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向阳,向上,向前方!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 家长会目录01望其态,发现惊喜闻其声,走进心灵问其心,守护成长切其脉,启智润心02040301“望”孩子的变与不变播放“我们的成长”视频“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在座的每一位家长们对孩子细心关怀和精心培育家长们对老师十分信任和积极配合都让教育的天空变得更加美好。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帮助孩子成长的意义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大自然负责对未来的社会负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和谐发展的基础,能使人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010202静静“听”孩子的心声动笔15-20分钟,给孩子写一封信吧!插入所有学生书信照片03问“孩子”的心理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精神 科医生徐凯文曾直言:“家长用焦虑养大的孩子,最后都被送到我这里了。教育应该给孩子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不是分数,不是金钱。是爱,是幸福,请许给他们一个美好的人生!”清华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当然也是所有父母给孩子设定的终极目标。但是数据显示,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这些在外人看起来特别优秀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想要。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这些孩子通常都表示,他们的情况并不是刚刚产生的,从初中的时候就在疑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直到现在才做了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好的社会是什么?好的孩子是什么?好的学校是什么?好的老师是什么?好的家庭是什么?好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好的教育是什么?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唐江澎校长教育观看《生命·成长》两个小短片给了你什么启发?《生命·成长》几个推荐《他乡的童年》教育纪录片战地记者出身的周轶君兼任导演和主持人,一集走访一个国家,分别是日本、芬兰、印度、英国和以色列,最后回到中国,探寻教育的传统和未来。关切“孩子”的具体脉动探讨主题——做我们该做的,做我们能做的人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孩子也一样。1.怎么变?2.怎么看?3.怎么办?怎么变?1.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开始有了更多的主见,甚至变得执拗;2.成绩不再像以前那么“漂亮”,时高时低,浮动较大;3.作业量和作业难度都在增加,字词不再是作业的主角,阅读题和习作的完成进度成了家庭气氛晴雨表;4.对待学习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在喜爱与抗拒、自信倍增与自我怀疑中徘徊;5.基于心理和能力发展存在的差异,班级成绩表上的两极分化现象开始变得明显,吃老本的日子渐渐远去。怎么看?1.很坦然,静观其变;2.很担心,无从下手;3.很开心,娃要长大;4.很生气,搞什么鬼;5.很迷茫,咋会这样?怎么办?1.接受。接受,是有效教育的起点。接受孩子的一切变化,可喜的,可忧的,相信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才能心平气和地说话、理智地做事。2.了解。通过与老师、同龄人、朋友的沟通,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学习,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原则。3.帮助。直接给予帮助,不是先说教一番再帮助。不要把帮助变成施舍,不要把帮助变得高高在上。试着把施教与受教关系变成平等合作关系。4.等待。别太着急,就算发现孩子的表现不尽人意,学习能力有待提高,也要告诉自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时刻记得,成长需要时间。5.担当。有的家长说,孩子马上五年级了,应该自己管自己的学习了。别太急着放手,如果一二年级没有教给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现在就还没有放手的权利。放手的分界线不是到了几岁,而是在这之前,你做了什么。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基础知识:主要由课本中要掌握的词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段、语文园地重点知识、常见句型练习及课后练习题组成。阅读与感悟:由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组成,既考察课内学习情况,更考察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作文:紧扣主题。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标点、修辞知识有待进一步学习和运用;2.阅读能力较弱,对部分题型比较陌生,无从下手;3.审题能力有待提高,有答非所问的现象;4.作文离题现象较严重,内容描写不够具体、缺少条理性;5.答题速度慢,不能按时完成试卷;6.书写不够工整,卷面涂改痕迹较多。主要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实施1.生字词课课清,课前听写、课中检查,梳理容易错的生字词,反复出现,温故而知新;2.常见题型重点突破。在班上进行了“如何品析词句”、“如何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如何缩句、修改病句”、“如何改写转述句、拟人句、反问句”、“如何添加修饰词”等常见题型的技巧讲解和专题练习;3.阅读题和习作是难点。根据试卷出现的问题,结合不同的阅读短文,帮助学生树立几个认识:(1)读题要认真,要能敏锐地发现题眼,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2)相信短文中能够找到相关的答案;(3)懂得什么叫“联系上下文”、什么叫“结合文本主题回答问题”。测试成绩90分以上名单考试成绩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本次考试整体情况良好,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90-100分的同学 个,卷面书写工整,基础知识掌握很好,阅读理解和答题技巧要加强,写作上也可精益求精,保持海量阅读和精读的习惯。这些同学有:80-89分的同学基础不够扎实,要去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70-79分的同学基础薄弱,书写有较大进步空间,阅读理解和写作都需要加强练习。功夫在平时,每天坚持练字、看书、写日记,非常重要。低于平均分和60-69分数段的学生,要引起充分的重视,但也不要气馁,建议认真做试卷分析,找出失分的主要原因,书写反思,分析丢分最多的题型,背后是审题不清、基础不扎实、还是回答时表述不清。成绩优秀者共有的好习惯(1)有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40分钟很重要,如果当堂课的内容没有消化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补救;(2)有良好的作业习惯。当天作业当天完成,不懂就问,可以及时解决问题,不积旧帐;(3)有良好的复习习惯。早读课能认真读生字课文、课堂复习环节能认真听讲、回家能坚持听写、默写、背诵积累,温故而知新。(4)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拓宽思维,积淀语言素材、习作素材。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要点1.上课时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紧跟老师的思路走;2.学会自主学习,包括自己画重点、整理错题本、记笔记、记作业要点等;3.学会听课,对老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要有意识地去接收、强化;4.学会读题、审题,能圈出问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能通过关键词确定查找答案的范围,准确从文中提取信息;5.发现错误能够立刻修改、订正,不拖拉;6.学会完整回答问题,怎么问怎么答,问什么答什么;7.写习作先起草稿、修改错别字、查正不会写的字,再誊抄到大作文本上;8.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答题品质——1.阅读题一定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来找答案,不要答非所问;2.回答问题要完整,怎么问怎么答,问几个问题答几个问题;3.画句子必须从前一个句号画到后一个句号。4.要紧扣短文主题来回答;5.回答完毕后要把答案完整地读一遍,检查是否有错漏或不通顺的地方;6.按顺序做题,以免漏题。语文学习的重心——听说读写演(1)有良好的听课习惯——认真听,听得懂;(2)有良好的作业习惯——今日事,今日毕;(3)有良好的复习习惯——温旧知,勤梳理;(4)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量读,深入读;(5)有良好的表达习惯——大胆说,说明白。好成绩是好习惯的赠品。好父母是好习惯的来源。人们总说,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我们应该知道,诗和远方并非触手可及。今天这些艰辛的坚持、耐心的陪伴、用心的抚育,就是为了孩子的诗和远方。做我们能做的,做我们该做的,别辜负了和孩子的这一场相遇。与您共勉——愿所有花儿都开放,向阳,向上,向前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