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明北附2024——2025 (下)期中考高一数学A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复数z满足(1-i)z=1+i, 则z =( )A、-i B. i C.1-i D.1+i2.已知A,B是球O的球面上两点,∠AOB=90°,C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的表面积为( )A.36π B.64π C.144π D.256π3.已知向量=(2,4), =(1,λ),且 则λ=( )A.2 B.-2 C.4.正方体 中,直线AB 与平面ABC 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5.在△ ABC中, 内角A, B, C所对的边为a, b, c, 若 则角B的大小为( )A. B. 或 C. D.6.已知向量,,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用基底 表示, 则( )7.一个球与一个正三棱柱的三个侧面和两个底面都相切,已知这个球的体积是 那么这个三棱柱的体积是( )第1页,共4页8.如图,已知点G是△ABC的重心,过点G作直线分别与AB、AC两边交于M、N两点(M、N与B、C不重合),设 则 的最小值为( )A. B.C. D.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9.已知a,b表示直线,α,β,γ表示平面,则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α∩β=a, b α a//bB.α∩β=a, a//b b//α, 且b//βC. a//β, b//β, a α, b α α//βD.α//β, α∩γ=a, β∩γ=b a//b10.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B.已知向量 与 的夹角是钝角,则k的取值范围是k<0;C.若向量 能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D.若 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11.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则( )C.△ABC的面积为 D.△ABC的周长为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已知 与夹角为135°,则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 .(用表示)13.在四边形ABCD中, 已知 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4.在复数范围内,-4的所有平方根为 ,并由此写出-4的一个四次方根 。第2页,共4页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13 分)已知向量(1)若//, 求||的值;(2)若 求k的值.16.(本小题15 分)在①复数z满足z+i和 均为实数;②为复数z的共轭复数,且 z+1;③复数z=a+ bi(a∈R,b<0)是关于x方程 的一个根,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并解答问题:(1)求复数z;(2)在复平面内,若 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17.(本小题15分)如图,在三棱柱 中,E, F, G分别为棱 AB的中点.(1)求证: 平面A C G//平面BEF;(2)若平面 求证:H为BC的中点.第3页,共4页18.(本小题17 分)△ABC中, 角A, B, C的对边分别为a, b, c, sinAsinC.(1)求B的大小;(2)若a=3, 且 BD是AC边的中线,求BD长度.19.(本小题17 分)如图,在四棱锥 中, 平面PAD⊥平面ABCD, BC//平面PAD,BC = E是PD的中点.(1)求证:(2)求证: 平面PAB⊥平面PAD;(3)若M是线段CE上任意一点,试判断线段AD上是否存在点N,使得 请说明理由.第4页,共4页三明北附2024——2025 (下)期中考高一数学A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8 BCAAB CDD二、多选题9、ABC 10、AD 11、ABD三、填空题12、 13、30 14、±2i,1+i四、解答题15、(1) 由 得 解得故(2)由已知又解得16、(1) 设z=a+ bi(a, b为实数) ,若选①复数z满足z+i和 均为实数,,为实数,所以 解得a=2, b =-1,所以z=2-i;若选②Z为复数z的共轭复数,且则(a+ bi)(1+i)=a-bi+1,即a﹣b+(a﹢b)i=a+1﹣ bi,所以 解得b=-1,a=2,所以z=2-i;若选③复数z=a+ bi(a∈R,b<0)是关于x方程 的一个根,则 即所以2ab﹣4b=0, b<0,所以a=2, b=-1, z=2-i;(2)若对应的点 在第四象限°,则 解得0﹤x﹤ 1或故x的取值范围为17、证明:(1)∵E,F分别为. 的中点,∵A C 平面A C G,EF 平面A C G,∴EF∥平面A C G.又F,G分别为 AB的中点,又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A G 平面A C G,BF 平面A C G,∴BF∥平面A C G.又∴平面A C G∥平面BEF.(2)∵平面ABC∥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与平面ABC有公共点 G,且平面。∵G为AB的中点,∴H为BC的中点.18、(1) 因为可得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即所以 因为 所以(2)因为则可得 则又 可得由余弦定理可得,整理可得 解得19、(1) 证明:∵BC∥平面PAD, BC 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C∥AD.(2)证明: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 = AD, BA⊥AD,所以BA⊥平面PAD,又因为BA 平面PAB,所以平面PAB⊥平面PAD.(3)当N为AD中点时,XN∥平面PAB.证明: 取AD的中点N, 连接CN, EN, E, N分别为PD, AD的中点,所以EN∥PA,EN 平面PAB, PA 平面PAB,所以EN∥平面PAB,又因为 所以四边形°ABCN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N∥AB,CN 平面PAB, AB 平面PAB,所以CN∥平面PAB,CN∩NE, 所以平面CNE∥平面PAB,又因为XN 平面CNE, 所以XN∥平面PAB.线段AD上存在点N,使得XN∥平面P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三明北附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