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冲刺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冲刺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冲刺练习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中填涂符合题意的选项,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是(  )
A. B. C.37 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当时,四边形是矩形
B.当时,四边形是菱形
C.当时,四边形是矩形
D.当时,四边形是菱形
4.如图,位于第一象限中,已知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则顶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5.如图,在Rt△ABC中,∠A=90°,M为BC的中点,H为AB上一点,过点C作CG∥AB,交HM的延长线于点G,若AC=8,AB=6,则四边形ACGH周长的最小值是(  )
A.24 B.22 C.20 D.18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和点,作直线,交对角线于点,连接恰好垂直于边,若,则的长是(  )
A.6 B.8 C.1 D.1
7.某地区用电量与应缴电费之间的关系如下表: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用电量(千瓦 时) 1 2 3 4 …
应缴电费(元) …
A.用电量是自变量,应缴电费是因变量
B.用电量每增加1千瓦 时,电费增加元
C.若用电量为5千瓦 时,则应缴电费元
D.若小明的应缴电费比小红多2元,则小明的用电量比小红的用电量多千瓦 时
8.某中学青年志愿者协会10名志愿者,一周的社区志愿服务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志愿者服务时间的描述正确的是(  )
时间/h 2 3 4 5 6
人数 2 2 2 3 1
A.众数是3 B.中位数是4 C.平均数是3 D.方差是1
9.已知一次函数y =(2m+1)x+m-3的图像不经过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  )
A.m>- B.m<3 C.- 10.如图,中,,,,点是的中点,将沿翻折得到,连接,,则线段的长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已知,,则   .
1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4cm和6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cm2.
13.某校拟招聘一批优秀教师,其中某位教师笔试、试讲、面试三轮测试得分分别为95分、85分、90分,综合成绩笔试占40%,试讲占40%,面试占20%,则该名教师的综合成绩为   分.
14.如图,依次连接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再依次连接第二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三个正方形,按此方法继续下去,则第n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15.如图,已知钓鱼杆的长为5米,露在水面上的鱼线长为3米,某钓鱼者想看看鱼钩上的情况,把鱼竿转动到的位置,此时露在水面上的鱼线长度为4米,则的长为   米.
16.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箭头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长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25次碰到长方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第17、18、19题每小题6分,第20、21题每小题8分,第22、23题每小题9分,第24、25题每小题10分,共7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计算:
(2)解方程:
(3)解方程:
18.已知与成正比例,当时,.
(1)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图象;
(2)设点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a的值.
(3)试判断点是否在此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19.已知,如图,在中,, D是的中点, 连接,F是的中点,过点C作交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20.为落实五育并举,加强劳动教育,某校开展了“我劳动,我快乐,我实践,我成长”的劳动实践主题活动.八年级(1)班的同学发现在校园墙角处有一块如图所示的四边形空地,征得学校同意,准备将其打造为劳动实践基地,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测量得到,,,,.请计算这块实践基地的面积.
2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4,∠A=60°,,CD=8,求∠ADC的度数.
22.某学校为了了解本校12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情况,现从各年级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进行了调整,井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    ,图①中 的值为   ;
(2)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大于 的学生人数.
23.阅读材料,并解决问题:定义:将分母中的根号化去的过程叫做分母有理化.
如:将分母有理化,解:原式.
运用以上方法解决问题:
已知:,.
(1)化简;
(2)求的值.
四、题目
24.某学校计划在总费用2300元的限额内,租用汽车送234名学生和6名教师集体外出活动、每辆汽车上至少要有1名教师.
现有甲、乙两种大客车,它们的载客量和租金如表所示.
  甲种客车 乙种客车
载客量(人/辆) 45 30
租金(元/辆) 400 280
(1)共需租多少辆汽车?
(2)给出最节省费用的租车方案
分析:(1)可以从乘车人数的角度考虑租多少辆汽车,要注意到以下要求:
①要保证210名师生都有车坐;
②要使每辆汽车上至少要有1名教师.
根据①可知,汽车总数不能小于______;根据②可知,汽车总数不能大于______.综合起来可知汽车总数为______.
(2)租车费用与所租车的种类有关.可以看出,当汽车总数a确定后,在满足各项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地租用甲种客车可以节省费用.
设租用x辆甲种客车,则租车费用y(单位:元)是x的函数,即

将(1)中确定的a的值代入上式,化简这个函数,得
_________.
为使240名师生有车坐,x不能小于________;为使租车费用不超过2300元,x不能超过________.综合起来可知x的取值为________.
在考虑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你能得出几种不同的租车方案?为节省费用应选择其中哪个方案?试说明理由.
25.如图,在正方形 中,点 分别在边 和 的延长线上(点不与点,点重合),且,连接 .过点作于 ,连接.
(1)求证:点是线段的中点.
(2)若,求.
(3)求证:点始终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B
6.B
7.D
8.B
9.D
10.D
11.0.228
12.12
13.90
14.
15.1
16.(8,3)
17.解:(1)

(2),
∴,
∴;
解得:,
(3),
∵,
∴,
解得:.
18.(1)解:设,
当时,,

解得,

与的函数关系式为;
函数图象过,,画出图象如下:
(2)解:把代入,
得:,
解得:;
的值为.
(3)解:在中,令得,
点不在函数的图象上.
19.证明:∵,
∴,
∵F是的中点,
∴,
∴,
∴,
∵,在中,, D是的中点,
∴,
∴,
又∵,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0.解:如图所示,连接,
∵在中,,
∴,
∵,,
∴,
∴,
∴.
21.解:∵AB=AD=4,∠A=60°,
∴△ABD是等边三角形,
∴∠ADB=60°,BD=4,
∵BC=,CD=8.
∴BD2+CD2=42+82=16+64=80=()2,
∴△BDC是直角三角形,∠BDC=90°,
∴∠ADC=∠ADB+∠BDC=60°+90°=150°,
即∠ADC的度数是150°.
22.(1)40;25
(2)∵这组样本数据中,5出现了12次,出现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均为6,则 ,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
由条形统计图可得 ,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8;
(3) (人)
答:估计该校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大于 的学生人数约为360人.
23.(1)解:;

(2)解:由(1)知,,

24.(1)6;6;6;
(2);4;5;4或5;
两种方案:①4辆甲种客车,2辆乙种客车;
②5辆甲种客车,1辆乙种客车.方案①费用少.
25.(1)证明:四边形ABCD为证方形,
∴DC=DA,∠DAB=∠DCB=∠B= 90°.
∴∠DCF=∠DAB=90°.
在△DCF和△DAE中,
∴△CDF≌△ADE(SAS)
∴DF=DE,
∴△DEF是等腰三角形,
∵ 于
∴点 是线段 的中点.
(2)解:过点H作HK⊥BC于K,如图:
∵△CDF≌△ADE,AB=3,正方形ABCD,
∴AE=CF=1,AB=BC=3
∴BE=BA-AE=2,BF=BC+CF=4.
∵点H为线段EF的中点,
∴HK为△EBF的中位线,
∴,,
∴CK=BC-BK=1.
∴△HK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H=
(3)证明:连接AH,过点H作HK⊥BC于K,HT⊥AB于点T,如图所示:
则四边形BKHT为矩形,
∴BK=HT,HK=BT,HK//AB,∠KHT=∠BTH=90°,
设CF=a,HK=b,则AE=CF=a,BT=HK=b,
∵点H是线段EF的中点,HK//AB,
∴HK是△BEF的中位线,
∴BE=2HK=2b,
∴BC=AB=AE+BE=a+2b,
∴BF=BC+CF=a+2b+a=2a+2b,
∴.
∴CK=BC-BK=b=HK
∴△CHK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CH=45°=∠DCH.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为对角线,

∴A,H,C三点共线,即点H始终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