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汝阳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科素养检测卷八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3分)】1.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4分)站在壶口瀑布前,震耳欲聋的水声如千军万马驰chég奔腾,浑浊的黄河水裹挟着泥沙怒不可遏地倾泻而下,那磅裤的气势令人震撼。梁衡从中感悟到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伟大性格。勃朗峰,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慢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眼前的绚丽色彩让马克·吐温联想到了种种色彩变换尽被摄入其中的泡泡。游记就是这样一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情思。(1)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2分)A.磅礴()(给加点词语注音)如B.驰chéng()(根据汉语拼音写出对应的汉字)(2)画横线的两个四字词语有错别字,请把正确的词语完整地写下来。(2分)斟相2.选出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2分)A.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B.今年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C.电视剧《三体》以诚意满满的匠心制作,满足了广大观众和“原著党”的审美期待,打破科学和普通受众之间的距离,深度连接观众的审美情趣。D.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3.下面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勃朗峰,法语意为“白色的山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①阅读时要注意体会文章的这些特点②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③此外,这是一篇翻译作品,译笔简练,多用成语,带书卷气④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引出无限感慨⑤作者在《登勃朗峰》中记述了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勒,笔法多变,妙趣横生⑥细读此文,或许还能感受到一份别样的幽默A.①⑤④②③6B.⑤④②⑥3①C.⑤④②①⑥③D.①⑤④②6③4.古诗文默写(8分)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文言诗文展现出不同的美。“鹏之徙于南溟也,:”AB”(《庄子·北冥有鱼》),写出了大鹏展翅翻翔的壮美。“CD,故外户而不闭”(《礼记·大道之行也》),写出了“大同社会”的理想之美。EF,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展现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出杜甫推己及人,心怀天下的胸怀阔大之美。“H”(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肃移的禅房,枸成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之美。5.综合性学习(6分)班级分成A,B,C三个小组开展“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解读“和”字]A组同学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与他们一起解读。(2分)材料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说文解字》)》材料二“”和”字属于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献的那个“酥”字,这个字极坊。左边是一间屋于,里面悬有三口编钟一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音乐合奏一合奏第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周汝昌《和谐之思》)根据以上材料可推测“和”字的本义是(2)[制作“和”报]B组同学制作了以“和平”为主题的手抄报,摘录了以下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2个字。(2分)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中共中夹、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3)[梳理探究]C组同学搜集了一些材料,请大家阅读后,一起写出探究结果。(2分)材料一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材料二明朝洪武年间,缅句与百夷(今缅甸北部)交战,明太祖未发一兵,派李思聪、钱古训二人劝和。二人先奉劝缅句“两国之民居处虽分,惟存关市之讥。是其和也,其或纷争不已,天将昭鉴福善祸淫”,又告诚百夷“莫如守全,以图绵长,不亦美乎”。双方领会到启动战端于人于己均不利,最终罢战息兵。二、名著阅读(5分)6.下面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描写的人物,从中选择其中的一个,请说明主人公保尔与他的关系,并简述他们之间一个的故事,并说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阿尔焦姆朱赫来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