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 课件(共32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职业模块服务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代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 课件(共32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职业模块服务类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唐】张若虚
教学目标
名家王尧衢曾在《唐诗合解》卷三中有言:“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月字十五见,夜字亦只二见。”可见本诗中,“月”统领全篇,贯穿全诗,而“月”这一意象,古往今来被诗人观照吟咏。
导入
4次
12次
2次
15次
2次
解题




扬州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
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他的诗仅存二首,收录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张若虚
文本研读
易错字词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盖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赞誉:
“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易错字词
初读正音
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月生
月斜
月悬
月落
文本研读
《春江花月夜》全诗四句一韵,凡九韵(九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思想变化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文本研读
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春 江 花 月 夜
月下之景
(1—8句)
月下之理
(9—16句)
月下之情
(17—36句)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景物美
哲理美
情感美
关于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
由景引发的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文本研读
春江花月图中,前八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体现了月光怎样的特点?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下之景
文本研读
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飞、白沙不见。
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空阔纯净,恬静幽美



月色清凉 月色朦胧 月有芳香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月下之理
思考:1.怎么理解“初见月”“初照人”?
2.诗人对宇宙和人生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文本研读
思考:怎么理解“初见月”“初照人”
当第一个人注视太空中的明月,开始去领略其中的美时,人类就出现了。因为,人类是会欣赏美保存美的动物。在人注视着明月的同时,明月不是被动的处于被欣赏的地位,而是也在深情的注视着人。在这样的相互观照之中,孤独得以愈藉,忧愁得以诉说。在这世上匆匆活一朝的不同时空的人们,也通过仰望同轮明月,在短暂和变化中感受永恒。
文本研读
思考:诗人对宇宙和人生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诗人将明月永照与人生更替对照着来写,阐明了“宇宙是永恒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这一哲理,虽有人生短暂的感慨,但并不颓废和绝望,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文本研读
文本研读
月下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
文本研读
月下之情
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思妇怀远
文本研读
赏析“裴回”“卷不去”“拂还来”等词语的表达作用。
裴回: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赋予月亮以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卷”与“拂”——表明思妇的思念之苦,她想赶走恼人的月光,可是月光却“卷不去”“拂还来”,正如她对游子的思念,想忘却做不到。
思考:“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古代书信称为“鱼雁”,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文本研读
月下之情
游子思归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思考: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
思考: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
(1)虚实结合:在梦中也想归家。
(2)寓情于景: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情。
(3)夸张:以 “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月与人可亲而不可近,恋人对月海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丈夫,游子对月思念亲人;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茫者视月为希望,奋进者视月为信念。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诗人为何如此钟情于月亮?或许,他们认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到同样的月亮,觉得月亮可以超越时空,所谓"天涯共此时",就是这个道理。
全诗小结
“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的”。
——李泽厚(《美的历程》)
哀而不伤
感情基调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 ”。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两句诗是“ , ”。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 ”。
(4)在《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面对着空中的那轮明月,不由生出了“ , ”的遐思。
(5)《春江花月夜》中写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树林的句子是“ , ”。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江天一色无纤尘
情景默写
(6)《春江花月夜》中通过比喻和侧面烘托表现月光洁白明亮的两句诗是“ , ”。
(7)《春江花月夜》中的“ , ”两句诗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思妇内心的极度痛苦。
(8)《春江花月夜》中含蓄地表现思妇想要向漂泊在外的丈夫传递信息也不能实现的两句诗是“ , ”。
(9)《春江花月夜》中与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10)《春江花月夜》中分别从游子思妇不止一家、一处的角度来写相思之情的两个句子是 “ ? ?”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情景默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