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阶段测评
七年级历史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答题卡不要折叠,不准使用涂改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5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隋朝时期,通过大运河,南方地区所产橘子被运往北方,北方所产的梨送到南方销售。
这说明大运河有利于
A.国家统一
B.南北经济交流
C.民族交融
D.海外贸易发展

2.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澄清吏治、虚怀纳谏、戒奢从简,出现了政治清明、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治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3.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掌握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
共同负责。由此可知,唐代的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4.两晋时期“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族寒门,无寸进之路”。隋唐时期,则出现“朝为
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现象。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实行
B.等级观念的消失
C.地方吏治的改善
D.文教事业的昌盛
5.某同学为了参加辩论会搜集资料,搜集到的图可以作为证据资料来论证中国古代
汉代祸犁
和犁耕法
春秋战国铁犁
唐代曲辕犁
线
A.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B.灌溉工具的革新
C.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D.交通工具的进步
6.杜甫的《石壕吏》描绘了战乱背景下黎民百姓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
现实。该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陈桥兵变
7.《新唐书》专辟《诸夷蕃将传》,集中介绍了唐朝颇负盛名的21位蕃将,赞扬他们维护唐
朝“大一统”秩序的功勋与贡献。该传文可用于研究唐朝的
A.边疆政策
B.社会生活
C.藩镇割据
D.民族交融
8.唐朝时期,新罗人崔致远十二岁时留学中国,十八岁时进士及第。他居唐十六年后回国,
被誉为“汉诗学宗师”,其汉文著作《桂苑笔耕集》流传至今。崔致远的经历说明
A.中国文化影响巨大
B.中外贸易交往频繁
第1页共6页
C.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D.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9.从下表可以看出隋唐时期科技
名称
地位
赵州桥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唐本草》
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A.吸收了外来文化
B.促进了农业发展
C.影响了周边国家
D.走在了世界前列
10.闻名中外的唐三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的历史。考古发掘的唐三彩有不少形象逼真
的骆驼、形态各异的胡人和体型丰腴的贵妇,这说明当时
A.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B.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C.百姓生活极其奢华
D.审美追求刚劲强悍
11.陈尧咨是宋真宗年间的状元,但他平时喜欢练习武艺。真宗因其文武双全想封他为节度
使。陈尧咨请示母亲,却遭到毒打,责备他有损于书香门第声誉。这体现了当时
A.边疆危机严重
B.崇文抑武观念浓厚
C.君主专制削弱
D.官员队伍素质提高
12.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
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这表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
A.富国
B整顿吏治
C.强兵
D.培养人才
13.辽代设置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
民族事务。辽政权意在
A.加强区域自治
B.缓和民族矛盾
C.削弱汉人势力
D.限制南北交流
14.下图为中国古代某历史时期形势图,图中方框应填入的政权名称是
8照米
一数仅已线界
一年今四界
A.东吴
B.东晋
C.北宋
D.南宋
15.下图所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实行于
实行行省制度
设宣政院管理吐蕃
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第2页共6页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阶段测评答案
七 年 级 历 史
一 、选择题
1-15 BCDAC ADADB BABDC 16-30 BDCAC BCBAD DACBA
二、非选择题
31. (1)安西都护府。(2分)
方式:和亲;会盟;册封首领;设立机构;战争等。(每点2分,任两点4分)
(2)创新之处:设立行省;推行土官制度;改变传统治边理念。(每点2分,任两点4 分)
(3)意义:奠定了我国今天的疆域基础;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 的经济发展与稳定;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交融等。(每点2分,任两点4分)
32. (1)变化:从唐朝的海陆并进到宋朝海路交通为主,海路交通范围更广。(2分)
原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陆路交通受阻;造船技术发达;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航 海技术发达;宋代政府设立市舶司,鼓励海外贸易;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沿海地区经济 繁荣等。(每点2分,任三点6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对外政策:闭关政策。 (2分)
影响:一定程度上抵制早期西方殖民者的骚扰;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每点2分,共4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必须从积极与消极两个角度作答,每 个角度2分)
33. (1)背景:边疆战事屡次战败;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不断膨胀,财政入不敷出;土 地高度集中,赋役不均;社会矛盾激化,出现农民起义;范仲淹进行庆历新政,开改革 之风。(每点2分,任3点6分)
(2)沈括,浙江杭州人,出身官宦之家。他进士出身,参与王安石变法;知延州时加 强边防,防御西夏,政治上颇有作为。提举司天监时,改良天文仪器,编修新历;晚年 著有《梦溪笔谈》,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他是北宋时期我国著 名的科学家。(每个角度3分,需要两个角度如政治、科技,其中史实2分,史论1分, 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