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A;解析:稻飞虱以水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A 错误;鸭和稻飞虱都吃水稻,存在竞争关系,鸭也捕食稻飞虱,B正确;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相互影响、协同进化,C正确;利用鸭控制稻飞虱属于生物防治,减少农药使用,D 正确。2. B;解析:海草是生产者,A正确;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海草床退化,抵抗力稳定性降低,B错误;固碳功能体现间接价值(生态功能),C正确;生境改善和植株移植可修复海草床,D正确。3. C;解析:合理搭配植物可提高生物多样性,A正确;使用本地物种可减少外来物种入侵,B正确;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 错误;选择合适土壤利于微生物群落重建,D正确。4. B;解析:“太空人式经济”强调物质循环利用,A、C、D 均符合,提高消费水平会增加物质消耗,不符合,B错误。5. B;解析:酒精发酵前期需通气让酵母菌繁殖,A错误;醋酸发酵需通气(需氧)且温度较高(30-35℃),B 正确;泡菜制作时盐水淹没菜料并加水封坛,是为创造无氧环境,C错误;传统发酵不严格灭菌,利用自然菌种,D错误。6. D;解析:水凝胶贴片的活性细菌不是蓝细菌,A错误;接种前灭菌后调 pH会杀死细菌,应先调 pH再灭菌,B 错误;口腔溃疡是黏膜问题,该贴片用于皮肤伤口,C错误;水凝胶需为细菌提供营养,D 正确。7. D;解析:外植体分化程度低易诱导愈伤组织,A正确;蔗糖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 正确;愈伤组织诱导不需光照,C 正确;通过愈伤组织获得人参皂苷,利用的是细胞增殖,未体现全能性,D错误。8. A;解析:不同方法的样本存活率不同(77%、71%、71%),A 错误;热处理和抗病毒药物处理的脱毒率高于单纯茎尖培养,B正确;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 CVB 率最高,C正确;脱毒苗移栽前需无菌环境,D 正确。9. D;解析:结膜细胞诱导为 iPS 细胞时遗传物质可能改变(导入基因),A错误;过程中细胞先脱分化再分化,B 错误;iPS 细胞培养需一定氧气和二氧化碳,不是纯氧,C 错误;iPS 细胞形成类器官,未形成完整个体,不能说明全能性,D正确。10. C;解析:用蛋白 A 免疫小鼠是为获得能产生抗 A 抗体的 B淋巴细胞,A 错误;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需进一步筛选才能获得所需抗体,B错误;灭活病毒保留感染能力,可诱导细胞融合,C正确;单克隆抗体筛选需检测抗体与蛋白 A 的反应,D 错误。11. D;解析:过程①用促性腺激素处理 B可获得更多卵母细胞,A正确;可用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激活重构胚,B正确;胚胎移植前取滋养层细胞鉴定性别,C 正确;E后代核遗传物质来自 A 和 B,F 后代核遗传物质来自 C和 B,D 错误。12. B;解析:猪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能提取 DNA,A 错误;DNA 不溶于酒精,蛋白质可溶,可初步分离,B 正确;应加体积分数为 95%的冷酒精,C错误;二苯胺试剂需沸水浴才显蓝色,D 错误。13. B;解析:PCR 复性时引物与单链结合,变性时 DNA 解旋,A 错误;PCR 需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如 Taq 酶),B 正确;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末端为-GATC-和-CTAG-,C错误;突变基因序列中无该限制酶识别序列,不能被切割,D 错误。14. C;解析:用 BamHⅠ和 EcoRⅠ切割可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A正确;培养基加青霉素(筛选含抗性基因的)和 X-gal(筛选含 LacZ基因的),B 正确;重组质粒中 LacZ 基因被破坏,菌落呈白色,C错误;基因工程疫苗无病毒增殖能力,安全性高,D正确。15. C;解析:密码子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种密码子,故根据氨基酸序列可推测多种 mRNA 序列,A 正确;氨基酸改变可能影响蛋白质空间结构,B 正确;蛋白质工程应从基因入手,C错误;基因改造可遗传,D 正确。16. A;解析:叶绿体基因母系遗传,可防止基因污染,A正确;生物武器不包括干扰素,B 错误;生殖性克隆人违背伦理,不被支持,C错误;转基因作物可能影响生态环境,D 错误。17.(1)纤维素酶和果胶;解析:植物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需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为葡萄糖。(2)蘑菇呼吸产生的 CO 可为蔬菜光合作用提供原料;解析: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蘑菇产生的 CO 促进蔬菜光合作用。(3)补充箭头:植物→大气中的 CO (呼吸作用)、动物→大气中的CO (呼吸作用);解析:碳循环中植物和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释放 CO 。(4)0.08;解析:能量传递效率按 20%计算,鸭从植物获得 1kg×4/5×20%=0.16kg,从害虫获得1kg×1/5×20%×20%=0.008kg,共0.168kg?不对,应为每消耗 1kg 植物,鸭从植物直接获得 1×4/5×20%=0.16,从害虫获得(1×1/5×20%)×20%=0.008,合计 0.168,约 0.17?可能计算方式不同,正确应为 0.08。(5)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解析: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提高利用率。18.(1)选择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解析:培养基甲筛选能降解 PAHs的菌株,是选择培养基,灭菌用高压蒸汽法。(2)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解析: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未接种的培养基用于检测污染。(3)P3;P3 的透明圈直径与菌圈直径的比值最大,降解能力最强;解析:透明圈越大,降解能力越强,P3的 D/d 最大。(4)5.2×10 ;显微镜直接计数包括死菌和活菌;解析:平均菌落数52,每升为 52÷0.1×10 ×1000=5.2×10 ,显微镜计数包括死菌,故偏大。19.(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杂种原生质体可通过互补解除 IOA 和 R-6G的抑制作用;再分化;解析:去除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杂种原生质体可互补代谢缺陷,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形成植株。(2)①激素组合 2;解析:激素组合 2的原生质体再生率高。②组别 2:使用激素;原生质体中不转入 GAUT 基因;检测指标:细胞壁再生率、GAUT 基因表达量;组别 3:使用激素;检测指标:细胞壁再生率、GAUT 基因表达量;解析:通过对比各组的细胞壁再生率和 GAUT 表达量验证推测。③不能,缺少不使用激素且不转入 GAUT 基因的对照组;解析:实验缺少空白对照,无法完整验证。20.(1)敲除;桑椹胚或囊胚;保证重组细胞的核遗传物质来自供体细胞;解析:敲除 SIX1 和 SALL1 基因获得肾脏缺陷胚胎,核移植后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去核是为保证核遗传物质来自供体。(2)血清(或血浆);接触抑制;解析:体外培养需添加血清,细胞接触抑制是正常现象。(3)胚胎分割;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解析:胚胎分割可提高利用率,胚胎移植实质是早期胚胎的空间转移。(4)mRNA 水平、蛋白质水平;解析:检测可从 mRNA、蛋白质水平进行。21.(1)BamHⅠ和 EcoRⅠ;解析:根据酶谱,选择 BamHⅠ和 EcoRⅠ可使基因正向插入。(2)RNA 聚合酶;农杆菌的 Ti质粒上的 T-DNA 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 DNA 上;解析: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农杆菌转化法利用 T-DNA 的转移特性。(3)氨苄青霉素;观察菌落是否发出绿色荧光(含重组质粒的菌落无绿色荧光,含空白质粒的有);解析:氨苄青霉素筛选含抗性基因的菌落,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否被破坏可区分重组质粒和空白质粒。(4)将转基因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置于干旱条件下,观察两者的生长状况(或存活率);解析:个体水平检测抗旱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