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 9 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第 3 课时 依法维权有途径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第 9 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第 3 课时 依法维权有途径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的核心内容,聚焦未成年人依法维权途径。教材通过活动园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权利受侵害时的应对方法,系统阐述告知情况、寻求法律帮助、咨询求助等维权途径,强调维权中自我保护与证据收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掌握实际维权技能。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法律认知,但对依法维权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了解有限。在面对权利受侵害时,可能因缺乏经验而不知所措。同时,他们好奇心强,具有一定分析能力,渴望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实用知识,适合采用案例教学与互动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增强对国家法治建设的认同与信任。 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在维权过程中尊重他人、依法行事的道德品质,避免以暴制暴。 法治观念: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健全人格:通过学习依法维权,帮助学生在面对侵害时保持冷静、机智应对,培养坚韧、理性的人格特质。 责任意识:使学生明白依法维权不仅是维护自身权益,也是维护社会法治秩序的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掌握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具体途径,包括告知家人老师、寻求法律专业帮助、向有关部门求助等。 理解依法维权过程中自我保护和证据收集的重要性及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维权途径,做出正确的维权选择。 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证据在依法维权中的关键作用,学会主动收集有效证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案例视频、图片、法律条文解读等)、案例卡片、模拟维权道具(如律师咨询台标识、法律援助中心宣传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未成年人权利受侵害的新闻视频片段,提问学生 “如果你是视频中的主人公,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想法。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初步的应对设想。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生活的视频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对依法维权的思考,自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第三模块:依法维权有途径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陈某被高年级男生欺负的案例,提出问题 “你认为他应当怎么做?请选出正确的应对措施”,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每组推选代表发言。总结学生答案,讲解正确维权途径,结合 PPT 展示 “告知情况”“寻求法律帮助”“咨询寻求帮助” 等具体内容和方式,详细解读各途径的操作方法与意义。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案例,交流观点,认真聆听老师讲解,做好笔记,理解不同维权途径。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初步认识维权途径,教师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活动园:陈某案例应对措施选择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陈某案例的选项进行分析,强调 “忍气吞声”“以暴制暴” 的危害,表扬选择正确措施的学生,鼓励学生分享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和处理方法。 学生活动:分析选项,结合自身经历发言,学习正确维权观念。 设计意图:通过对具体选项的剖析,强化学生对错误维权方式的认识,同时通过学生分享,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告知情况、寻求法律帮助、咨询寻求帮助 教师活动:分别邀请学生模拟 “向家人讲述遭遇”“向老师报告”“向律师咨询” 等场景,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教师补充指导,强调沟通要点和注意事项。展示相关法律条文,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维权的规定,加深学生对维权合法性的认识。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模拟表演,认真观察评价,学习法律条文,理解维权依据。 设计意图: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维权过程,提高实践能力;法律条文的展示增强学生对维权的信心和法治意识。 活动园:梁小惠故事讨论 教师活动:讲述梁小惠机智自救的故事,组织学生辩论 “梁小惠一开始就应该与歹徒作斗争,还是沉着机智、巧妙周旋更值得学习”,引导学生从保护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思考正确的应对方式,总结在遭遇侵害时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生活动:参与辩论,发表观点,在辩论中认识到自我保护的关键意义,学习自我保护策略。 设计意图:辩论活动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刻理解自我保护在维权中的重要性,培养理性思考能力。 依法维权靠证据 教师活动:展示邵勇买玩具、张佳丽电动车被盗、黄茜被撞三个情景案例卡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权利人可以收集的证据是什么”,每组派代表汇报答案,教师点评总结,通过 PPT 展示常见证据类型和收集方法,强调证据在维权中的关键作用。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证据收集,聆听教师总结,掌握证据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证据概念和作用,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学会实际收集证据的方法,提升维权能力。
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首先应该( ) A. 自己找对方理论 B. 告诉家人或老师 C. 忍气吞声 (2)以下不属于法律专业人员的是( ) A. 律师 B. 警察 C.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 (3)在维权过程中,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 A. 自己的想象 B. 同学的猜测 C. 购物发票 判断题 (1)未成年人在面对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 (2)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不需要支付费用。( ) (3)只有书面材料才能作为维权证据。( ) 教师活动:发放练习题,给学生一定时间独立完成,然后讲解答案,针对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重点分析。 学生活动:认真完成练习题,听讲错题讲解,巩固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强化重点知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依法维权的重要途径。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要害怕,要及时告诉家人、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士和相关部门的帮助。在维权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同时学会收集证据。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知法、守法、会用法的小公民,用法律守护自己的成长!
板书设计
依法维权有途径 一、维权途径 1. 告知情况:家人、老师、学校 2. 寻求法律帮助:政府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 3. 咨询求助:律师、居委会、法律援助部门等 二、自我保护:冷静应对,避免危险 三、证据收集:合同、书信、指纹等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活动和讨论辩论,学生积极参与,对依法维权途径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但在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证据概念和自我保护方法的理解仍有偏差,后续教学需加强实际案例的拓展和针对性辅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份教案从多维度进行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你对教案的内容、环节设置等方面有什么看法或修改需求,都能随时和我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 9 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第 3 课时 依法维权有途径
如果你是视频中的主人公,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
导入新课
如果你是视频中的主人公,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冷静分析局势,迅速采取最合适的行动。面对挑战,我坚信勇气与智慧并存方能化解危机,保护自己和他人,展现出应有的担当与决心。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
讲授新课
第三模块:依法维权有途径
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机智自救的梁小惠
13周岁的梁小惠在上学途中,突然被两个男子捂住嘴拖到路边一所房子里。还没等梁小惠反应过来,她的手和脚已经被捆住。两人威胁梁小惠,让梁小惠说出父母的电话,向她父母要赎金。如果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收不到赎金,就把她卖掉。
看着两个凶狠的男子,聪明的梁小惠很快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她假装胆小、恐惧,对男子表现出害怕、顺从的样子。梁小惠一边说想不起父母的电话号码,一边偷偷松动捆在手腕上的绳子。
三四个小时后,两个男子估计梁小惠不敢逃跑,也没有反抗能力,就放松了警惕。临近中午,一个男子外出,另一个男子准备做午饭。此时,梁小惠突然站起来,趁其不备迅速跑出屋子,跑回家中。
梁小惠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梁小惠找到班主任,将惊险的一幕告诉了他。
班主任和学校立即报案。接到报案后,警察很快将那两个男子抓获。
在讨论梁小惠的故事时,有两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谁说的更有道理?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
梁小惠沉着机智,巧妙周旋,保全自己,值得学习。
梁小惠胆子太小了,她一开始就应该与歹徒作斗争!
首先要保护好自己!
梁小惠沉着机智,巧妙周旋的做法更值得肯定与学习。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13 周岁的梁小惠力量悬殊,若一开始就与之正面斗争,极有可能激怒歹徒,使自身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
当遇到类似情况时,应保持冷静,像梁小惠一样,先稳定歹徒情绪,寻找逃脱机会。同时,要记住歹徒的体貌特征、口音等关键信息,在确保安全后,及时向家人、老师或警方求助,借助外界力量惩治坏人,维护自身权益。
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
证据,例如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购买发票
脚印
监控录像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首先应该( )
A. 自己找对方理论 B. 告诉家人或老师 C. 忍气吞声
(2)以下不属于法律专业人员的是( )
A. 律师 B. 警察 C.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
(3)在维权过程中,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
A. 自己的想象 B. 同学的猜测 C. 购物发票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未成年人在面对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
(2)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不需要支付费用。( )
(3)只有书面材料才能作为维权证据。( )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依法维权的重要途径。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要害怕,要及时告诉家人、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士和相关部门的帮助。在维权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同时学会收集证据。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知法、守法、会用法的小公民,用法律守护自己的成长!
课堂总结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依法维权有途径
一、维权途径
1. 告知情况:家人、老师、学校
2. 寻求法律帮助:政府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
3. 咨询求助:律师、居委会、法律援助部门等
二、自我保护:冷静应对,避免危险
三、证据收集:合同、书信、指纹等
课堂总结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
法律保护:专门法律与特别条款
依法维权:不同场景,不同法律
维权边界:合法维权,不越法律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