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答案历史一、单项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C D B D C D A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B D C B C A B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17 题 16 分,18 题 18 分,19 题 18 分,共 52分) 17.(1)制度:科举制度/科举制。(2分)标志:隋炀帝设置进士科。(2 分)发展:唐太宗在位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2分)武则天在位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2分)(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 趋势: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渐上升/不断增大。(2分) 原因:北宋时期,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发展,科举考试程序更加严格,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名额大幅度增加,使更多的寒门子弟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2分)(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3) 弊端: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阻碍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分)(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共同目的:维护(或巩固)封建统治。(2分)18.(1)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金城公主入藏,密切了汉藏两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唐蕃会盟碑”,见证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往来。(任答两点 4分,能够答出“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和亲”、“唐蕃会盟”即可得分)机构:宣政院/总制院。(2分)(2) 原因: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元朝版图辽阔,远超汉唐,为多民族国家的交融发展提供了基础;元朝南北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加剧,推动了中华民族一体化进程。(任答两点,每点 2分,共 4分)民族:回族。(2分)(3) 特点:治边策略与政府的民族政策相吻合/适配(或:治边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的民族政策);遵循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原则;优待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通过改革积极完善治边制度;采取了多种措施/多措并举。2025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答案 历史 第 1 页 共 2 页{#{QQABZQw1xwAwwAYACI6bQU2eCAoQkJGRLYoORRAWOAxjiQFABAA=}#}(任答两点 4分)感悟:国家对边疆的有效治理是民族关系和谐的有力保障;和谐的民族关系能够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任答一点 2分,言之有理即可)19.(1)地位和作用: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分)特点:范围广,与亚洲、欧洲、非洲许多国家都有往来;渠道多样,包括使者往来,派遣留学生、留学僧等;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制度、生产技术、商品贸易、文化宗教等领域;具有双向性,外国与中国互相学习,相互吸收彼此先进的文化。(任答两点 4分)(2) 管理机构:市舶司。(2分)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为海外贸易奠定了坚实基础;宋朝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宋代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宋代航海技术进步,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等。(任答两点 4 分)(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3) 变化: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或:由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到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2分)认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可以扩大对外的影响力,促进贸易往来,使国家繁荣昌盛;清朝“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导致国家的闭塞,使近代中国错失了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要坚持对外开放,扩大交流协作,抓住一切发展机遇,以全球视野统筹发展;开放则兴,闭关则衰,等等。(任答两点 4 分,从“开放”“闭关”两个角度去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025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答案 历史 第 2 页 共 2 页{#{QQABZQw1xwAwwAYACI6bQU2eCAoQkJGRLYoORRAWOAxjiQFABAA=}#}19.(18分)中国是亚洲东部的文明古国。秦汉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关系在明清时期发生重大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如日木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交往的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一摘编自董月《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材料二】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一一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宠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在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4分)2025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试卷历史第6页共6页2025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试卷历史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温馨提示:本套诚题共两道大题,19道小题,试卷总共6页,希塑同学们仔细做题,千万不要遗漏。答聚请填到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时间的车轮又轧出了同样的辙痕,这个朝代与秦朝是那么惊人的相似。一样的气吞万里如虎;一样的千古江山、尽归一姓:一样的雄才伟略、创制那颇多:一样的残暴,好大喜功,一样的二世而亡。”这个朝代是(B.北周C.隋朝D.唐朝A.北朝2.2024年“五一”放假期间,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专题文物展,此展览再现了“千古一帝”唐太宗的人生征途以及他带来的盛世景象。下列最符合这一展览主题的是)A.“文景一一汉初休养生息的时代”B.“光武一一东汉文明的辉煌”C.“贞观一一李世民的盛世长歌”D.“开元、天宝一一李隆基的盛衰之变”3.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下图反映了()曲辕犁示意图筒车示意图A,铁器和牛耕得到推广B,汉朝牛耕技术的改进C.隋朝灌溉技术的提高D,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4,杜甫的诗从“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A.开元盛世B,安史之乱C,北民南迁D.靖康之耻2025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试卷历史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期末检测历史答案2.pdf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2025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测试试卷 历史.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