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卷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一、精挑细选,体验成功(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如果只有执着,没有困惑,青春就不会这样耐人寻味;如果只有快乐,没有忧愁, 青春也不会如此绚烂多彩。这告诉我们( )。A.青春时期的少男少女充满忧愁 B.青春充满欢乐和希望,没有忧愁C.进入青春期的我们独立意识增强 D.青春期是多彩的,但也充满矛盾2.七年级(1)班同学外出研学开展野炊活动时,老师这样分配了工作:男生们负责搭 建营地、捡拾石头砌炉子等;女生们负责清洁碗筷、洗水果等。下列对老师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带领学生参与实践会耽误学习 B.属于性别歧视,应该随机分配工作C.有助于消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D.正确认识男女性别差异,实现优势互补3.玮玮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她能歌善舞,性格开朗。最近,她收到了同班某位男生的信,信里表达了对她的爱慕之情,并希望能和她“在一起”。作为玮玮的同龄人,你认为以下建议合理的是( )①当男孩子的面把信撕掉,批评他想法不成熟②回信拒绝男生,并鼓励他培养兴趣爱好以转移情感③把信交给老师,此后杜绝和该男生接触④明确爱情需要责任和能力,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嫦娥”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天和”遨游星辰……一大批“国之重器”举世瞩目,加速了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迈进。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令我们产生( )A.自负感 B.正义感 C.自豪感 D.胜任感5.孟子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这句话告诫我们( )A.做人不可以有耻辱感 B.不知羞耻,就永远不会有自尊C.知耻就会失去自尊 D.不知耻是可耻的6. 自信是当代中学生应有的品质。下列言行不属于自信的是 ( )A.当老师为挑选800米长跑运动员为难时,小强同学挺身而出说:“我能行!”B.作业遇到难题时,我会认真琢磨,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完成C.“优秀班级”花落他班,班长对同学们说:“我们齐心努力,下学期一定能夺过来。”D.妈妈劝导小青努力学习,小青反驳道:“学习好不好,全靠脑子灵不灵,再努力也没有用。”7.在一家餐厅,一位老人踌躇半晌后只点了一份2元钱的米饭、免费的咸菜和豆浆。 王慧怡老师觉得老人一定是遇到了难处,便悄悄为老人点了一份丰盛的饭菜,并叮嘱 店员告知老人是餐厅活动赠送的。王老师“别样的点餐”( )①弘扬了见义勇为这一传统美德 ②彰显仁爱善良,更显体贴温暖③考虑老人感受,维护老人自尊 ④尊老爱老,传递了社会正能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年级(2)班的语文老师每逢节气都会给学生写寄语,下面是其中的 一部分。这体现了( )①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②因循守旧、继承传统的固化思想③尊师重教、温故知新的人文思想④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育人思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以下对于“孝悌忠信”解说正确的是( )①孝:对父母要恭敬扶助,绝对顺从②悌:对兄长要尊敬爱戴,平等礼让③忠:对朋友要忠诚友善,言听计从④信:对事情要守诺负责,诚实不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防患于未然。分析学生陈某的经历,你认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①陈某不接受教训,因聚众斗殴、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②陈某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便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架,受到学校纪律处分③陈某用切身经历告诫他人要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远离犯罪④陈某仍不知悔改,为了搞钱,和他人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11.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 B.是正确的,法律是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C.是错误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D.是错误的,社会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要靠法律来解决12.下框内容是我国《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要求快递企业、电商经营主体必须采取 的措施,这些要求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A.财产权13.王爷爷有一儿一女,平时生活全由其女儿照料,成年的儿子对他不闻不问,王爷爷立下遗嘱,去世后遗产将全部留给女儿。对此,你的判断是( )A.王爷爷行使了对自己财产的使用权 B.其女儿获得全部遗产的方式是遗嘱继承C.其儿子没有履行赡养义务,无法定继承权D.其女儿不是法定继承人,应无权获得遗产14.以下哪些行为是自我保护意识强的表现( )①避免黑夜单独外出,如有特殊情况要父母来接②不要独自到偏僻的地方,如无人管理的公厕等③上学、放学或者外出时只需要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可以一个人行走④衣着打扮要得体,不能太暴露,不要随意显露自己身体的隐私部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古诗文内涵丰富、韵味悠长,给人们带来诸多感悟。以下对古诗文感悟正确的是( )序号 古诗文 感悟①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追求和谐,坚持多样性统一② 治国有常,而立民为本 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③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胸怀天下,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④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 国与国的交往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用图示法表示各类“违法行为”之间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①违法行为②一般违法行为③犯罪 ④行政违法行为⑤民事违法行为二、解析问题, 获得成长(17题12分, 18题10分, 19题14分, 20题16分, 共52分)17.【学法用法与法同行】以下是思思同学生活中的三处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我一没偷,二没抢,这电子辞典是我捡到的,凭什么要还给他!”同桌青青激动地对思思说……(1)思思应该建议青青 。 (2分)思思这样建议的理由是 。 (2分)情境二:“请靠边停车,你们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依据相关法规需接受处罚。”交警拦下了未戴头盔的思思和爸爸。(2)思思和爸爸应该 。 (2分)交警将对思思和爸爸进行 处罚。 (2分)情境三:周末外出时,思思偶遇同班女生小美和几个陌生同龄人蹲在路边,正用记号笔在公共长椅上涂鸦,还打算写下一些不文明话语。小美看到思思后,热情邀请: “来一起画,超有意思!”(3) 思思应该 。 (2分)思思这样做的理由是 。 (2分)18.【善调情绪心向阳光】在学校运动会的4×100米接力赛中,小辉所在的班级因为他的一次失误,与冠军失之交臂。比赛结束后,小辉满脸通红,愤怒地将手中的接力棒狠狠摔在地上, 大声指责队友跑得太慢,还抱怨比赛不公平,甚至发誓以后再也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同班的小敏同样在比赛中发挥不佳,但她回到教室后,默默坐在座位上,反思自己在比赛中的不足,告诉自己“失败是成功之母”,并主动向队友道歉,还表示会加强训练,争取下次为班级争光。请运用善调情绪的知识,对小辉和小敏的行为进行评析。 (10分)19.【九龙腾跃文脉传薪】材料一:平江九龙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汉、兴于唐,演绎至今。九条巨龙象征九州祥瑞,舞龙融合武术、杂技、音乐,龙身编制、阵型编排都藏着古人智慧。材料二:随着时代变迁,九龙舞曾面临传承难题。但平江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九龙舞传承人姚满华到校指导。姚满华毫无保留地将九龙舞技艺传授给学生,从基本动作到套路编排,耐心讲解示范,以创新形式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学生们也积极学习,刻苦训练,在学习九龙舞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1)请你概括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江九龙舞有哪些特点。 (6分)(2)结合材料谈谈,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分)20.【自强逐光青春飞扬】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正是一代又一 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地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青少年要传承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学习,奋力前行,绽放青春亮丽的光彩。为了激发中学生的自强精神,增强大家的自强意识,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些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和两种活动方式。 (6分)(2)请你代表班级,根据主题自拟标题,写一份简短的总结发言稿。要求不超过200字。(10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分)1-5 DDCCB 6-10 DDBCC 11-15 CCBBC 16 B二、解析问题,获得成长(52分)17.(12分)(1)将电子辞典还给失主;理由:捡到他人遗失物,不属于个人合法财产,应当归还,这是遵守法律规定和道德准则的体现。(每点2分,共4分)(2)接受处罚,改正错误,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行政(或行政处罚)。(每点2分,共4分)(3)拒绝小美,并劝阻其不要在公共长椅上涂鸦和写不文明话语;理由:在公共设施上涂鸦、写不文明话语是破坏公共财物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我们应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每点2分,共4分)18.(10分)①小辉的行为是不恰当的。他在失误后通过摔接力棒、指责队友、抱怨等方式表达愤怒,没有正确调控自己的情绪,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缓解负面情绪,还可能伤害队友感情,破坏集体团结。(4分)②小敏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她在失误后能反思自身不足,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调节情绪,主动道歉并规划改进,做到了合理调控情绪,既有利于自身成长,也维护了集体关系。(4分)③我们应学习小敏,在面对负面情绪时,采用合理的方式调节,如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等,做情绪的主人。(2分)(共10分)19.(14分)(1)①历史悠久,传承时间长;②融合多种艺术形式,蕴含古人智慧;③具有象征意义,体现民族文化内涵。(每点2分,共6分)(2)①积极参与非遗进校园等传承活动,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技艺;②尊重和向传承人学习,传承其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③在学习过程中,深刻感悟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④结合时代特点,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推动其创新发展。(每点2分,共8分)20.(16分)(1)主题:传承自强精神,绽放青春光彩。(2分)活动方式:①举办“自强故事分享会”,邀请同学分享身边自强人物的事迹;②开展“自强励志演讲比赛”,激发同学们的自强意识。(每点2分,共4分)(2)标题:以自强之我,筑强国之梦同学们,本次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自强的重要性。自强是个人成长的动力,让我们在困难中奋进;自强更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支撑中华民族屹立不倒。作为青少年,我们要以自强为帆,在学习中攻坚克难,在生活中磨砺意志。让我们将自强精神融入青春,努力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