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 7 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 3 课时 权力违法必追责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第 7 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 3 课时 权力违法必追责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 7 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第 3 课时权力 违法必追责
视频中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会受到处罚?如果国家机关的行为损害了公民利益,应该怎么办?
导入新课
请看这段新闻视频:网民积极通过网络平台向政府提出宝贵政策建议,这些建议竟被政府采纳并实施!他们的行为直接促进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展现了网络力量的正面影响力。
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便是违法行为。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讲授新课
第三模块:权力违法必追责
王欣的爸爸刚刚开了一家饭馆,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检查时,认为饭馆的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吊销了饭馆的许可证。
我不服,要去告他们。
认罚吧!老百姓哪能告政府?就是告也告不赢。
你赞成王欣妈妈的观点吗?
当然不赞成王欣妈妈的观点!面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公正裁决,我们应当理性对待。卫生标准是保障公众健康的基础,不容妥协。通过合法途径申诉是权利,但应先自我审视,确有不当则应积极整改,而非轻言“告不赢”。法治社会,公正为先。
王欣的爸爸不服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认定: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予以撤销。
你知道法院是依据哪部法律作出的判决吗?
王欣的爸爸因不服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将其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认定,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依法予以撤销。
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如果造成损失,
国家要赔偿吗?
受害人合法权益要保护。
国家依据哪部法律进行赔偿?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又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向某错案的家属送达了国家赔偿决定书,共计赔偿约 206万元。2016年,相关部门依法对该错案负有责任的 27人进行了追责。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是( )。
A. 正常行为
B. 违法行为
C. 合理行为
答案:B
(2)公民对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不服,可向( )起诉。
A. 法院
B. 学校
C. 企业
答案:A
(3)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害,国家应( )。
A. 不承担责任
B. 承担赔偿责任
C. 只道歉不赔偿
答案:B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国家机关权力不会违法,无需监督。(×)
(2)公民遇到国家机关违法侵害,只能默默忍受。(×)
(3)权力违法追责能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课堂总结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权力违法必追责
违法界定:违反法律规定的权力行使行为
维权与赔偿:公民起诉,国家担责
意义:护权益,促规范
板书设计
7 权力运行受监督
为什么监督?
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
谁来监督?
党内监督│国家机关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如何监督?
写信│电话│网络│媒体│政务公开│
监督的原则:依法、真实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 “权力违法必追责” 是《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前两课时对权力行使边界与监督的学习,聚焦国家机关权力违法后的法律后果与责任追究。教材以王欣爸爸饭馆被吊销许可证后起诉获胜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 “老百姓能否告政府”“法院判决依据” 等问题的思考,直观呈现权力违法追责的必要性。接着阐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时,国家需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规定,强调这一制度对保障公民权益、规范权力行使的双重意义。随后通过内蒙古自治区错案赔偿与追责的案例,进一步说明权力违法追责的具体实践,让学生认识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违法行使权力的行为都将受到惩处,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权力监督与责任追究认知体系。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一定认知,但对于国家机关权力违法及追责的概念较为陌生,容易认为国家机关权力行使不会出现违法情况,或者即使违法也难以追究责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法律案例多为个人违法,对国家机关权力违法的案例了解甚少,缺乏对权力违法追责程序和意义的深入理解。然而,此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正义感,愿意探究公平正义相关的问题。教学中需结合具体、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权力违法追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监督意识。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权力违法必追责,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法治体系对权力运行的严格规范,认识到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机关,违法都将受到追究。体会我国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利益的决心,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立场,强化政治认同。 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权力违法追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尊重法律、崇尚公正、敢于维护正义的道德品质。通过学习案例,让学生明白权力应在合法、公正的轨道上运行,激发学生诚实守信、敢于担当的道德情感,将法治意识内化为道德自觉,提升道德素养。 法治观念 帮助学生掌握国家机关权力违法的界定标准、追责依据和法律程序,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在权力违法追责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和法律条文解读,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权力违法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法律权威的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让学生认识到法治是规范权力、保障社会秩序的根本。 健全人格 在学习权力违法追责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理性看待权力和法律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机关的关系,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通过参与案例讨论、模拟活动等,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塑造自信、理性、有正义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 责任意识 通过了解权力违法追责对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公民,有责任监督国家机关权力行使,发现违法问题及时反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关注社会法治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国家机关权力违法的概念,明确权力违法必追责的法律原则。 掌握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时,公民依法维权的途径和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 认识权力违法追责对保障公民权益、规范权力行使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机关权力违法追责的复杂性和严肃性,消除学生对 “国家机关权力不可监督” 的误解。 引导学生将权力违法追责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和监督权力行使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权力违法追责相关法律知识的动画讲解视频;收集王欣爸爸饭馆案例、内蒙古错案等案例的视频、图文资料;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相关条文解读的 PPT;制作权力违法追责流程的动画演示。 实物教具:打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部分条文卡片;准备模拟法庭所需的法槌、法官袍、律师徽章等道具;准备公民维权途径的宣传海报。 学生准备:提前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了解法律维权相关知识;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新闻视频,内容为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违法行使职权被依法追究责任,提问学生 “视频中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会受到处罚?如果国家机关的行为损害了公民利益,应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随后展示课题 “权力违法必追责”,引出本节课主题。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积极参与讨论,结合已有知识初步思考权力违法与追责的问题,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好奇和探究欲望。 设计意图:以真实新闻事件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导入新课,为后续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二、讲授新课 第三模块:权力违法必追责 权力违法的界定与追责原则 教师活动:展示王欣爸爸饭馆案例的详细资料,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法院判决的依据是什么?”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结合 “知识窗” 讲解国家机关权力违法的概念,强调 “权力违法必追责” 的法律原则,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相关条文卡片。 学生活动:观察案例资料,小组内热烈讨论,分析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为的违法性,学习法律条文,小组代表积极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讨论,让学生直观理解权力违法的概念和追责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强化法治观念。 公民维权与国家赔偿 教师活动:播放权力违法追责流程的动画演示,详细讲解公民在面对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时的维权途径,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等,同时介绍国家机关违法造成损害时需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展示内蒙古错案赔偿与追责的案例视频,组织学生开展 “案例分析会”,让学生讨论 “错案中公民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追责对规范权力行使有什么作用?” 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演示和案例视频,学习维权途径和国家赔偿知识,积极参与 “案例分析会”,思考并分享公民维权和追责的重要性,如保障公民财产和名誉、防止权力滥用等。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演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清晰掌握公民维权途径和国家赔偿制度,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深对权力违法追责意义的理解。 模拟法庭实践 教师活动:准备模拟法庭所需道具,设定一个国家机关权力违法的虚拟案例,组织学生开展 “模拟法庭” 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模拟行政诉讼的审判过程。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在模拟法庭中涉及的法律知识和维权要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 “模拟法庭” 活动,认真扮演角色,依据所学法律知识进行辩论和审判,活动后分享自己对权力违法追责的新认识和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沉浸式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权力违法追责的法律程序,增强学生对法律的敬畏感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是( )。 A. 正常行为 B. 违法行为 C. 合理行为 答案:B (2)公民对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不服,可向( )起诉。 A. 法院 B. 学校 C. 企业 答案:A (3)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害,国家应( )。 A. 不承担责任 B. 承担赔偿责任 C. 只道歉不赔偿 答案:B 判断题 (1)国家机关权力不会违法,无需监督。(×) (2)公民遇到国家机关违法侵害,只能默默忍受。(×) (3)权力违法追责能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权力违法必追责。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也要受到法律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会得到保障。我们要相信法律,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权,也要监督国家机关依法办事。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懂法、用法、护法的好公民!
板书设计
权力违法必追责 违法界定:违反法律规定的权力行使行为 维权与赔偿:公民起诉,国家担责 意义:护权益,促规范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活动等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权力违法追责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复杂法律程序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困难。后续教学中,可增加更多真实案例分析,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 这份教案通过多元活动助力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若你对教案的活动设计、案例选择等方面有新想法,欢迎随时提出,我会进一步优化完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