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专题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十九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突破主观题型 关于“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认识类试题的命题[例] [2023·山东卷,T18(2)][精神灯塔]①雷锋精神源于雷锋一人,又系于无数心怀山海的接棒者。60年来,学雷锋活动 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②一个雷锋带动了一代又一代“雷锋”……——摘编自《南方日报》“穿越60年,你和他的青春如此相似”,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 关系原理谈谈你的认识。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知识范围明确,根据情境信息的判断,是运用必修4《哲学 与文化》的有关知识解答。【审题路径】第一步:审设问、审材料→明方向审设问,标出关键词审材料,画出关键句 材料中已标记①②笔记:1问题指向 2认识类 第二步:调知识、找联系→组答案①答案溯源 材料本身 雷锋精神源于雷锋一人教材知识 可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 来转化答题语言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 普遍性。雷锋精神源于雷锋一人,雷锋所处的年代、他所做的事情与雷锋的 接棒者所处的年代、所做的事情并不相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代、领域里 发光发热,雷锋是特别的先行者,是我们的榜样力量②答案溯源 材料本身 一个雷锋带动了一代又一代“雷锋”教材知识 可联系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 立统一转化答题语言 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虽 然雷锋与接棒者存在诸多不同,但是我们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精神内核是 相似的,始终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无论处于哪个历史时期、 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我们与雷锋永远是最熟悉的青春同行者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体现了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 有普遍性。雷锋精神源于雷锋一人,雷锋所处的年代、他所做的事情与雷锋的接棒者 所处的年代、所做的事情并不相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代、领域里发光发热,雷锋 是特别的先行者,是我们的榜样力量。③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 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虽然雷锋与接棒者存在诸多不同,但是我们 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精神内核是相似的,始终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无论处于哪个历史时期、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我们与雷锋永远是最熟悉的青春同 行者。题型模板认识类试题题型特点:试题通常会在材料中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 知识去认识和评价。“认识类”设问往往以“认识”“看法”“理解”等词语为题 眼,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理解”“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 法”“分析某一现象”等。失分警示:“认识类”设问理顺了思路,解题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找不到思路, 则答起来难度就会很大。不少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恰恰容易忽视题型,盲目答题,从而 缺少思路,乱答一气。所以在答题时一定要重视设问类型,只有明确设问类型,才能 明确答题思路。[押题训练] [2023·湖南卷,T20(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 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 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 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 叠加发展的。”现代化的“并联式”过程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发展时空特 征上的最显著区别。答案:①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 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 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 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符合本国实际。中国的现代化起步晚,要赶超西方 发达国家,就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叠加发 展,而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串联式”发展,这是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的知识加以说明。限时跟踪检测限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选择题①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更能推动实践发展 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做事要分清主次 ④事物发展具有曲折性,要勇敢面对挫折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1234567891011解析:齐桓公不战而屈楚,是因为齐桓公抓住了楚国与齐国之间的矛盾,抓住了事物 发展的本质联系,①②符合题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③错误。材料 没有体现事物发展具有曲折性,④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A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作家贾平凹曾写过“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 而《西游记》里崇尚“任性”的孙悟空终被压在五行山下,说明正确认识“任性”和 “收敛”要从实际出发,应结合具体情境,①符合题意。戴上金箍后的孙悟空,看似 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却促使他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这说明“任性”和“收敛”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符 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明确“任性”和“收敛”的标准,也没有涉及尊重客观规律, ③④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A.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B. 水滴石穿,集腋成裘C. 掩耳盗铃,因噎废食D. 故步自封,墨守成规C1234567891011解析:鸵鸟在面临走投无路的境地时,会将头钻进沙子里,然后不管不顾。鸵鸟心态 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鸵鸟心态”违背了矛 盾的普遍性原理,企图否认矛盾、回避矛盾,告诉我们要敢于直面矛盾,寻找正确的 方法解决矛盾。“掩耳盗铃,因噎废食”也是否认矛盾、回避矛盾的体现,与其观点 基本相一致,C正确。“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是讲人才是治国的基础,是事业成败 的关键,A不符合题意。“水滴石穿,集腋成裘”包含的是量变与质变的道理,B不 符合题意。“故步自封,墨守成规”否认了事物是运动、发展的,它告诉我们要用发 展的观点看问题,D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D1234567891011解析: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部分,①错误。 “十四五”以来,三大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说明要善于抓住主要矛 盾,重点海域重点施策,②正确。积累与飞跃意指量变与质变,量变与质变都是事物 发展过程不可缺少的,二者不能比较大小强弱,③错误。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修 复还需较长时期,综合治理攻坚的任务依然艰巨,这说明要坚持系统优化方法,优化 海洋生态治理,④正确。1234567891011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1234567891011解析:要选准“麻雀”,对其进行剖析研究,由此得出的调研结论具有可推广性,能 举一反三。这说明,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 性相互联结,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要从个性中把握共性;同时也启示我们要 树立系统观念,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①④正确。规律是普遍的,但 “找准案例就可找到此类问题的共同规律”的说法绝对,②错误。斗争性和同一性是 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转化为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 是矛盾双方,③错误。1234567891011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C1234567891011解析:矛盾双方的有效转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符合题意。先试点,取得经验后 再上升为制度性成果,最终大范围铺开,实现点与面有机结合,在精准找到问题的基 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开方抓药”,由此可见,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要在矛盾普遍 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②正确。材料体现了抓主要矛盾,而不是抓 住主流(矛盾主要方面),③错误。全面深化改革不等于平均用力,而是要在根本性 问题、关键性问题上取得突破,由此可见,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有利于抓住主要 矛盾,提升解决问题的实效性,④正确。1234567891011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C1234567891011解析: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即内部矛盾,①说法错误。战马因马掌脱 落而摔倒,理查三世也被掀翻下马,士兵们以为统帅中箭,纷纷作鸟兽散,导致战争 失败,这表明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②符合题意。理查三世的心腹 部下威廉·斯坦利临阵倒戈叛变,令理查三世无论兵力和地形都处于劣势而导致战争 失败,这表明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能左右事物发展进程,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 涉及事物的联系随时间、观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④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D1234567891011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立足整体,从全局出发进行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未体现主次矛盾 的转化,①不选。材料中指出广东省委高度重视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过统筹安排 治理,茅洲河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茅洲河的转变表明要立足河域整体,统筹考虑,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调整原有联系实现最优目标,②④正确。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必然”说法错误,③不选。1234567891011A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解析:每一叠后浪都在推动着自己前面的前浪,每一叠后浪的前行都有它身后的后浪 在推动着,后浪是靠不断推动前浪的前行,而最终让自己成为了前浪,这说明前浪与 后浪的区别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①符合题意。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 性是绝对的,故前浪与后浪的相互吸引是相对的,相互排斥是绝对的,②不选。后浪 是靠不断推动前浪的前行,而最终让自己成为了前浪,这说明后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转化为前浪,③符合题意。后浪代替前浪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否定自己,而不是新 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④不选。1234567891011B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实现碳排放目标,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要抓住重要行业,同时还要降低减碳 成本,扩大覆盖的行业范围,优化配置碳排放资源,通过量的积累和要素优化组合可 以实现总减排成本最小化,①④入选。新事物刚开始并不完善,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 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新事物未必深受人们欢迎,②不选。相关量的减少和量的增加 都能促进减排目标的达成,两者没有轻重之分,③不选。1234567891011二、非选择题11. (2025·河北邢台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 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和需求在对立统 一中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新时代以来,从需求端看,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外需增长的势头减弱。同 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内需潜力不断增长。从供给侧看,我国建成了 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巨大的生产能力。但存在着“全而不优”“全而不强” 的问题: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部分新兴行业存在重复布局,出现内卷式竞争和过 剩。二是供给体系质量不高,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个性化多样化需 求,供给创造需求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1234567891011这种供需新变化,意味着影响供需之间动态平衡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为此,要把 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推 动经济行稳致远。123456789101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进入新时代,我国应怎样通过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答案: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 两种基本属性。(或答事物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 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 面。既要扩大内需,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 给,供给和需求在对立统一中不断推动经济发展。②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 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殊性。这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时代,适应当前外 需减弱、人民消费潜力增长的现实变化,要坚持扩大内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以解决部分行业相对过剩,通过提高供给质量来满足群众不断升级的个性化多样 化需求;针对供需关系的新变化,要把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 来,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推动经济行稳致远。12345678910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