,分小组讨论,为这些镜头做好批注,说说它展现了邓稼先怎样品质?(温馨提示:关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表现手法、词性等)示例:听其言镜头一:我在北京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他自己只说“在外地工作”。批注:副词“只”突显了他对国家机密极为谨慎,有原则,连至交好友也不会透露。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吊古战场文》罗布泊是古代时候战场,也是当时科学家研制原子弹的“战场”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突出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忠诚之心。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意在把邓稼先放在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中加以审视,把他的个人经历和国家命运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暗示邓稼先远大的志向、赤诚热烈的爱国热情和为事业奉献一切的牺牲精神,赞颂了邓稼先就是“只手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任务三:星火燎原厅,人物赞美词星火燎原厅将设计一块“留言板”,书写对邓稼先的赞美词,歌颂其美德。文中有许多作者对邓稼先的评论性语言,请你选出你喜欢的一组作为赞美词,说说理由。(先自学,再展学、评学)温馨提示:关注词语、句式①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③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④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多用四字词语和短句,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品质,读起来铿锵有力,极具感染力。①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②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③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④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⑤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独句成段,显得简洁精练。长句与短句交替使用,语言平实,感情真挚。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为邓稼先写一段赞美词。温馨提示:赞美词的一般格式是“事迹概括+伟大品质+人物评价”,句式尽量整齐,多用排比、对偶。示例: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事迹概括)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伟大品质)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人物评价)作者评价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你能再举出几个像他这样的“中国的儿子”吗?搜集他们的资料或者阅读他们的传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