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息县初中七年级2024一2025学年度下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学科试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B2.C3.D4.B5.A6.A7.C8.B9.D10.B11.C12.A13.D14.A15.B16.B17.A18.C19.D20.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21.(8分)(1)唐朝沿海、沿江商品贸易发展繁荣的盛况。(1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2)城市经济繁荣:城市内市坊界限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城内定期的集市规模很大:农村集市繁荣:等等。(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徽商、晋商。(2分)表现:形成了商业网:城市的繁荣和兴盛;票号(当铺、银号、钱庄等)的出现。(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原因:国家的日趋统一;统治阶级对商业政策的调整。(1分,言之有理的其他答案也可)(4)政局的稳定:国家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加:等等。(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2.(7分)(1)战争、册封。(2分)(2)元朝统一,结束了长时期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边疆地区治理和开发:促进民族交融,形成了新的民族一回回。(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①:平定准噶尔部,巩固天山北路的统治。②: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2分)》(4)古代不同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分,言之有理的其他答案也可)》23.(8分)(1)与图一相关的史实是鉴真东渡,与图二相关的史实是玄芙西行。(2分)开明、开放。(1分)(2)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三宝庙是广大华侨以及当地人民为了纪念郑和而建造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见证,反映了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3分,史实正确且答出文化内涵的答案即可)(3)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互鉴中才能得到发展;一个国家应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对待不同地区的文明:等等。(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4.(7分)(1)规模宏大,功能分置,井然有序:中轴对称,设计合理:布局均衡,完整和谐:凸显皇权至上:等等。(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政治文化理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或皇权至高无上。(1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地位: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分)(3)【示例】洛阳。十三朝风云,五千年诗篇。(2分,写出其他古都且言之有理亦可)绝密★启用前河南息县初中七年级2024一2025学年度下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学科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请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它是隋朝国家统一的产物,它适应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对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国家的统一起了很大作用。材料中的“它”是指A.科举制B.大运河C.含嘉仓D.赵州桥2.唐太宗认为,若像隋炀帝那样进行暴力统治,滥用民力,必然招致覆亡。因此,唐初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这表明唐太宗A.善于重用贤臣B.敢于直言进谏C.吸取隋亡教训D.改革行政机构妇3.唐玄宗统治初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又有了较大发展,唐朝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认为,玄宗晚年,任用奸邪,宠信边将,以致祸乱。这场“祸乱”(3·A.使唐朝迅速灭亡B.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C.引发了黄巢起义D.为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初中七年级历史学科试题第1页(共8页)蠡巴金艇5.唐太宗时期,突厭人迁居长安的近万家,突厥贵族被任命为将军、中郎将等五品以上高官者达百余人。这一做法入.推动了民族交融B.削弱了藩镇实力C.加强了中外联系D.促进了阶层流动6.下列成就与右图邮票中人物贡献相符的是A.制定《大衍历)B.编著《千金方》C.编修(唐本草)D.创编“五禽戏7.从宋太宗时起,文臣占据了从枢密使到军队高级将领的大部分职位,朝廷派遣更多的文臣到地方担任州军长官。这反映了北宋实行的方针是僧一行(邮票)》A.奖励军功B.抑制权贵C.崇文抑武D.重武尚文8.辽朝统治者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依汉制(唐朝的制度)统治汉人:北面官以契丹旧制统治契丹人。这体现出辽朝统治特点是A.全面汉化B.南北分治C.兵民合一D.军政一体9.下面图片中的两位人物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主要是因为他们俄色岳飞文天祥A.坚持开展抗元斗争B.坚决抵抗倭寇侵略C.抵抗金军南下侵扰D.饱含爱国主义情怀10.行省虽有大权,但重大民政军务必须呈报中央,没有中央的旨意也无权更改赋税制度和调兵,还规定行省长官定期觐见皇帝述职。这强调了行省制度初中七年级历史学科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息县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期历史期末试卷.pdf 河南省息县七年级2024-2025学年度下期历史期末试卷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