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期龙马潭区三校联考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道德与法治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本题3分)原告王先生因乘坐被告某公司的客车发生交通事故而严重受伤。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了解到王先生经济困难且身在边远地区、无力到庭等情况后,积极与被告沟通,前往王先生住地开庭,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被告当庭支付赔偿金。这表明尊重和保障人权需要( )
A.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明确公民享有各项具体权利
B.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C.审判机关公正司法,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D.公民增强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2.(本题3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取消农业税,不断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由此可见( )
①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②公民享有的人权内容很广泛
③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我国人权保障工作已经非常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本题3分)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中深度参与人权问题讨论,宣介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为世界人权促进和保障事业贡献中国力量。如果你是代表团成员,你会宣介哪些观点 ( )
①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②行政机关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只包括中国公民
④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本题3分)关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③集体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④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本题3分)根据下表中的内容,可得出的结论是( )
我是中国公民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享有姓名权;我要保守国家秘密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A.宪法是我国法制统一的基础
B.宪法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C.宪法严格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D.宪法是对各种法律制度的具体落实
6.(本题3分)我国政府必须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表明( )
①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是法律授予的
②我国政府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③国家机关宁可不作为少作为,也不能乱作为
④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本题3分)2024年贺岁电影《第二十条》围绕一系列“正当防卫”案件,向社会彰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鼓励公民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 )
①彰显我国厉行法治,坚持依法治国
②能从根本上杜绝非正义行为的发生
③鼓励公民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④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本题3分)某公司以找“内奸”为由,强行查看了员工的手机,原因是有人泄露了公司组织框架和人员信息。第二天公司又要求查手机,员工林女士拒绝配合,公司认定林女士就是“内奸”,强行将其辞退,并拒绝给予赔偿。该公司侵犯了林女士的权利有( )
A.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财产权、隐私权 B.言论自由权、名誉权、隐私权
C.人身自由权、劳动权、隐私权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劳动权、人格尊严权
9.(本题3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财产权
C.物质帮助权 D.文化权
10.(本题3分)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看,下列行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控告或检举
C.张洋的哥哥应征报名参军
D.小林的爸爸新购一辆小汽车,依法缴纳购置税
11.(本题3分)临夏州某校八年级(2)班班委组织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竞赛中,老师提供了以下三个信息:信息一: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信息二:临夏州某高中校长作为民主党派代表,参加临夏州政协会议
信息三:天水市某村民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工作,村民踊跃推举候选人
这些信息共同指向( )
A.基本政治制度 B.基本经济制度
C.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我国政治制度
12.(本题3分)从下框中我们可以直接提取出的信息有( )
2023年9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十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3年9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国家立法权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公布法律的职权
③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本题3分)网上一组虐待小狗的照片引起网友极大愤慨,当事人遭到网友“人肉”。漫画《人肉搜索》中的网友( )
①行使法律赋予的言论自由权利
②割裂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③正确行使了国家赋予的监督权
④要增强法治意识,行使权利不越界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本题3分)周末,小国一家人聚在一起谈起了最近的工作情况:
爸爸:我在京东线上商城任职网络技术指导,每月能挣1万元。 妈妈:我在居委会工作,每天都要走访社区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 姐姐:大学毕业后,我决定自主创业,开一家汉服体验店。 哥哥:我在中石油工作,每个月能拿到5000元工资。
小国听完以后有了以下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①妈妈工作的居委会体现了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②爸爸工作的单位属于公有制经济,他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
③中石油是私营企业,哥哥的工资是按照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
④姐姐的汉服体验店是个体经济,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本题3分)“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是( )
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建立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本题3分)中学生守护公平正义可以做到( )
①参加校运会遵守规则,公平竞争 ②填写问卷评价老师时胡乱作答
③见义勇为,见义“智”为 ④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本题3分)某房地产公司在开发某地产项目中,逃避缴纳税款40多万元,其法定代表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5万元,这表明( )
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
②偷税行为是不依法履行义务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③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④该公司违反了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本题3分)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的交往和信息的获取、传播带来了巨大的自由和方便,但这自由的背后的公共责任不可无视,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这说明( )
A.网络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自由 B.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宪法处罚
C.法律是对自由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D.自由不能触碰法律底线、道德红线
19.(本题3分)2024年1月1日实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学校应提高学生网络素养,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的管理制度,依法规范管理未成年人学生带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这些规定( )
①不合理,限制了学生的自由②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③是合理的,自由是有限制的④会损害我国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本题3分)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讲述的是关于“正当防卫”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银幕上故事情节的发展,折射出现实社会中合民心、顺民意的司法进步,彰显了我国追求公平正义的正能量。以下影评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小陈:电影体现了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②小刘:电影诠释了正义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
③小张:电影反映了正义是法治追求的最高目标
④小李:维护公平正义是国家职责,与个人无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本题3分)小清在研学旅行时,发现一诈骗团伙正在实施诈骗,于是他赶紧躲到隐蔽处悄悄报警,并详细地向公安机关提供案发地点及犯罪人员的特征,公安机关根据小清提供的线索,很快抓获了这个诈骗团伙。由此看出,守护正义,青少年应该( )
A.相信自己,不惜一切代价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B.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C.视而不见,赶紧离开案发地,避免引火烧身
D.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2.(本题3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拿到一份特别的政府工作报告——雪白的8K纸,环形装订,上面有序排列着凹凸的盲文。这是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亮相全国人大会议。这个做法体现了( )
A.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B.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C.不同情况同等对待 D.同等情况差别对待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分析说明题(共34分)
23.(本题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意识】
材料一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宪法日。为加强“法治校园”建设,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某校八年级学生准备开展“我与宪法同行”的主题活动。下面是小娟搜集的一些资料。
资料 解读
宪法明确了国家的指导思想,规定了我同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内容。 示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有一部分法律、行政法规,甚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在第一条有这样的表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体现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①
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据一般程序。 ②
以上三则资料共同说明 ③
(1)结合材料,运用宪法相关知识对表格资料进行解读。(6分)
材料二 法治新时代,保护新生态。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2)有人说“越野”也是“撒野”。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法律链接,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角度驳斥这一观点。(6分)
材料三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意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3)某校准备开展“我与宪法同行”的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两种形式(4分)
24.(本题18分)【关注两会,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一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近2000名全国政协委员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协商议政、认真履职尽责、广泛凝聚共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智慧和力量。3月5日全国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材料二 3月5日全国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材料三 “学生提案”上“两会”已有多年历史。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刘三阳提出了由西安市高新一中6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依托大数据的“互联网+”服务,打造智慧化“医养结合”新模式》提案。该提案聚焦我国在养老方面突显的数据流通、共享不畅,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和智慧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国家建立公民健康档案数据库,推动民政、卫健、工信等部门间信息共享”“社区搭建线上医养结合平台,将送药上门、一键呼叫、预约面诊等服务集成在老年人的智能设备终端”等建议。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8分)
(2)材料二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4分)
(3)材料三中的中学生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增强民主意识。请你也积极参与,列举两个你关注的社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6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4-2025学年度初中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B A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B B B A D C A
题号 21 22
答案 B A
23.(1)①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③宪法是我国根本法。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有越野的权利,但是也有保护高原生态环境的义务。
(3)主题班会、主题板报、征文、演讲
24.(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人大代表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人大代表的职权是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即: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等等
(2)监督权和立法权
(3)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