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祥符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共22 题 10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本试卷为闭卷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 17题51 分)
1.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机关不断增强备案审查制度刚性,就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中的合宪性、合法性、适当性等问题开展审查研究。十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接收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19200多件,推动、督促制定机关修改、废止各类规范性文件2 万余件。这表明 ( )
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备案审查制度能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C.宪法法律尊严和国家法治统一得到有效维护
D.宪法监督的对象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2.某区人民政府举行宪法宣誓仪式,30多名区政府工作人员着装整洁列队站立,右手举拳,面向国旗, 向宪法许下庄严承诺;某中学举办“宪法晨读”活动,学生们 一起唱国歌、诵读宪法部分条款,齐唱宪法主题歌曲《宪法伴我们成长》。这两个场 景共同教育我们要 ( )
①维护国家尊严 ②规范权力运行 ③加强宪法监督 ④增强宪法意识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它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自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以下是小郑同学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其中有关行使政治权利的是 ( )
A.获得河南省信息科技大赛一等奖
B.每天按时上学,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C.放学路上扶起倒地的共享单车
D.向市长热线反映校门口长期交通混乱情况
4.冯某租住贾某房屋期间,双方就谁承担屋内水管破裂维修费用的问题争执不下。 经街道办工作人员疏导劝说,双方达成了协议。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是 ( )
A.诉讼 B.调解 C.仲裁 D.和解
5.某校八年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主题,提出了下列观点,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负责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6.某校学生学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相关内容时,尝试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中合理 的是( )
A.小区规划车位,由居委会讨论决定
B.居委会主任向居民会议汇报上一年工作情况
C.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居委会成员
D.由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来限制村委会成员的权力
7.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办负责人表示,2024 年国资委央企要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我国加强对国企的改革是因为( )
A.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主体
C.对增加税收、扩大就业起着决定作用D.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
8.2024 年 3 月 5 日至 11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全国近3000名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是。大会批准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两高”的工作报告等。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享有最高决定权和监督权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9.下面对国家主席职权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任命李强为国务院总理——任免权
B.习近平主席接受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授予的“最高友谊 ”勋章———授予荣誉权
C.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外事权
D.习近平主席向全军发布开调动员令 ——发布命令权
10.我国监察委员会成立后监察对象的“扩容 ”,正体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下列那类人员不属于我国监察委员会监察对象范围的是( )
A.某民营企业总经理 B.公立学校的校长
C.居民委员会副主任 D.市交警支队工作人员
11.2024年最高检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 72.6 万人,提起公诉 168.8 万人,同比分别上升47.1%和 17.3%。深入推进常态化扫 黑除恶斗争,起诉 1.5万人。依法从严惩治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起诉6.1万人。突出惩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盗窃、诈骗、毒品犯罪,起诉35万人。材料表明检察机关 ( )
①关注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依法行使监察权,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
④坚守人民立场,及时回应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12.《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咳嗽、打喷嚏时遮挡口鼻,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自觉佩戴口罩;患有传染性疾病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依法配合相关检验、隔离、治疗等。对这些规定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限制了公民自由,影响公民生活 B.能规范公民行为,维护良好秩序
C.是维护当地公共安全的具体举措 D.表明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有边界
13.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 “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 ”。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 “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认真接受义务教育是我们应尽的道德义务
②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③自由的实现要受到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④行使自由权利时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4.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在多个场合多次对“科学立法”作出重要论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发布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②根据党中央决策起草草案
③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A. ②→①→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③
15.下面是宪法的相关内容,根据信息推测,⑤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
宪法 ①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
②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③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④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A.监督权力行使 B.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最高的法律效力 D.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6.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 )
①电脑黑客通过网络盗取用户个人信息
②某律师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③看到有人在风景区乱扔垃圾,小王立即上前制止
④看见爸爸醉酒驾车,孟杰及时拨打 110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7.陈老伯卖70 斤芹菜获利14 元,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以农药超标为由对其处以罚款 5 万元,因陈老伯没有及时缴纳追加处罚 5 万元,后市场监督管理局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处罚过重并且行政处罚程序违法,驳回申请不予强制执行。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
①符合平等原则,老年人违法也要处罚 ②执法部门严格执法,符合法定程序
③人民法院公正行使审判权,捍卫正义 ④政府要依法行政,坚决纠正乱作为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 小题,49 分)
18.新学期某校开展以“知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分享了以下两个时期的“苹果故事”。
解放战争时期 新时代脱贫地区
辽沈战役时期,锦州乡间的苹果熟了,行军路过的解放军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铁的纪 律,暖了老百姓的心。 新时代,延安苹果刻印着党员干部带领果农从脱贫攻坚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历程。一条苹果产业链,串起万千小农户,融合农业与文旅,在新时代成了“摇钱树”。
从锦州到延安,“苹果故事”紧密相连的都是“人民”
从播下革命火种,到领航复兴伟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的执政党 观滴水,知沧海,两个“苹果故事”里有答案,请你写出答案。 (至少3条,6分)
19.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截止2024年9 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5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稳定在92.3%。前三季度,全国新增民营企业619.1万户。40 多年来,我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顽强生长。 “承包” “下海” “个体经济” “万元户” “股份制合作” “互联网创业” “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通过这些不断变化的“热词”,人们可以感受到民营经济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活力。
据此,小峰认为, 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国经济制度已发生根本变化。请你对小峰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8分)
20.某校八年级(2)的学生学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老师决定开展以“权利义务相统一”为议题,探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围绕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拟写 1 条宣传标语。 (2分)
(2)有人认为: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对此观点,请你谈谈你的认识。 (至少 3条 6分)
(3)活动结束后,团支部要张贴“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倡议书,请你写出倡议要点。 (至少 3条 6分)
21.材料一:以“认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议题,查阅资料,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增进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
材料二:2025 年3 月5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三:某校学生拟开展“模拟人大”活动,邀请你扮演市人大代表,一起参与此项活动。
阅读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国务院总理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了什么 (至少2条,4分)
(2)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关系是什么 (3分)
(3)请你谈谈中学生参加“模拟人大”活动的意义。 (至少3条,6分)
22.材料一: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孙中山的“大同世界”,追求平等是件知易行难的事。南京一名环卫工人被狗咬伤,主人不仅没赔礼道歉,还一边殴打环卫工人一边喊“你就 配扫地,你儿子也就配扫地”;某县从乡镇选拔部分优秀教师,人们纷纷“找关系 ”;公交车司机拒绝农民工乘车……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追求平等,促进公平,扫除一切不平等现象。
材料二:2024年高考,教育部门为11个省(区)的15名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盲文试卷,这是自2014年起,连续11年为盲人考生在高考中提供盲文试卷。整体来说,盲文试卷的作答时间是普通试卷作答时间的1.5倍。这15名盲人考生参加高考的权利和渴望进入大学的梦想,得到了尊重与保护。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你列举两例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并分析不平等的危害。 (4分)
(2)请结合材料谈谈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并努力维护社会公平。 (4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7题51分)
1-5 CBDBC 6-10 BADBA 11-15 DACAD 16-17 B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49分)
18.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②中国共产党具有严明的纪律,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赢得人民信任。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等,切实为人民谋幸福,彰显执政能力和担当。(每点2分,共6分)
19.①小峰的观点是错误的。②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并非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③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每点2分,结论2分,共8分)
20.(1)示例:权利义务手牵手,法治社会共拥有。(2分)
(2)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但权利与义务并非完全对等。③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能简单以数量衡量。(每点2分,共6分)
(3)①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等基本权利。②强化义务观念,自觉履行受教育、遵守宪法法律等基本义务。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既要依法维权,又要自觉承担责任。(每点2分,共6分)
21.(1)①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每点2分,共4分)
(2)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②其他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各自职权,服务于人民利益。(3分)
(3)①有利于中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②有助于体验民主程序,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③能培养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为将来参与国家事务打下基础。(每点2分,共6分)
22.(1)①示例:就业歧视、性别偏见。②危害: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阻碍社会进步。(现象2分,危害2分,共4分)
(2)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能保证个人应得利益,激发潜能。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能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长治久安。③材料中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试卷,体现了国家对公平的追求,保障了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彰显社会文明。(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