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延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榆林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卷)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共产党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富强。这表明新中国的成立( )
A. 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 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
C. 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 D. 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2. 据统计,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被卷入朝鲜战争之后,我军杀敌,外加俘获敌军的总数达到了109万,其中数据记录被俘获的美军为39万人。这些数据表明抗美援朝战争( )
A. 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 沉重打击了侵略者
C. 解放了我国的生产力 D. 提升了我国国防实力
3. 1957年我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在人民平均消费水平方面,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 )
A. 城乡人民收入差距缩小 B.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 完备的工业体系已建立 D. 重工业迅速地发展
4. 1949—1959年期间《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刊登数量中,1950年以前私营企业广告主占60%,1956年以后国营企业及公私合营企业占98%。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家( )
A.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5. 下表所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多位模范人物。他们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
模范人物 相关言论
王进喜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焦裕禄 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兰考
雷锋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中去
A. 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 B. 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
C. 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 D. 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6.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篇文章的发表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 )
A.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B. 标志着全面拨乱反正的正式开始
C. 解决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问题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1979-1981年,宁江机床厂在调查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报上级批准后将国家下达给宁江机床厂360台机床的生产计划调整为2785台机床。与1979年相比,1981年,该厂资金利润率增长77.83%,劳动生产率增长32.7%。以上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B. 公私合营在全国开展
C. 沿海开放城市开辟 D. 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8.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其主要目是( )
A. 进行三大改造 B. 解放人们的思想
C. 提高生产力水平 D. 实施拨乱反正
9. 下表所示的历史复习课件,其主题应是( )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 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
C.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0. 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定义了“中国梦”。2013年的两会,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并且强调实现中国梦有三个必须:分别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 )
A. 增强文化软实力 B. 提高国际地位
C. 凝聚中国力量 D. 加快经济建设
11. 中共二十大继续强调党员干部要“为民、务实、清廉”,继续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12. 下图反映的是2012-202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情况,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B. 我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 2020年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已实现
D. 我国人口数量出现全面下滑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在农业生产中农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承包经营集体的土地和其他大型生产资料,按照合同规定自主地进行生产和经营。其经营收入除按合同规定上缴一小部分给集体及缴纳国家税金外,全部归于农户。
——摘编自《青海人大网·党史百科》
(1)材料一图A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受到广大农民热烈欢迎的场景,该文件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图B所示运动中,国家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________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到________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克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革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5”是指当时的与会代表来自45个单位,涵盖了党派代表单位、区域代表单位、军队代表单位、团体代表单位、特别邀请人士等各行业各领域的代表。“56%”是指662名代表中,正式代表共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党外人士约占总人数的56%。 ——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
材料二 (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优势在于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确保国家对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同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例如,20世纪90年代,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形成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良性互动。
——摘编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
(1)材料一图中会议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哪一制度的正式确立?
(2)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制度?该制度是通过哪次会议的召开确定的?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政治制度的两大优势。
(3)根据材料三,概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优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伟大转折】
材料一 1976年,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但中国的发展陷入困境。当时,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慢,大量冤假错案亟待平反,“两个凡是”方针又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社会急需摆脱困境,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渴望变革的声音日益强烈。
——编自《中国当代史研究》
【打开国门】
材料二
浦东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中国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的交汇处,东濒东海,北临长江,西接上海老城区。历史上,上海曾是远东经济中心,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高素质人才和发达的交通网络。1990年,上海GDP占全国4.2%,工业总产值占全国8.5%,但受限于老城区空间,发展面临瓶颈。开发浦东可依托上海的经济基础,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摘编自《浦东新区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
【融入世界】
材料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多年来,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从世界第二十六位上升到第一位。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完善。
——摘编自《中国入世20多年经济发展成就研究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面临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2)指出深圳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意义。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发展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榆林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卷)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 集体化 ③. 1956 ④. 巩固
(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农户是相对独立经济实体;自主生产经营;收益分配灵活。
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原则:改革应符合国情和农村实际;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注重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等。
【14题答案】
【答案】(1)法律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特点:参会代表的广泛性。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优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社会主义方向。
(3)优势: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确保国家对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十四大)。
【15题答案】
【答案】(1)问题: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慢,大量冤假错案亟待平反,“两个凡是”方针束缚人们思想。决策: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改革序幕;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2)地位: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大,国家战略需要。
(3)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趋势:深度融入全球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4)“改革开放与中国崛起:从伟大转折到融入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