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I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高雅艺术之用①有些人说,他们上班太累了,下班之后的娱乐就是刷短视频或者看短剧,没有力气去看严肃的、沉闷的艺术电影。若果真如此,文艺工作者就只能互为对方的受众了。比如,一位编辑一天内看了一场电影、一个画展和一场话剧,而读小说的只有电影导演、画家或话剧导演。②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之后,大脑仿佛被掏空,四肢疲软,目光涣散,连天才雏特根斯坦也是如此。他在被自己的讲座弄得疲惫和厌烦之后,总是会去看一部无需过多思考的西部片。他总是坐在电影院的第一排,因为在那儿他能完全沉浸在电影里。他说这种体验就像一次淋浴,洗掉了他对讲座的思考。③大多数全职工作的人,不上班时的休息是从事被动的活动。这类活动以接受信息为主,无需大脑深度参与,对精力投入的要求甚少,比如有人看电视,有些人一头扎进电脑游戏,很多人选择开展一些自己爱好的活动。在过去,种菜或园艺曾被农民视为令人厌恶的工作,但对今天的许多人而言,变成了一种带来深度满足感和乐趣的活动。缝纫、编织、陶器和绘画都曾经是人们急需的收入来源;而现在,由于这些活动舒缓、重复的节奏容易让人们获得内心的平静,所以它们已经变成了深受欢迎的业余爱好。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不动脑思考,这使人们自然倾向于轻松浅显的休闲方式。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疲惫与精力枯竭,进一步抑制了我们开动脑筋的意愿,深度思考变得愈发艰难。而作为成年人,我们脑子里已经储存的大量捷径,让我们本能地跳过对细节的思考,像自动驾驶般调用过往经验进行处理。例如在一个不熟悉的车站买火车票,我们都会无意识地利用过往的经验,快速推测流程。当这种简化思维成为常态,思维惰性便持续滋生,使大脑本能抗拒需主动思考的活动,于是我们变得越来越不爱思考,进而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大脑被禁细在浅层处理的轨道,我们既会丧失攀登深度思考高地的力量,也会失去理解复杂艺术的能力,只能在碎片化娱乐的洼地中重复循环。⑤高雅艺术也许不会让人感到愉悦,但是它让人认识自己。创作和欣赏高雅文化都需要闲暇,忙碌的普通人还是要努力去理解高雅文化。莎士比亚描绘了李尔王缓慢的崩塌,同时他发现了真正的忠诚和虚假的忠诚之间的区别。莎士比亚不仅唤醒了我们的同情心,还证明了我们自身有改正错误的能力。他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情绪,以及辨别哪些让我们获得提升,哪些让我们堕落。⑥科技知识也许会给我们提供实现目标的手段,但它不会让我们更接近目标的本质。它不能告诉我们,该追求哪些目标、该珍视什么东西。高雅艺术则直指目标的核心,这种对生命本质的叩问与回应,让个体的存在摆脱碎片化状态,趋向更圆融、更饱满的境界。正如《威尼斯商人》中所言:若灵魂里没有音乐,人便会如黑夜般昏沉,感情会像鬼城般幽暗。高雅艺术正是驱逐这种幽暗的光,它可以填补精神的裂隙,使破碎的生命重归完整。1.下列对现代人休闲方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人因工作疲劳,下班后倾向于选择精力投人少的休闲方式。B高强度用脑后,沉浸于无需深度思考的娱乐活动能有效转移注意力。C.大多数全职工作的人,非工作时间会选择心力耗费要求不高的休闲方式。D某些活动由于舒缓、重复的节奏在过去被人厌弃,却成为现代人的业余爱好。2.下列对成年人缺乏思考的原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工作带来的疲惫抑制了开动脑筋的意愿。B.思维捷径的建立使人主动回避细节处理。C.处理事务时惯于依赖既有经验进行推测。D.思维惰性使大脑抗拒需主动思考的活动。3.结合⑤⑥两段内容,简要概括高雅艺术对人们的作用。(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20分)我为什么要环保①我最近迷上了环保。②事情源于我刷到的一个环保博主,她师法自然循环之道,在家里养蚯蚓堆肥,视频背景里总是有用这些肥料培育的、生长得特别喜人的植物。她经常穿着二手但合身的衣服,素面朝天,脸上透着干净自然的光泽。随着视频一个接一个地播放,奇迹般地,我开始收拾厨房,擦洗浴室玻璃,清理洗衣机胶图,整理衣柜。·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