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必修3 政治与法治专题五 人民当家作主第十三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突破主观题型 关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说明意义类试题的命题[例] [2024·湖南卷,T17(2)]近年来,湖南以乡村治理为载体,大力推进“和美湘 村”建设。①某地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组织农村党员、 干部、后备干部等优秀分子同五户左右群众建立互助组,实现“家家党员联,户户见 党员”,消除基层治理盲区;②立足民族融合聚居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风俗习 惯,完善民族自治共治,促进民族团结、乡村发展;③通过集体议事、共建共治等方 式,实现治理工作思路由“农民依靠”向“依靠农民”转变;④积极组织实施农村 “法律明白人”教育培训工程,培养“法律明白人”参与调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 强法治宣传工作。2023年,该地有两村入选省级“和美湘村”示范村。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该地“和美湘村”建设中的举措对乡村治 理的示范价值。【审题路径】 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范围明确,根据情境信息的判断,运用 必修3《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解决。第一步:审设问、审材料→明方向审设问,标出关键词审材料,画出关键句 材料中已标记①②③④笔记:1 说明类 2 问题指向 第二步:调知识、找联系→组答案①答案溯源 材料本身 某地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组织农村党 员、干部、后备干部等优秀分子同五户左右群众建立互助组,实现 “家家党员联,户户见党员”,消除基层治理盲区教材知识 可联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创新基层治理形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转化答题语言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基层治理形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②答案溯源 材料本身 立足民族融合聚居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完善民族自治 共治,促进民族团结、乡村发展教材知识 可联系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民族方针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 理好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平等团结,推动民族地区发展转化答题语言 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民族方针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好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平等团结,推动民族地区发展③答案溯源 材料本身 通过集体议事、共建共治等方式,实现治理工作思路由“农民依靠” 向“依靠农民”转变教材知识 可联系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拓宽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让农民真 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受益者转化答题语言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拓宽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受益者④答案溯源 材料本身 积极组织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教育培训工程,培养“法律明白 人”参与调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法治宣传工作教材知识 可联系加强法治宣传力度,增强基层社会的法治意识,破解乡村治理 难题,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转化答题语言 加强法治宣传力度,增强基层社会的法治意识,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答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基层治理形 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民族方针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处理好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平等团结,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拓宽 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受益者。加强法治宣传 力度,增强基层社会的法治意识,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题型模板设问常以“B(材料)是怎样体现A(原理、观点、概念)的形式呈现。考生可根据 知识逻辑和材料逻辑答题,具体分析如下:(1)知识逻辑:将原理(观点、概念)分解为几个并列层次——如A1、A2、A3(2)材料逻辑:材料分层,找出关键词句如B I、 B 2、 B 3.(3)组织答案:原理(观点、概念)的层次与材料的相关层次有机结合[押题训练] (2025·广东佛山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随着我国城市规模日渐扩大,城市结构 多元化发展,城市治理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发挥党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党 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坚持整合资 源,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层治理提速,加快基层治理向数字化、精准化主动治理转 化的步伐;将不同领域的人才纳入基层治理队伍,瞄准解决城市利益诉求多元化、资 源禀赋差异化精准发力;等等。2024年6月,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网站称,《北京市 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已发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 意见。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方案》的实施对城市社区建设将产生 的积极影响。答案:①加强党的领导,汇聚多元基层社会治理力量,推动社会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②以科技赋能基层治理,促进基层治理从传统治理、被动治理向现代治 理、主动治理转型,提升治理效能。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托人才优势加大关系群 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治理力度,更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利益诉求。限时跟踪检测B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为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 进头脑,国家民委组织编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该教材是第一部全面系 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统编教材,该教材的编写 出版和发行使用可以引导青年学生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 共同体建设和现代文明建设,①③符合题意。该教材的编写出版和发行使用并不是解 决民族问题的制度保障,排除②。“能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坚实基 础”,夸大了该教材的作用,排除④。1234567891011D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该条例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但不是开创了新局面,① 错误。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②错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该条例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巩固 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③符合题意。该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 而制定的。该条例的制定与实施是民族地区根据本地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的表现, ④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1234567891011解析:两地建立了民族宗教工作跨区域协作联动机制,有效预防和制止非法宗教活 动,切实解决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促进两地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这说 明区域协作联动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也说明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 适应,①②符合题意。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而非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错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④错误。1234567891011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A1234567891011解析:根据材料“体现了藏族史学家对汉、藏、蒙古族同源说的深刻认同”“较早地 叙述了中原、西夏、西藏等地的历史,蕴含了强烈的地理大一统观念”可知,学习这 些古籍内容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汲取民族团结之力,增强民 族凝聚力,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问题,②不 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内容与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④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1234567891011解析:要求着力健全职业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激励保障,打造 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这些 措施可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巩固党的长期执政根基,①④符合题意。基层群众 自治形式是村委会和居委会,并未丰富,②不符合题意。社区居委会不是基层政权, ③错误。1234567891011C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法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符合题意。H市某社区坚持党建引领、 创新推行“157N”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积蓄红色力量,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党 支部设置,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②正确。人民群众是基层治理主体,而不 是党员,③错误。共筑“红色蜂巢”有利于以小网格服务大民生,提升基层治 理精细化水平,④正确。1234567891011A. 改变了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实现了居民自我管理B. 保障了居民的决策权,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C. 拓展了基层民主自治的途径,保障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D. 代行了政府职能,实现了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C1234567891011解析: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是村委会和居委会,并未改变,A表述错误。居民可 以进行民主决策,但没有决策权,决策机关有决策权,B表述错误。社区充分发挥党 建引领作用,通过搭建平台,凝聚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小区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多 方力量,形成了社区治理“共同体”,这表明社区治理“共同体”拓展了基层民主自 治的途径,保障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C符合题意。社区治理属于依托基层群众性 自治组织对社区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社区治理“共同体”与政府无关,且不能 代行政府职能,D不选。1234567891011B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某县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该县做法能够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 治理效能,①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推 进基层治理,不涉及基层行政管理改革,②不选。材料强调的是推进基层治理,未涉 及全过程人民民主,而且借助信息技术也无法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容,③不选。科 学构建基层治理“三级网格”,并使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该县做法有利于 切实推动基层治理资源的有效整合,更好地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④正确。1234567891011C1234567891011①改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提升社区矛盾预防化解能力 ②坚持系统治理理念,打造 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③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激发居民参与民主监督内生动力 ④丰富社区治理新形式,以协商民主有效赋能社区治理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解析:乙社区体现了改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甲、丙社区未体现改进物业服务管理, ①不选。甲社区利用“小网兜”社会治理和疑难会商平台和“会客厅”等基层商量平 台,化解矛盾纠纷;乙社区利用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方协调联动化解纠纷;丙社 区建立多方协商组织体系,让矛盾在干杯议事中化解。可见,三个小区都通过丰富社 区治理新形式,坚持系统治理理念,以协商民主有效赋能社区治理,打造多元共治的 社区治理共同体,②④符合题意。题干社区强调民主协商,未体现居民参与民主监 督,③不选。1234567891011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1234567891011解析:材料中的做法擦亮了“红色物业”党建品牌,将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 效能,完善了协同治理的工作方式,汇集社区发展资源提升基层治理能力,①④符合 题意。“扩大了社区的社会服务职能”的说法错误,排除②。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是 村委会和居委会,材料中的做法没有丰富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③错误。1234567891011二、非选择题11. (2025·福建厦门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宾弄赛嗨”系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傣语,“宾弄”意为亲 戚,“赛嗨”意为朋友,原指传统上孟连傣族与周边其他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交的 “亲戚一样的朋友关系”,后发展为普洱各民族间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1234567891011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普洱市通过党建引领,将这一优良传统发展为“县际 互帮、东西互助、城乡互联、干群互系、村组互包”的“宾弄赛嗨”模式。县际互 帮,在全市形成团结一心的良好氛围;东西互助,推动东西部互助协作助力乡村振 兴;城乡互联,多轮驱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情往人民群众 系、党的工作到支部;干群互系,牢固树立在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鲜明导向;村组互 包,在行政村、村委会和村民小组中建立村党组织抓总、党员干部带头带动、农户群 众为主体的生产互帮机制。“宾弄赛嗨”探索实践在边疆民族地区奏响了新时代乡村 振兴的交响乐。1234567891011答案:①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建引领边疆民族 地区振兴;②推动民族间互帮互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边疆民族地区振兴 和共同繁荣凝聚民族团结力量;③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密切 干群联系,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共建合力。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宾弄赛嗨”探索实践为什么能在边疆民 族地区振兴中迸发强大力量。12345678910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